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故稱金陵,明朝開國建都於此,所以雖然明十三陵在北京,但朱元璋的陵墓卻修在了南京。因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其與馬皇后的諡號中皆有孝字,更其二人的陵墓被命名為孝陵。

"

南京,故稱金陵,明朝開國建都於此,所以雖然明十三陵在北京,但朱元璋的陵墓卻修在了南京。因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其與馬皇后的諡號中皆有孝字,更其二人的陵墓被命名為孝陵。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風景優美。不過在歷史上看中這塊風水寶地的不僅僅只有朱元璋。三國時期的孫權,當時的東吳大帝的陵墓也修建於此,大致位置在明孝陵旁邊的梅花山(又名孫陵崗),但具體位置已不可考。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

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地名,和蔣介石無關)。

如今唯有石碑、石橋以及一座石像,供後人瞻仰,但也多為後人重建,原物早已焚滅於戰火當中。

關於孫權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這一年一代賢后馬皇后去世,悲痛之餘的朱元璋下旨修建皇陵,由當時明朝開國功勳之一,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負責。《明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六》中記載:

十五年,以營孝陵,封崇山侯,歲祿千五百石。

地址選定後,就開始著手拆遷活動,按照規劃,皇陵佔地內的其他建築都需要拆毀,其中就包括孫權墓,為此李新(見註釋1)特意請示了朱元璋,朱元璋對此的批示大意是:孫權是為英雄,不用拆了,就當給我守門吧。

"

南京,故稱金陵,明朝開國建都於此,所以雖然明十三陵在北京,但朱元璋的陵墓卻修在了南京。因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其與馬皇后的諡號中皆有孝字,更其二人的陵墓被命名為孝陵。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風景優美。不過在歷史上看中這塊風水寶地的不僅僅只有朱元璋。三國時期的孫權,當時的東吳大帝的陵墓也修建於此,大致位置在明孝陵旁邊的梅花山(又名孫陵崗),但具體位置已不可考。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

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地名,和蔣介石無關)。

如今唯有石碑、石橋以及一座石像,供後人瞻仰,但也多為後人重建,原物早已焚滅於戰火當中。

關於孫權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這一年一代賢后馬皇后去世,悲痛之餘的朱元璋下旨修建皇陵,由當時明朝開國功勳之一,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負責。《明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六》中記載:

十五年,以營孝陵,封崇山侯,歲祿千五百石。

地址選定後,就開始著手拆遷活動,按照規劃,皇陵佔地內的其他建築都需要拆毀,其中就包括孫權墓,為此李新(見註釋1)特意請示了朱元璋,朱元璋對此的批示大意是:孫權是為英雄,不用拆了,就當給我守門吧。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要知道朱元璋可視為心狠手辣的主,尤其是在賢內助馬皇后去世以後,便越發變得乖張暴戾,屠刀之下往往血流成河。為何此次卻對孫權墓網開一面?

船伕分析可能有以下兩方面原因:其一,《三國演義》正是成書於元末明初,在此之前關於三國的故事便已經經由說書先生在民間流傳,其中英雄“創業”故事頗多,同樣是亂世“ 創業”的朱元璋感同身受。其二,曹操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讚美的偉大的母親,故此令對孝道十分推崇的朱元璋很是認同。

總之,孫權墓就這樣被保留了下來。但另一位的陵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雖然陵墓建了起來,但緊接著就被炸藥炸開,屍體也被挫骨揚灰。這就是大漢奸汪精衛。

時間來到1944年年末,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汪精衛被轉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日本名古屋接受治療,但最終仍未逃脫死神的手掌。在其去世後,日本官方用專機將汪精衛的屍體運回南京。由汪偽政權的二號大漢奸陳公博主持“國葬”。

彼時太平洋戰爭已經進入後半段,在戰爭猛獸對資源的巨大消耗下,島國日本逐漸跟不上節奏了,戰爭主動權也逐漸轉移到盟軍手中,尤其是日軍在萊特灣海戰(見註釋2)以及後來的硫磺島戰役(見註釋3)中的戰敗,基本鎖定了戰敗的定局。所以汪偽政權從上到下都開始惴惴不安,原本設計奢華的汪精衛陵墓也不得不草草了事(見註釋4)。

"

南京,故稱金陵,明朝開國建都於此,所以雖然明十三陵在北京,但朱元璋的陵墓卻修在了南京。因朱元璋推崇“以孝治天下”,其與馬皇后的諡號中皆有孝字,更其二人的陵墓被命名為孝陵。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風景優美。不過在歷史上看中這塊風水寶地的不僅僅只有朱元璋。三國時期的孫權,當時的東吳大帝的陵墓也修建於此,大致位置在明孝陵旁邊的梅花山(又名孫陵崗),但具體位置已不可考。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

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地名,和蔣介石無關)。

如今唯有石碑、石橋以及一座石像,供後人瞻仰,但也多為後人重建,原物早已焚滅於戰火當中。

關於孫權墓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這一年一代賢后馬皇后去世,悲痛之餘的朱元璋下旨修建皇陵,由當時明朝開國功勳之一,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負責。《明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六》中記載:

十五年,以營孝陵,封崇山侯,歲祿千五百石。

地址選定後,就開始著手拆遷活動,按照規劃,皇陵佔地內的其他建築都需要拆毀,其中就包括孫權墓,為此李新(見註釋1)特意請示了朱元璋,朱元璋對此的批示大意是:孫權是為英雄,不用拆了,就當給我守門吧。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要知道朱元璋可視為心狠手辣的主,尤其是在賢內助馬皇后去世以後,便越發變得乖張暴戾,屠刀之下往往血流成河。為何此次卻對孫權墓網開一面?

船伕分析可能有以下兩方面原因:其一,《三國演義》正是成書於元末明初,在此之前關於三國的故事便已經經由說書先生在民間流傳,其中英雄“創業”故事頗多,同樣是亂世“ 創業”的朱元璋感同身受。其二,曹操的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讚美的偉大的母親,故此令對孝道十分推崇的朱元璋很是認同。

總之,孫權墓就這樣被保留了下來。但另一位的陵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雖然陵墓建了起來,但緊接著就被炸藥炸開,屍體也被挫骨揚灰。這就是大漢奸汪精衛。

時間來到1944年年末,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汪精衛被轉送到醫療條件更好的日本名古屋接受治療,但最終仍未逃脫死神的手掌。在其去世後,日本官方用專機將汪精衛的屍體運回南京。由汪偽政權的二號大漢奸陳公博主持“國葬”。

彼時太平洋戰爭已經進入後半段,在戰爭猛獸對資源的巨大消耗下,島國日本逐漸跟不上節奏了,戰爭主動權也逐漸轉移到盟軍手中,尤其是日軍在萊特灣海戰(見註釋2)以及後來的硫磺島戰役(見註釋3)中的戰敗,基本鎖定了戰敗的定局。所以汪偽政權從上到下都開始惴惴不安,原本設計奢華的汪精衛陵墓也不得不草草了事(見註釋4)。

明孝陵中的幾座墳,一個當守門,一個被掘墳

日本投降後,接手南京的國民黨官員,以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首開始討論對汪精衛死後墓穴的“清算”。經過一番研究,決定由74軍工兵部隊執行毀平汪墓的任務,憲兵司令部負責內外警戒,不許任何人接近。

在先後兩次,且使用了上百斤炸藥的前提下,才從內窖中發現了一具楠木棺材。將其打開,只見屍體上覆蓋著一面青天白日紅旗,屍身著青色長袍馬褂文官禮服,頭戴禮帽,腰佩大綬。由於入棺時進行過防腐處理,所以整個屍體完好無損。有心人還在汪精衛的上衣兜裡翻出“魂兮歸來”四字,以及秀麗端莊的自己來看,當屬汪精衛妻子陳璧君的手筆,以示招魂。

後來坊間還曾爆出汪精衛死前曾寫過一首絕命詩《自嘲》未,詩曰:

心宇將滅萬 事休,天涯何處不怨尤。

縱有先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歷史面前,有時候很難徹底分出一個好人和一個壞人。從汪精衛的這首絕命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其自知將被世人唾罵,故自我安慰“天涯何處不怨尤”。同時感到日本和汪偽政權都將有滅頂之災,所以發出“諒無後人續春秋”的哀嘆。

歷史就是如此公平,任你是聖皇天子,亦或是芻狗庶民,死後都難免成為一捧黃土,即使你為自己修建了恢宏的地宮,同樣阻擋不了摸金校尉的洛陽鏟,甚至成為盜墓者的樂園。

與其澆築混凝土般堅固的牢籠,倒不如留下傳唱千古的美名。


註釋1:李新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張士誠對峙時投靠,並在南渡長江作戰時,此後屢立戰功。明朝建立後,先後負責孝陵和胭脂河兩大工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修建胭脂河時受賄被朱元璋誅殺。

註釋2:萊特灣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重要的轉折點之一,此戰以後日本聯合艦隊元氣大傷,從此不再成為能夠影響戰局的戰略力量。此戰日本處於劣勢,因而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

註釋3:硫磺島是日本本土在太平洋上最後的屏障,該戰役開始於1945年2月19日,持續到3月26日。最終以盟軍勝利告終,盟軍自此獲勝供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降落的機場。

註釋4:關於汪精衛的陵墓,最初的設計是一座規模相當大的陵墓,與毗鄰的中山陵並列,造價預算為5000萬銀元。後因日本無條件投降,工程計劃未能全部實現。

參考資料:

《三國志》

《明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