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諸葛亮 關羽 劉備 張飛 小白說古今 2017-06-22

三國時期的蜀國,是劉備一手創建,劉備依靠的就是“劉關張三結義”及趙雲等的兄弟夥核心集團,再加上所謂“仁義布四海”策略收買人心,最終吸引的諸葛亮、龐統、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該國的建立—–以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並奪取漢中為標誌。劉備一生與曹操交戰無數次,僅有此次大勝曹操,並強有力地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及上庸等地,以強大的實力說明了中國北方最強的曹操的力量已不入劉備了,劉備的力量強大到可以公開對抗曹操,並戰勝曹操了,東吳孫權的實力自然在曹操之下,劉備的力量達到了全盛和頂點。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劉備此時有荊州5郡(荊州共9郡:3郡由劉備歸還東吳,1郡在曹仁手裡),東西兩川,漢中及上庸,以及雲貴等地,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以猛將魏延、以及李嚴、李恢、馬忠、付彤、黃權、王平等等、可謂兵強馬壯、人材濟濟。但此後的劉備及諸葛亮卻作出了令人十分不解的用兵戰略,用鎮守荊州5郡之地的兄弟夥集團中二兄弟關羽出兵攻擊北方的曹操,卻沒有派任何一支蜀國軍隊從其它方向策應、協助、支援。

結果,已經鎮守荊湘之地十餘年的關將軍(且年齡已達58歲),出兵與曹操部隊的于禁曹仁徐晃等部激戰近3個月,雖打敗於禁,但被曹仁阻擊於襄陽城下,兵疲乏術,無法破城,後與曹的徐晃援軍交戰時,被徐擊敗。最後,關將軍的後方荊州5郡也被東吳呂蒙襲奪,關將軍之部在曹軍和東吳大軍的兩面襲擊打擊下潰敗、關羽及義子等忠勇將士全部戰死,真可惜!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雖然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最終卻導致荊州失守,自身也為孫權所殺。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個襄樊之戰。首尾長達半年之久,從開始的吳魏使者往來不絕,到後來的曹操不斷調遣于禁、龐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規模巨大的軍事行動,蜀漢方面竟沒有采取任何對策。最後當關羽敗走麥城,全軍覆沒之際,蜀軍援兵也還是遲遲不至,這引起了後人的紛紛猜疑。最近。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子彥在專業期刊《史學集刊》上撰文指出,關羽之敗,敗在吳魏聯盟絞殺,但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臺的卻可能是自家人諸葛亮。

朱子彥在文中指出,當時諸葛亮雖不能執掌軍政大權,但他明知關羽攻取襄樊條件並不成熟,且完全違背了《隆中對》提出的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決策。然《三國志》正文及裴注中均未見諸葛勸諫的記載。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退一步而言,即使劉備寵信、縱容關羽,不把《隆中對》放在心上,但襄樊戰役打響後,劉備、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關注戰役進展的一舉一動。儘管川、鄂之間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傳播不甚暢通,但整個襄樊戰役從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開始,至十二月結束,首尾長達半年之久,蜀漢作為一個完整的新興政權,不可能沒有任何信息傳播渠道。關羽攻襄樊,守荊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時孫劉聯盟已呈破裂之勢,孫吳隨時可用奇兵偷襲荊州,諸葛亮深諳兵法,難道他會掉以輕心?眾所周知,諸葛一生惟謹慎,從不弄險,他為何不提醒“疏慢”的劉備?

朱子彥認為,只要諸葛亮負起自己作為“軍師”的職責,隨時將荊州的“險情”提醒劉備,與關羽“自小結契”、情同手足的劉備絕不會“疏慢”到只作壁上觀,對兵敗臨沮(關羽被擒殺之地)的關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關羽送上斷頭臺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家人諸葛亮。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除掉關羽呢?這還要從諸葛亮的抱負,以及關羽的為人中尋找答案。

而劉備得到漢中及上庸等地後,完全有能力和實力派大將率軍支援關將軍的,劉備當時的眾多戰將(如張飛、趙雲、馬超等)都有可以派出來支援關將軍的。

關將軍年邁已高,勞師遠征,後方無能人智士防守,在曹魏和東吳的雙重打襲下,關將軍哪能自保得了,但關將軍還是忠實地執行命令、盡心盡忠,直至戰死、以身殉職,真是可惜之致!可憐之極!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上都未對關將軍的奇怪的孤軍北上一事作說明或解釋,都只說是劉備及諸葛亮的安排,那劉備與諸葛亮的如此安排部署的意圖是什麼呢?為什麼要進行如此的戰略變更和戰役冒險呢?最突怪的是,劉備登基當皇帝后,一定要伐吳,為關將軍報仇。可此時關將軍已死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時間裡都不出兵打東吳,當了皇帝了就可以打了嗎?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諸葛亮胸懷天下,關羽無疑是他攫取權力的最大障礙。

朱子彥指出,諸葛亮高臥隆中,聲稱自己“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實則“藏器在身”,是胸懷大志的。他曾對好友石韜、徐庶、孟建雲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三人反問他可仕至何官時,“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為何?蓋因刺史、郡守一類官職皆不在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則難以啟齒告人也。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出使東吳,東吳重臣張昭想推薦他侍奉吳主,諸葛亮說:“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賢”、“盡”兩字的寓意深長,必須參而悟之。所謂“賢”,即把諸葛亮看成是“賢士”,對待“賢士”的最高規格無非是以“國士”待之,而“盡亮”就很難用一兩句話來表達箇中之意。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然而,諸葛亮進入劉備集團以後,其地位和權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實,劉備對諸葛亮亦並非一開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猶如魚水。在劉備稱帝前後,關羽、張飛的地位均高於諸葛亮,其他如趙雲、龐統、法正、黃忠、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於諸葛亮,正如大多數史家所指出的:劉備與關羽、張飛的關係比之於諸葛亮顯然要更進一層。這對於一心欲謀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來說,這個排他性極強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嚴重障礙。

關羽一直瞧不上的那批士大夫,赤壁之戰後對諸葛亮很是嫉妒。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朱子彥接著指出,關羽驕橫跋扈是出了名的,對此史書多有記載。建安十九年,劉備攻益州,西涼馬超來投,馬超是當時頗具聲望的虎將,劉備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為平西將軍,位同關羽。遠在荊州的關羽聞之極為不滿,當即寫信給諸葛亮,“問超人才誰可比類”,諸葛亮作書答稱,馬超“雄烈過人,一世之傑”,“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關羽)之絕倫逸群也”。關羽閱信後,洋洋自得,將信“以示賓客”。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稱關中王,欲重用黃忠為後將軍。恐關羽不悅,派費詩往關羽處,同時拜關羽為前將軍。但關羽聽了此事後,大怒,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關羽如此狂妄,諸葛亮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討其歡心呢?這正是諸葛亮工於心計,深藏不露的韜略。

為什麼關羽失荊州不是大意卻和諸葛亮有關 奇怪出兵是蜀國最大的千古之迷

亮、羽二人的關係如何?史無明文記載。然細加考察,亦可略窺一二。諸葛亮初出茅廬。劉備“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就不悅”。 諸葛亮為何想除掉關羽,這和關羽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關羽和張飛的性格截然不同,史書上說:“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說,張飛雖然不善待士卒,但對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關羽雖然愛撫士卒,但卻對士大夫始終心存芥蒂,盛氣凌人。諸葛亮作為劉備集團中的頭號士大夫,當然也在其中。

諸葛亮對關羽目空一切的情況十分清楚,然顧慮其與劉備“恩若兄弟”的特殊關係,加之自己投奔劉備的時間要比關羽晚得多,官職也比關羽低,故不得不“虛與委蛇”,巧為周旋。諸葛亮考慮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等待時機除掉關羽。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貿然發動襄樊戰役,諸葛亮在這樣的大好機會來臨之時當然不會去提醒對戰局“疏慢”的劉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