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之路該如何走?

自閉症 教育 孤獨症網 2017-05-17

眾所周知,幾乎每一個自閉症兒童家庭都有著一段被普通學校拒之門外的灰色經歷,自閉症患兒想要和普通孩子一樣進入學校,往往都是被委婉或直接的拒絕,好一些的,會同意嘗試一段時間,但最終大多數還是被“勸退”,這些經歷幾乎成了每一個自閉症兒童家庭揮之不去的“噩夢”。

但是,既然選擇了要讓適齡自閉症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實現“隨班就讀”,那麼作為家長就要擺正心態和位置,成為聯接孩子和學校及老師的紐帶與橋樑。

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之路該如何走?

即使是正常孩子在進入小學後,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師生及新的課程都有一個短暫的適應期,也即所謂的緩衝期。那麼對於康復訓練後逐步恢復正常的自閉症孩子來說,這個適應期就顯得十分重要和時間更長。因此,家長的角色就尤為重要。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學前引導,因為康復機構和普通學校存在本質的不同,包括老師、學生以及課程安排和環境與教學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家長在讓孩子進入小學之前,最好要讓孩子先適應學校的環境,比如:熟悉校園內的環境、帶孩子進入校園等等,給孩子一個緩衝的時間,以減少孩子進入學校後的不適反應。

家長的輔助作用非常關鍵,尤其是適應期的陪伴將對孩子能否在新的環境裡逐步適應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期間,家長如果能夠積極發揮紐帶和橋樑作用,適應的時間就會縮短。

既然選擇了要讓孩子實現“隨班就讀”,融入社會,那麼,就應該正視孩子今後的發展問題,要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學校、校長、老師、同學以及其他家長,而不是一味地隱瞞和不說實情,否則一旦出現危險情況傷害到其他學生後才被告知是自閉症孩子,那麼產生的負面影響將是無法控制乃至會無限放大。

對於自閉症兒童“隨班就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他們和正常孩子本身存在著無法改變的不同,因此,學業的發展並不是唯一目標,不能要求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學了多少理論知識,考了多少分數,而應該是把自閉症孩子能否快樂融入當成是最終目的。

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之路該如何走?

從更廣泛的意義層面來說,引導教師、學生和家長換位思考、積極面對,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關愛自閉症兒童,才能在良好的氛圍中讓自閉症孩子在學校快樂成長,這才是最要的。

自閉症兒童的融合教育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儘管已經出臺了“隨班就讀”的政策,但在融合之路上依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就需要家長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社會給予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才能真正的促進孤獨症孩子的融合之路。

雖然媒體報道有一部分自閉症孩子通過“隨班就讀”升到了初中、大學,並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條路走得並不順暢,自閉症兒童“隨班就讀”並達到融合教育,其所需要的是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的接納和支持,尤其是當前隨班就讀工作中特教老師緊缺、醫教結合缺乏等問題,亟須解決。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