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一書中,曾引元稹為例,說明中唐的士人為了提升自身地位,以娶“名家女”及仕“清望官”作為重要的手段。“婚”的部分陳寅恪先生論述甚多,此處暫不提及。值得注意的是士人對出仕“清望官”的嚮往,和我們在唐初所看到的“官以人清”大不相同,此處我們可以稱此風氣為“人以官清”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這個風氣的出現與制度的改變相呼應。從“長名榜”到“循資格”,唐政府為了解決在銓選上“雜色入流”,以及“員多闕少”兩大問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改革的原則為區分出身、按部就班。解決的方式就是先將每個開缺的官職列出,然後根據求官者的品位高下、年資多寡、考績優劣、出身高低等因素,形成“官資”,在根據官資的清濁與否,來決定該授與什麼樣的官職,以及“待選”的選數,所謂“區分清濁”。在當時的概念裡,能擔任清官的,表示是出身清白的士人,因此擔任清官者,地位也比“非清官”來的高,往往為士人所欽慕。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陳寅恪

與“清官”相對的,則是“濁官”。唐代濁官的概念源於魏晉,當時主要指一些專門的事務官,如醫官、樂官、胥吏等等,往往由“寒士”、“寒人”擔任。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唐代清官 狄仁傑

這些職官能遷轉的範圍很小,往往在某一個職位上服務很久,仍不得升遷。唐代“濁官”的性質大體仍和魏晉時期一樣,由出身較低微的士人專任,且有世襲化的情形,本身就是個獨立封閉的遷轉序列。“循資格”之後,銓選上清濁分途的情形更加強化,出身較差的士人想任清官機會就越來越渺茫。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黃巢起義

“清濁區分”使整個唐代的職官分成了“清”與“濁”。傳統士族因為不論在科舉或者蔭補,乃至於聲望都保有較高的優勢,久之形成清官為士族獨佔的情形,引起了“孤寒”、“小吏”對“清流”的不滿。這些“孤寒”、“小吏”既然無法透過科舉、蔭補的方式,遷轉到人人欽羨的“清官”,只好另謀生路。唐末天下大亂,更有不少人投身黃巢等人,種下了“白馬之禍”的原因。

“白馬之禍”的發生,可以說是“濁官”的“胥吏”對“清官”一次沈重的打擊。經過朱溫等人對清官報復性的屠殺之後,中古帶有門閥政治意味的“清官”制度,也隨著唐王朝的瓦解,被胥吏政治取代,與門閥一同消解。

唐末的“文吏”與“清流”之爭

唐代“清官”制度從“官以人清”變化成“人以官清”,由於低層士人能擔任清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只得以出任“胥吏”、“直官”、“伎術官”之類的“濁官”。這些人既然無法進入令人稱羨的“清官”序列,久之自然對朝廷感到不滿。晚唐的大亂,為他們提供了出頭的機會。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朱溫

天祐二年(905年)五月,朱溫於白馬驛殺朝士,史稱“白馬之禍”,可以視為“濁流”對“清流”的一次猛烈的反擊。《新五代史‧六臣傳序》說當時: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舊五代史》則記下李振勸朱溫大殺朝士的一段話,有助於我們理解當時情形: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李振是屢試不第的士子,朱溫出身對朝廷“清流”敵視的黃巢集團,這個集團聚集了許多應舉失敗的士人。“白馬驛之變”正是他們對朝廷“清流”反感的表現。

關於晚唐“人以官清”之後,如何獲得“清官”的位置,決定於科舉。然而,晚唐的科舉卻越來越獨厚權貴子弟,使得“清官”多為其所佔。其他出身“孤寒”者,由於沒有奧援,自然無法與權貴子弟們競爭,長期累積不滿的情緒。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唐代科舉

不同於日後的科舉考試,唐代科舉防弊並不嚴格,請託之風頗盛,能科舉及第的,通常都必須在考前“通榜”,得到權貴的欣賞才有辦法在考場出類拔萃。譬如《容齋隨筆》所言: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在這種情形下,權貴的“子弟”們本來就具有優勢,唐代的科舉一直由士族子弟佔上風。如王冷然所道: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要是“無媒無黨”,這些應舉士子也只好“吞聲飲氣”了。

由於科舉取士“門生”與“座師”的人際關係,容易成為日後在政壇彼此應援的人際資本。因此,該取什麼樣的人科舉及第,“子弟”、“孤寒”該以誰為優先,成為中唐以後政爭爭論的焦點之一。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及第

元和以後,由於科舉出身者在“清官”競爭中容易取得優勢,應舉的公卿子弟越來越多,請託之風也越來越盛,到了長慶元年(821),更發生錢徽複試事件,從此開啟了取“子弟”或“孤寒”的論爭。該年,禮部侍郎錢徽掌貢舉,“為朝臣請託,人以為濫。”、“貢舉猥濫,勢門子弟,交相酬酢,寒門俊造,十棄六七。”西川節度使段文昌攻擊。《資治通鑑》記載該事如下: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看起來,複試事件是因為段文昌、李紳所請託的人選未能為知貢舉的錢徽所取,引起段文昌等人攻擊“以關節得之”。而繼錢徽複試的王起等人,不敢自己取士:“及起考貢士,奏當司所選進士,據所考雜文,先送中書,令宰臣閱視可否,然後下當司放牓,從之。”但這就失去要他“知貢舉”的意義了,“議者以為起雖避是非,失貢職也。”不久,王起也離職他去了。

這次的複試事件凸顯了請託之風的盛行,權貴們請託科舉的行為,也引起了其他官員的不滿。錢徽之後,幾個知貢舉的官員都能公平取人,造成“子弟”及第人數的減少。如崔偃“凡兩歲掌貢士,平心閱試,賞拔藝能,所擢者無非名士。”鄭澣也“選拔造秀,時號得人。”據吳宗國的研究,大和年間,共九年的進士只有十三人是“子弟”,“子弟”在科舉的優勢不再。到了開成年間,更進一步出現抑制子弟的情形。像開成元年到三年間(836-838)知貢舉的高鍇,《舊唐書》就說他“抑豪華,擢孤進。”到了武宗會昌年間,“放孤寒”更成為當時的一股潮流。

會昌三年到四年(843-844),高齡84的王起再知貢舉,這次取士以“大放孤寒”聞名。吳宗國統計會昌三年及第進士的身份,無一人有顯赫門地。其門生稱頌王起“孤進自今開道路,至公依舊振寰瀛。”、“常將公道選諸生,不是鴛鴦不得名。”

《舊唐書.王起傳》也說:“起前後四典貢部,所選皆當代辭藝之士,有名於時,人皆賞其精鑑徇公也。”大致說來,武宗時代“孤寒”藉由科舉入仕的情形頗為普遍。會昌時代當權的李德裕,也以“頗升寒素”為“孤寒”所重。等到宣宗年間李德裕被貶崖州之後,還有廣文諸生惋惜,作詩云:“三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宣宗即位以後,“子弟”在科舉中的勢力又再次抬頭。宣宗為欲重振貞觀舊貌之雄主,用人多重名臣之後。如貞觀名臣魏徵之後魏謩,便因耿直敢言,有乃祖之風而為宣宗所重。而元和年間的舊臣之後,大多受到重用,“追感元和舊事,但聞是憲宗朝卿相子孫,必加擢用。”又如大中年間的掌權的宰相令狐綯,引起皇帝重視與他是憲宗時宰相令狐楚的兒子有關。《資治通鑑》記載其事: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皇帝既然這麼重視舊臣子弟,在科舉取士上就不像武宗那樣“不放子弟”。宣宗以後的科舉多為“子弟”所把持。唐人也有類似的記載,孫綮《北里志.序》就說: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科舉為權貴子弟所把持的情形,在宣宗之後更為嚴重,出身寒微的士人越來越不容易進士及第,逐漸引起了這些低層士人的不滿,抱怨科舉不公的詩文也越來越多。正常的升遷管道已經無法滿足“孤寒”遷入“清官”,藉此轉為“士人”的願望,那麼這些低層的士人只好另謀他圖,唐末的大亂,正給了他們一個出頭的機會。

中古“清官”的轉變:從“人以官清”到“永為濁流”



參考文獻:

  • 《唐宋下層士人研究》
  • 《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
  • 《新五代史》
  • 《舊五代史》
  • 《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
  • 《陳寅恪集‧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唐代科舉制度研究》
  • 《唐代大士族的進士第》
  •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 《容齋隨筆》
  • 《全唐文
  • 《舊唐書》
  • 《資治通鑑》
  • 《全唐詩
  • 《唐語林校證》
  • 《東觀奏記》
  • 《唐史論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