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諸葛亮 魏延 楊儀 劉備 圖說三國 圖說三國 2017-11-05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蜀漢政權是漢末魏蜀吳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但是在一代賢相諸葛亮的內政外伐的支持下,卻始終保持高度的思想統一,其本人更是蜀漢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遺憾,然而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諸葛亮臨終前到底留下什麼計策呢?我們還得從諸葛亮北伐說起,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正式接掌蜀漢大權,迅速的平定南方蠻夷的叛亂,並且大力發展川中經濟,開始積極的準備北伐。諸葛亮最終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演義之中稱之為“六出祁山”。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最為倚重兩位人物,一個是蜀漢的上將軍魏延,他是劉備提拔起來的武將,地位僅此劉備時代的五虎上將,在諸葛亮時代,是軍界最高的人,智勇雙全,屢立大功,諸葛亮的北伐先鋒,基本由魏延擔任。另外一個就是丞相長史楊儀,長史就是諸葛亮的總代理人,是諸葛亮後勤的總負責,諸葛亮數次北伐,楊儀總是幫他制訂規劃,籌措糧草,做事不用過多的考慮,很快就利索地處理完畢。軍中禮節制度,都由楊儀安排和檢查。楊儀和魏延是諸葛亮軍中的“兩寶”,只是可惜魏延和楊儀的關係卻“水火不容”。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三國志》裴註記載:“唯楊儀不假魏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無奈,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即將病逝。諸葛亮臨終前卻做了相關安排,尤其是在退軍的安排上,留下一計,卻沒有想到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根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死前要退兵,召開的榻前會議,卻只有楊儀、費禕、姜維等三人,卻將當時在軍中地位僅此諸葛亮的魏延拋開了,並且遺命:“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諸葛亮之所以這樣安全,無疑是因為諸葛亮深為愛惜楊儀的才幹,藉助魏延的驍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處,但又不忍心偏廢他們任何一方。故而在臨終前做出如此安排,避免楊儀和魏延發生直接衝突。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然而,心高氣傲的魏延又怎麼會接受這樣安排,哪怕諸葛亮是善意的保護魏延,他不願聽從楊儀安排,率先率軍撤退搶佔棧道,並且焚之,斷了楊儀回兵的退路。隨之楊儀和魏延開始互相兵戎相見,互相上表,指責對方叛逆。面對這樣的情況,後主劉禪只能問諸葛亮留給他的大臣,“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魏延的命運,就這樣輕飄飄地被董允、蔣琬幾句話決定了。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一計,卻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導致蜀漢最早滅亡

很快魏延就此敗逃,被楊儀派遣馬岱追斬,一代名將魏延,沒有死於戰場,卻被自己人所害。楊儀和魏延的火拼,讓蜀漢政權再一次進入一次衰退期,而且蜀漢軍隊也進入一次內亂,魏延麾下的精銳基本逃散,國力再度下降,蜀漢也損失了一位北伐中原不可缺少的軍事將領,本來就不很強的軍事實力又被大大削弱,這也為蜀漢最早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