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

文┃倬琰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文正(影視形象)】

親侄子、最得力的心腹愛將就這麼死了,此時的朱守謙僅僅四歲。無論朱元璋是否還在憤怒,他都將愛轉到了這個年幼的小侄孫身上。朱元璋曾經對朱守謙說:"你不用恐懼,你的父親不受教,讓我擔憂,我不會因你父親的過錯而廢了你。"並把朱守謙接到宮中撫養,關心備至。

洪武三年(1370年)朱守謙受封靖江王,成為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和那二十幾個堂叔一起,給自己的這個叔爺爺守護著江山。


┃為何如此特殊

朱守謙這個靖江王特別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受關注的原因。靖江王及其一系,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首先朱守謙作為唯一的非親生後代,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藩王;同時作為二字郡王,雖然比不上一字親王卻有遠高於其他郡王的地位和待遇;最後,靖江王一系傳位十四代,是明朝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比明朝正統還多存在好幾年。

首先,朱守謙能成為第一批受封的王爺,如果是當時的人可能完全沒想到。雖然朱元璋說過不會因為朱文正的原因而冷落朱守謙,但畢竟曾經讓朱元璋大發雷霆過。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文正(影視形象)】

親侄子、最得力的心腹愛將就這麼死了,此時的朱守謙僅僅四歲。無論朱元璋是否還在憤怒,他都將愛轉到了這個年幼的小侄孫身上。朱元璋曾經對朱守謙說:"你不用恐懼,你的父親不受教,讓我擔憂,我不會因你父親的過錯而廢了你。"並把朱守謙接到宮中撫養,關心備至。

洪武三年(1370年)朱守謙受封靖江王,成為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和那二十幾個堂叔一起,給自己的這個叔爺爺守護著江山。


┃為何如此特殊

朱守謙這個靖江王特別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受關注的原因。靖江王及其一系,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首先朱守謙作為唯一的非親生後代,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藩王;同時作為二字郡王,雖然比不上一字親王卻有遠高於其他郡王的地位和待遇;最後,靖江王一系傳位十四代,是明朝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比明朝正統還多存在好幾年。

首先,朱守謙能成為第一批受封的王爺,如果是當時的人可能完全沒想到。雖然朱元璋說過不會因為朱文正的原因而冷落朱守謙,但畢竟曾經讓朱元璋大發雷霆過。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明代藩王圖】

在我看來,朱元璋還是對朱文正有愧疚之情。誠然,朱文正有過放縱屬下的行為,但讓他被囚而死的疑似"異心",在歷史上完全沒有蛛絲馬跡,說朱文正死得有些冤其實並不為過。

即使曾經讓朱元璋多麼的生氣,朱文正都為他和明朝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無論是作為"大都督"幫自己好好地掌管著隊伍,還是在南昌關鍵地牽制住了陳友諒,這個侄子都是忠心地為朱元璋辦事。最後死的不明不白,很難說朱元璋不會後悔和愧疚。

所以,作為自己親口說要好好照顧並接到宮中養育的朱守謙,朱元璋的關愛估計只有之後他的好皇孫朱允炆出生才超過。所以,朱守謙儘管不是自己親生後代,依然在冊封自己兒子的同時,也把這個侄孫也一併冊封了。

而且,基於這個原因,儘管因為既不是親生、又只是孫子輩,朱守謙受封的只是二字郡王。但這個靖江王卻成了明朝最特殊的藩王,既不同於一字親王,也不同於其他郡王。

之後明朝又封過很多郡王,這些郡王基本都是他這一支的小宗,大宗繼承親王位後,小宗封郡王,因而後來的郡王們都隸屬於本支親王。只有靖江王一系,不屬於任何親王,從這個方面和其他親王一樣都只低於皇帝。

也因此,靖江王的待遇和禮儀,按規制肯定不能高於親王們,但卻遠遠高於其他郡王。朱元璋在當年冊封的時候就這樣說過:"……今聯既為天子,追念吾兄,以爾守謙,兄之孫也俾王靖江,以鎮廣海之域……一切恩數與夫官屬、規制概與秦、晉、楚、蜀諸藩等"。這讓靖江王成為明朝藩王裡,最特殊的。

靖江王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各支王爺們,在明朝二百多年的進程中,有的被廢有的無嗣,有的新加入有的就逐漸沒了,起起伏伏有來有往。但唯獨靖江王,從洪武三年受封開始,一直延續著,從未中斷。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文正(影視形象)】

親侄子、最得力的心腹愛將就這麼死了,此時的朱守謙僅僅四歲。無論朱元璋是否還在憤怒,他都將愛轉到了這個年幼的小侄孫身上。朱元璋曾經對朱守謙說:"你不用恐懼,你的父親不受教,讓我擔憂,我不會因你父親的過錯而廢了你。"並把朱守謙接到宮中撫養,關心備至。

洪武三年(1370年)朱守謙受封靖江王,成為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和那二十幾個堂叔一起,給自己的這個叔爺爺守護著江山。


┃為何如此特殊

朱守謙這個靖江王特別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受關注的原因。靖江王及其一系,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首先朱守謙作為唯一的非親生後代,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藩王;同時作為二字郡王,雖然比不上一字親王卻有遠高於其他郡王的地位和待遇;最後,靖江王一系傳位十四代,是明朝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比明朝正統還多存在好幾年。

首先,朱守謙能成為第一批受封的王爺,如果是當時的人可能完全沒想到。雖然朱元璋說過不會因為朱文正的原因而冷落朱守謙,但畢竟曾經讓朱元璋大發雷霆過。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明代藩王圖】

在我看來,朱元璋還是對朱文正有愧疚之情。誠然,朱文正有過放縱屬下的行為,但讓他被囚而死的疑似"異心",在歷史上完全沒有蛛絲馬跡,說朱文正死得有些冤其實並不為過。

即使曾經讓朱元璋多麼的生氣,朱文正都為他和明朝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無論是作為"大都督"幫自己好好地掌管著隊伍,還是在南昌關鍵地牽制住了陳友諒,這個侄子都是忠心地為朱元璋辦事。最後死的不明不白,很難說朱元璋不會後悔和愧疚。

所以,作為自己親口說要好好照顧並接到宮中養育的朱守謙,朱元璋的關愛估計只有之後他的好皇孫朱允炆出生才超過。所以,朱守謙儘管不是自己親生後代,依然在冊封自己兒子的同時,也把這個侄孫也一併冊封了。

而且,基於這個原因,儘管因為既不是親生、又只是孫子輩,朱守謙受封的只是二字郡王。但這個靖江王卻成了明朝最特殊的藩王,既不同於一字親王,也不同於其他郡王。

之後明朝又封過很多郡王,這些郡王基本都是他這一支的小宗,大宗繼承親王位後,小宗封郡王,因而後來的郡王們都隸屬於本支親王。只有靖江王一系,不屬於任何親王,從這個方面和其他親王一樣都只低於皇帝。

也因此,靖江王的待遇和禮儀,按規制肯定不能高於親王們,但卻遠遠高於其他郡王。朱元璋在當年冊封的時候就這樣說過:"……今聯既為天子,追念吾兄,以爾守謙,兄之孫也俾王靖江,以鎮廣海之域……一切恩數與夫官屬、規制概與秦、晉、楚、蜀諸藩等"。這讓靖江王成為明朝藩王裡,最特殊的。

靖江王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各支王爺們,在明朝二百多年的進程中,有的被廢有的無嗣,有的新加入有的就逐漸沒了,起起伏伏有來有往。但唯獨靖江王,從洪武三年受封開始,一直延續著,從未中斷。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元璋】

明末大亂,李自成張獻忠作亂,清軍入關,朱明王室死走逃亡,大多數都湮滅了,只有靖江王一直存在。這當然與靖江王所在的地方有關,靖江如今就是桂林,確實是戰亂最後才會波及到的地方。

靖江王在崇禎自殺,南明各個小朝廷紛爭不斷的情況下,依然把王位傳了下去,直到南明最後的皇帝永曆帝四年,桂林淪陷,最後一代靖江王自殺,"靖江王"才隨著南明的不斷失敗而消亡。此時清朝入關多年,已經是順治七年,從洪武三年到順治七年,靖江王一共傳承了280年之久,可比以崇禎自殺為截止的明朝時間還長。


┃福與禍始終相依

作為藩王,朱守謙得到的是不亞於叔叔們,又遠超同輩人的待遇,僅從這方面說,在朱元璋"對待親人無敵好"的政策下生活的藩王實在是很滋潤。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文正(影視形象)】

親侄子、最得力的心腹愛將就這麼死了,此時的朱守謙僅僅四歲。無論朱元璋是否還在憤怒,他都將愛轉到了這個年幼的小侄孫身上。朱元璋曾經對朱守謙說:"你不用恐懼,你的父親不受教,讓我擔憂,我不會因你父親的過錯而廢了你。"並把朱守謙接到宮中撫養,關心備至。

洪武三年(1370年)朱守謙受封靖江王,成為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和那二十幾個堂叔一起,給自己的這個叔爺爺守護著江山。


┃為何如此特殊

朱守謙這個靖江王特別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受關注的原因。靖江王及其一系,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首先朱守謙作為唯一的非親生後代,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藩王;同時作為二字郡王,雖然比不上一字親王卻有遠高於其他郡王的地位和待遇;最後,靖江王一系傳位十四代,是明朝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比明朝正統還多存在好幾年。

首先,朱守謙能成為第一批受封的王爺,如果是當時的人可能完全沒想到。雖然朱元璋說過不會因為朱文正的原因而冷落朱守謙,但畢竟曾經讓朱元璋大發雷霆過。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明代藩王圖】

在我看來,朱元璋還是對朱文正有愧疚之情。誠然,朱文正有過放縱屬下的行為,但讓他被囚而死的疑似"異心",在歷史上完全沒有蛛絲馬跡,說朱文正死得有些冤其實並不為過。

即使曾經讓朱元璋多麼的生氣,朱文正都為他和明朝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無論是作為"大都督"幫自己好好地掌管著隊伍,還是在南昌關鍵地牽制住了陳友諒,這個侄子都是忠心地為朱元璋辦事。最後死的不明不白,很難說朱元璋不會後悔和愧疚。

所以,作為自己親口說要好好照顧並接到宮中養育的朱守謙,朱元璋的關愛估計只有之後他的好皇孫朱允炆出生才超過。所以,朱守謙儘管不是自己親生後代,依然在冊封自己兒子的同時,也把這個侄孫也一併冊封了。

而且,基於這個原因,儘管因為既不是親生、又只是孫子輩,朱守謙受封的只是二字郡王。但這個靖江王卻成了明朝最特殊的藩王,既不同於一字親王,也不同於其他郡王。

之後明朝又封過很多郡王,這些郡王基本都是他這一支的小宗,大宗繼承親王位後,小宗封郡王,因而後來的郡王們都隸屬於本支親王。只有靖江王一系,不屬於任何親王,從這個方面和其他親王一樣都只低於皇帝。

也因此,靖江王的待遇和禮儀,按規制肯定不能高於親王們,但卻遠遠高於其他郡王。朱元璋在當年冊封的時候就這樣說過:"……今聯既為天子,追念吾兄,以爾守謙,兄之孫也俾王靖江,以鎮廣海之域……一切恩數與夫官屬、規制概與秦、晉、楚、蜀諸藩等"。這讓靖江王成為明朝藩王裡,最特殊的。

靖江王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各支王爺們,在明朝二百多年的進程中,有的被廢有的無嗣,有的新加入有的就逐漸沒了,起起伏伏有來有往。但唯獨靖江王,從洪武三年受封開始,一直延續著,從未中斷。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元璋】

明末大亂,李自成張獻忠作亂,清軍入關,朱明王室死走逃亡,大多數都湮滅了,只有靖江王一直存在。這當然與靖江王所在的地方有關,靖江如今就是桂林,確實是戰亂最後才會波及到的地方。

靖江王在崇禎自殺,南明各個小朝廷紛爭不斷的情況下,依然把王位傳了下去,直到南明最後的皇帝永曆帝四年,桂林淪陷,最後一代靖江王自殺,"靖江王"才隨著南明的不斷失敗而消亡。此時清朝入關多年,已經是順治七年,從洪武三年到順治七年,靖江王一共傳承了280年之久,可比以崇禎自殺為截止的明朝時間還長。


┃福與禍始終相依

作為藩王,朱守謙得到的是不亞於叔叔們,又遠超同輩人的待遇,僅從這方面說,在朱元璋"對待親人無敵好"的政策下生活的藩王實在是很滋潤。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靖江王朱守謙】

但同時,雖然待遇好生活優,朱守謙並不一定過的就如想象中的"好"。這個"不一定好"自然不是生活待遇,而是精神層面,因為朱元璋的藩王政策,在給予優厚的條件同時,也同樣看管甚嚴。

朱元璋不僅讓諸藩勢力犬牙交錯,相互牽制、相互監視,自己也對藩王們監督有加。首先對於全體藩王都要遵循的方面,沒有特殊情況藩王不得進京,甚至不得隨便出城,這讓生活優渥的王爺們,活脫變成了圈養的碩鼠。朱守謙所在的靖江(桂林)雖然真的稱得上天高皇帝遠,但也不敢造次,除了逛逛市中心估計也沒有別的事情做了。

對於朱守謙自己這方面,朱守謙自幼由朱元璋撫養,所以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也就很喜歡結交各方人士。但朱守謙結交的各方人士裡小人非常多,這引起了靖江當地的不滿。朱元璋特地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朱守謙返還京師,戒諭他。朱守謙心有怨言,作詩發洩。朱元璋知道後大為惱怒,把朱守謙廢為了庶人。

誰說當了王爺就逍遙,這也只有小說裡會這麼描述。被廢之後的朱守謙遷居老家鳳陽,在那裡住了七年後才又被朱元璋恢復了爵位,改為鎮守雲南。

可能是受限的王爺生活讓朱守謙性情越來越不好,到了彩雲之南依然沒有改變,朱元璋不得已只能把他禁錮於京師。最終,破例受恩卻又一生沒做什麼事的朱守謙,在洪武二十五年死在南京。

"

文┃倬琰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對功臣"狠心"的皇帝,但同時,他也是有名的為子孫操碎了心的皇帝。朱元璋把老父親的心情發揮到了極致,廣封藩王就是其中一個行為之一。朱元璋首批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太子和早夭的二十六字外,其他二十四個兒子都封了王。這其中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講的這位主角——朱守謙,他作為唯一非親生子的藩王,是如何獲得這些的,又為何說他幸運但又極為不幸。


┃好侄孫如同親孫

朱守謙這個人,朱守謙(1361年-1392年),安徽鳳陽人,明朝皇族。是朱元璋的哥哥朱興隆的後代。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守謙】

朱守謙的父親是朱興隆的獨子、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要說朱守謙,就不得不先說說朱文正,因為朱文正對朱元璋乃至明朝的建立都有著特別的作用。

都知道朱元璋身世悽慘,他會出家、討飯乃至最後起兵,都與父母以及大哥的相繼死亡有關。那時候全家分崩離析,各自逃散,朱元璋自己都不一定能顧得上自己,也無法照顧還剩下的家人。所以,雖然其大哥有一妻一子還在世,但散軼後就失去了聯繫。

朱元璋起兵有了自己的勢力後,也逐漸有了名氣,還在世的大嫂王氏帶著侄子朱文正就投靠了朱元璋。可能因為家世悽慘,所以朱元璋對家人的好從那時起就已經開始了。面對失散了多年的嫂子和侄子,朱元璋盡全力照顧他們,甚至把朱文正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看待。

朱文正勇猛善戰,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隨軍渡江時,攻下金陵,這使得他因此功擢升為樞密院同知。朱元璋曾經問朱文正:"你想當什麼官?"文正卻回答:"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更加喜愛這個侄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做吳王時,朱文正被命為大都督,可以說是執掌朱元璋所有兵力的最心腹愛將。江西平定後,朱文正又鎮守洪都(南昌),為朱元璋抵擋陳友諒。

洪都之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進逼,朱文正雖然自小顛沛沒正經讀書,但卻深通兵術。面對陳友諒的大軍,朱文正數度摧其鋒芒,整整堅守了85日等到朱元璋親自率領援兵感到,成功拖住了陳友諒。

陳友諒不得不退入鄱陽湖,與朱元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鄱陽湖大戰",這一戰朱文正再次發揮巨大作用,截斷陳友諒的糧道,這是致使陳友諒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朱文正是朱元璋消滅陳友諒這個最大敵人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事後朱元璋沒有賞賜地特別多,這讓朱文正感到心裡不平衡,因而放縱手下掠奪戰利品。

按察使李飲冰上奏朱文正驕侈觖望、並且有異心,這戳到了朱元璋的神經,朱元璋親自到朱文正鎮守的地方大加責備並把朱文正押回金陵。雖然因馬皇后的勸說留下了性命,但朱文正還是被罷官軟禁在桐城,不到一年就死了。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文正(影視形象)】

親侄子、最得力的心腹愛將就這麼死了,此時的朱守謙僅僅四歲。無論朱元璋是否還在憤怒,他都將愛轉到了這個年幼的小侄孫身上。朱元璋曾經對朱守謙說:"你不用恐懼,你的父親不受教,讓我擔憂,我不會因你父親的過錯而廢了你。"並把朱守謙接到宮中撫養,關心備至。

洪武三年(1370年)朱守謙受封靖江王,成為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和那二十幾個堂叔一起,給自己的這個叔爺爺守護著江山。


┃為何如此特殊

朱守謙這個靖江王特別與眾不同,這也是為什麼他特別受關注的原因。靖江王及其一系,有很多特殊的地方。首先朱守謙作為唯一的非親生後代,成為第一批獲封的藩王;同時作為二字郡王,雖然比不上一字親王卻有遠高於其他郡王的地位和待遇;最後,靖江王一系傳位十四代,是明朝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比明朝正統還多存在好幾年。

首先,朱守謙能成為第一批受封的王爺,如果是當時的人可能完全沒想到。雖然朱元璋說過不會因為朱文正的原因而冷落朱守謙,但畢竟曾經讓朱元璋大發雷霆過。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明代藩王圖】

在我看來,朱元璋還是對朱文正有愧疚之情。誠然,朱文正有過放縱屬下的行為,但讓他被囚而死的疑似"異心",在歷史上完全沒有蛛絲馬跡,說朱文正死得有些冤其實並不為過。

即使曾經讓朱元璋多麼的生氣,朱文正都為他和明朝的建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無論是作為"大都督"幫自己好好地掌管著隊伍,還是在南昌關鍵地牽制住了陳友諒,這個侄子都是忠心地為朱元璋辦事。最後死的不明不白,很難說朱元璋不會後悔和愧疚。

所以,作為自己親口說要好好照顧並接到宮中養育的朱守謙,朱元璋的關愛估計只有之後他的好皇孫朱允炆出生才超過。所以,朱守謙儘管不是自己親生後代,依然在冊封自己兒子的同時,也把這個侄孫也一併冊封了。

而且,基於這個原因,儘管因為既不是親生、又只是孫子輩,朱守謙受封的只是二字郡王。但這個靖江王卻成了明朝最特殊的藩王,既不同於一字親王,也不同於其他郡王。

之後明朝又封過很多郡王,這些郡王基本都是他這一支的小宗,大宗繼承親王位後,小宗封郡王,因而後來的郡王們都隸屬於本支親王。只有靖江王一系,不屬於任何親王,從這個方面和其他親王一樣都只低於皇帝。

也因此,靖江王的待遇和禮儀,按規制肯定不能高於親王們,但卻遠遠高於其他郡王。朱元璋在當年冊封的時候就這樣說過:"……今聯既為天子,追念吾兄,以爾守謙,兄之孫也俾王靖江,以鎮廣海之域……一切恩數與夫官屬、規制概與秦、晉、楚、蜀諸藩等"。這讓靖江王成為明朝藩王裡,最特殊的。

靖江王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各支王爺們,在明朝二百多年的進程中,有的被廢有的無嗣,有的新加入有的就逐漸沒了,起起伏伏有來有往。但唯獨靖江王,從洪武三年受封開始,一直延續著,從未中斷。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朱元璋】

明末大亂,李自成張獻忠作亂,清軍入關,朱明王室死走逃亡,大多數都湮滅了,只有靖江王一直存在。這當然與靖江王所在的地方有關,靖江如今就是桂林,確實是戰亂最後才會波及到的地方。

靖江王在崇禎自殺,南明各個小朝廷紛爭不斷的情況下,依然把王位傳了下去,直到南明最後的皇帝永曆帝四年,桂林淪陷,最後一代靖江王自殺,"靖江王"才隨著南明的不斷失敗而消亡。此時清朝入關多年,已經是順治七年,從洪武三年到順治七年,靖江王一共傳承了280年之久,可比以崇禎自殺為截止的明朝時間還長。


┃福與禍始終相依

作為藩王,朱守謙得到的是不亞於叔叔們,又遠超同輩人的待遇,僅從這方面說,在朱元璋"對待親人無敵好"的政策下生活的藩王實在是很滋潤。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靖江王朱守謙】

但同時,雖然待遇好生活優,朱守謙並不一定過的就如想象中的"好"。這個"不一定好"自然不是生活待遇,而是精神層面,因為朱元璋的藩王政策,在給予優厚的條件同時,也同樣看管甚嚴。

朱元璋不僅讓諸藩勢力犬牙交錯,相互牽制、相互監視,自己也對藩王們監督有加。首先對於全體藩王都要遵循的方面,沒有特殊情況藩王不得進京,甚至不得隨便出城,這讓生活優渥的王爺們,活脫變成了圈養的碩鼠。朱守謙所在的靖江(桂林)雖然真的稱得上天高皇帝遠,但也不敢造次,除了逛逛市中心估計也沒有別的事情做了。

對於朱守謙自己這方面,朱守謙自幼由朱元璋撫養,所以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也就很喜歡結交各方人士。但朱守謙結交的各方人士裡小人非常多,這引起了靖江當地的不滿。朱元璋特地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朱守謙返還京師,戒諭他。朱守謙心有怨言,作詩發洩。朱元璋知道後大為惱怒,把朱守謙廢為了庶人。

誰說當了王爺就逍遙,這也只有小說裡會這麼描述。被廢之後的朱守謙遷居老家鳳陽,在那裡住了七年後才又被朱元璋恢復了爵位,改為鎮守雲南。

可能是受限的王爺生活讓朱守謙性情越來越不好,到了彩雲之南依然沒有改變,朱元璋不得已只能把他禁錮於京師。最終,破例受恩卻又一生沒做什麼事的朱守謙,在洪武二十五年死在南京。

明朝唯一非朱元璋親生藩王,他是怎麼得到這個位置的?

【靖江王陵】

作為非親生的孫子輩,朱守謙能成為明朝最特殊的王爺,不可謂受寵之至,自己的子孫後代還不斷延續直至近三百年。但同時,做了藩王,衣食無憂,卻什麼理想都不能實現,人生又幾經起落最後憂鬱而死於京城,也不可謂令人嘆息。真乃"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朱元璋給自己所有的子孫都定下了起名的規矩,除了早夭的九子趙王朱杞、幼殤未封的二十六子朱楠,給朱守謙以及其他二十四個兒子各擬了二十個字,名字的第二個字就按照這個順序代代延續。而最後一個字用火、土、金、水、木做偏旁,以這個順序傳輩。朱守謙作為侄孫,原本名為朱煒,後來才改為朱守謙,並且讓他的靖江王一系不用遵守五行的規矩。這究竟是對朱守謙的寬厚和關照,還是朱元璋始終還是沒有把他這一支看做自家人,孰是孰非大家可以自己做判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