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不過就是一舍一得!

諸葛亮 左傳 虎門銷煙 林則徐 老蔣書房 2017-05-01

人生一世,不過就是一舍一得!

舍與得的人生必修課!

為什麼說人生就是一舍一得?人生終究何舍?何得?《左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選擇一個人或一個事物開始,最後也將因為這個人或事物而結束。這句話更深一層涵義是你選擇一個人或一種事物,就要承擔它們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譬如當你選擇一個人的勇猛就要捨棄他的智慧,選擇了果實就要捨棄它的花朵。當你進行選擇的時候,就有一些被你捨棄,同樣又有一些被你獲得。而人生正是在無數的選擇中度過,在舍與得的交換過程中度過,所以說人生就是一舍一得。

很多人就是在不斷的捨得之中漸漸地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是什麼,這就構成了真實的生活。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多少人是活得明白的?一些人在舍與得之中、在紅塵俗世之中迷失了自己,暮年回首,發現自己早已不在屬於自己的軌道上行走。人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無數次的選擇。生命中的有些人有些事就好比道路上的沙礫,不經意地跳進了你的鞋子裡,當你脫下鞋子倒出沙礫之後繼續行走時,卻不知不覺地駛進了人生的另一個區域。

古今中外,但凡是彪炳史冊具有豐功偉績的人,都是頓悟了“捨得”二字之人。諸葛亮本來生逢亂世,不想聞達於諸侯,想過安逸自在的隱士生活。因為劉備的真誠感動了他,於是他捨棄安然,跟隨劉主公投身亂世,開始了非凡動盪的一生。也正是諸葛亮捨棄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才造就了不一樣的歷史。火燒赤壁、七擒孟獲、六出祁山、三分天下,成就了蜀地的富饒豐裕,也讓諸葛亮千古留名,這就是所得。歷史上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林則徐不懼外國侵略者的威脅,毅然捨棄個人安危,進行虎門銷煙,而得到的是民族大義和氣節。這就是捨得的真實含義,同樣也是一種真理。

捨得就是人生,我們只有參悟其中的奧祕才能夠看透生活。捨得捨得,不捨不得,其實這也是一種佛教的“佈施”觀念,是一種物質、精神上的交流,也是一種情感的流通和時空的轉換。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引人深思:

一個冒險家來到一片沙漠之中,遭遇了一場龍捲風,他的水壺破了,一滴水不剩。在沙漠之中,水就是生命。已經是第三天了,他仍然沒有找到水源,同時,發出去的求救信號也是杳無音訊。於是他憑著意識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風沙完全不顧他的步履維艱和裂開淌著血的嘴脣,用力地撕扯著他,這讓他走得更慢。

終於,他依靠著意志力找到了一間小破屋。他爬進去之後發現這裡有一個水管,水管旁邊有一壺清水,旁邊的石頭上還刻著一行小字:“只要把這壺水倒入水管之中,清水就會源源不斷地湧出。”冒險家猶豫了,望著那壺清水,他彷彿看見了救命的稻草。他太需要喝水了,而且需要立刻喝水,他覺得自己就像被晒乾的鹹魚,也許下一秒就會死在這茫茫的沙漠裡。於是他用盡力氣爬過去拿起水壺。當他將水壺放在嘴邊的一剎那,他停了下來:“這壺水可以救他一命,那麼下一個人怎麼辦呢?”

停頓半刻,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這壺水,果斷地將水直接倒進了水管。過了一會,水管裡果然有清水不斷冒出,於是這位冒險家得救了。走的時候,他同樣灌滿那壺水,放在了水管旁邊。

故事雖小,但是能夠深刻地說明一個道理——有舍才有得。冒險家捨棄了一壺清水,卻得到了源源不斷的清水,最終讓他安全走出沙漠。試想,生活中這種情況多之又多,很多人因為不願意捨棄眼前的好處,最終走向了窮途末路。道理簡單,做到卻很難。

舍和得是相對的,但是也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先捨棄,才會有所獲得。這不但是人們雅俗共賞的生活禪,也是客觀規律。想要得到必須先捨棄,有舍才有得。百年的人生,千秋的世事,都不過是一舍一得的重複過程。捨得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精神,成大事者必須懂得捨得。只有頓悟了“捨得”二字,才能看透命運歸宿,達到人生該有的境界。

……

本文來源於經典讀庫之《舍與得的人生必修課》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