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黃藍紫

連日來,“珠峰擁堵已致11人死亡”“珠峰登山者目睹隊友墜亡”“珠峰遇難登山客最後短信”等話題一波接一波,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熱點,一個又一個勇攀“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夾雜著一個個死亡消息,讓人對登珠峰敬畏的同時,更增添一分恐懼。

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圖表:珠峰“大堵車”導致死亡人數上升至11人。圖據東方IC

一直以來,登珠峰都是一項“以命相搏”的頂級極限運動,被少數人挑戰,也正因為極高極寒極難,讓登珠峰這項探險運動自誕生之初就批著神聖的光環,被使人仰望、渴望。

所以有登山者說,“山會記住我”;有登山者說,“我的靈魂永遠駐足在那雪山之巔”;有登山者則說,“珠峰也是一個名利場,畢竟登上去了,成為7000多登頂的一員,也是件榮耀的事兒”。

無論為榮耀還是為了挑戰自我,都是個人追求,都無可厚非,但當極少數人蔘加的登山運動被全世界矚目之時,當一具具屍體被運下山之際,與之相關的問題不得不探討一番。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為了什麼?

實際上,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對於極限的突破,我們都應該大力支持。世界不斷向前發展,就是因為有了一批又一批不顧生死,在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人。無論是太空還是雪山之巔,無論是月球還是深海,都是未知的領域,都足夠危險,也都是人類此前未能達到的境地,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類在這些領域留下足跡和身影,是我們對宇宙邊界地不斷突破,也是對世界認知的深入。雖萬千人吾往矣,也可謂是這群人身上體現的精神和勇氣。

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珠峰大本營外看珠穆朗瑪峰。

所以,登珠峰不易,甚至會讓人失去性命,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因此,對這群奔向雪山之巔的同類,我們應該抱以敬佩的態度,對於這些敢於挑戰自我的人,我們也應該尊重,切不可用“作死”等語言來譏諷。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當然,對於進行科研考察的登山者來說,他們登珠峰是探索未知,是幫助大眾更瞭解世界屋脊,瞭解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那麼那群興趣愛好者呢?他們大多隻是想在世界各地的高山之巔打卡,記錄下自己的登山軌跡,在朋友圈展示自己對極限的突破。連日來,登上珠峰的登山者大多是這一類人。他們在登山前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大多都有一定的登山經驗,登山是他們的愛好。

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資料圖:珠穆朗瑪峰 圖據東方IC

一個人如果沒有興趣愛好,那他的人生將是一潭死水。人活著,為的是追尋個人價值和人生意義,如果珠峰是他們的人生追求,也應該被尊重。生命固然是重要的,但有意義的人生比才會讓生命更有光彩。如何增光添彩,同樣是個人的選擇。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所以,對於這些勇於探險的登山者,如若無悔,我們也不必遺憾。

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不過,當人類在登珠峰,在向未知領域探索前,所有的登山者都應該有足夠充分的準備,尤其在登珠峰已經成為一項“時尚運動”之際,登山者更應該儘可能地讓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應該有科學的裝備,更應該有清理自己製造的垃圾的能力和意識。

實際上,在登珠峰成為熱點前,5月初就有《尼泊爾14人2周清理超3噸珠峰垃圾》的消息發佈。早前的1月,我國就發佈了關閉珠峰的公告,公告表示,“從即日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旅遊”。

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就是俗稱的“珠峰大本營”。這一規定的出臺,是預防觀賞珠峰的遊客劇增而帶來的汙染風險。

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2019年5月27日,尼泊爾索魯孔布縣南崎巴札,尼泊爾官方組織的大規模清潔運動。圖據東方IC

自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登珠峰成功之後,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都想要在“世界之巔”留下足跡。隨著商業登山的發展,登珠峰人的數連年增加,給珠峰帶來巨大負荷的垃圾。據報道,自2018年以來,西藏自治區組織清理珠峰保護區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約8.4噸。

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世界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最為脆弱的一環,它的汙染和破壞,很可能對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我們在尊重登山愛好者興趣愛好的同時,也必須要求登山愛好者尊重大自然,尊重他們所攀登的高山,尊重這個世界。在完成個人追求之時,妥善處理自身製造的垃圾,如若不行,請止步。

當然,相關國家、部門也應該嚴格對登山者進行嚴格的審核並提出相關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一部分人完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之時,不破壞大家的夢想。

編輯 陳豔妮

相關報道>>

西南交大校友親歷珠峰“堵車”幸提前登頂返回時目睹攀登長隊

排隊登珠峰 挑戰自我之前請先尊重自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