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本文一萬一千字,引證較多,閱讀時間較長,慎點,有可能浪費閣下寶貴的時間。)

永樂大帝朱棣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另外還有四子,名朱高爔,幼殤。

茲將朱高煦一生分為四個階段進行講解,此四個階段分別為:靖難之戰、永樂得寵、榆木川之變、宣德謀反。

靖難之戰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駕崩,臨終遺言,不準在外藩王進京奔喪,已經走到淮安的朱棣只得悻悻而回。有人說這是矯詔,其實不然,朱元璋向來謹慎,他把兒子們分封在外,諸王皆為中央藩籬,特別是燕王、寧王等擁兵邊陲,朱元璋擔心殘元勢力得知他駕崩的消息而扣關劫掠,所以不讓諸王進京奔喪,其意在於穩固邊防。

一年之後,即建文元年五月間,朱元璋駕崩週年,朱允炆恩准在外藩王各遣兒子入京弔祭,於是燕王朱棣派三個兒子同往南京,繼而同還。

關於燕王三子離京這段歷史,史料俱載,朱允炆已決意派兵至北京削朱棣藩,因擔心羈留其三子引朱棣猜疑,所以遣歸,但朱允炆旋即後悔。

筆者以為三人很可能是偷跑的,《明史》及《明史記事本末》均記載了三子北還的一段小插曲,即朱高煦盜舅舅徐輝祖善馬以歸,但《太宗實錄》未載。

如果三人是朱允炆遣歸,高煦何苦盜馬?況且,《明史. 高煦傳》又載:

(高煦)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

朱棣起事在即,遣三子入京,一為向朱允炆釋疑,一為藉此行窺伺南京虛實,三人歸反北京自然是越隱蔽越好,越快越好,沒理由大耍世子威風橫生枝節。史料載朱允炆曾下旨追還,但“追之不及”,由此可見,涿州驛丞很可能接到了截留三人的朝廷命令,三人自然不會束手就擒,於是殺驛丞而逃。

朱高煦之功,此番千里大逃亡當屬首功。為何?

朱高熾是個瘸腿胖子,而老三朱高燧時年只有十六歲,因此帶領兄弟三人逃出危機四伏的南京城,朱高煦責無旁貸。若不是朱高煦盜馬、殺驛丞,率領兄弟三人千里大逃亡,並最終平安回到朱棣身邊,則靖難之戰至少會出現變數。

谷應泰有言:

方太祖小祥(筆者:小祥者,週年之祭也)之時,正諸藩遣子之日,宜於大內置百孫院,因而留之,仍擇名臣傅之禮義,四小侯就學於漢,即長安君入質於齊也。

朱允炆若以朱棣三子為質,以朱棣之狡黠,必不會束手就擒,也不會阻擋其靖國難清君側的步伐,但總歸有所掣肘。朱高煦之功,在於使朱棣免於投鼠忌器。若真如谷應泰之言,朱允炆置“百孫院”羈留朱棣三子,或許會再次上演“當分一杯羹”的故事也說不定。

不過畢竟朱高熾得以返回北京,朱高煦功不可沒,所以歷史上朱高熾多次為二弟求情免責,應當不全是杜撰。

《太宗實錄》並沒有記載朱高煦靖難戰功,這很正常,即便朱高熾不刪除實錄中的朱高煦戰功,朱瞻基也一定會。而根據《明史記事本末》記載,“燕兵起,高煦戮力為多”,筆者以為朱高煦之戰功當不在張玉朱能輩之下。

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朱高煦曾兩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一次白溝河之戰,一次是東昌之戰。

白溝河之戰是靖難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場戰鬥,這一戰擊潰了李景隆所率領的朝廷主力部隊,之後朱允炆便再沒能力組織軍隊進行大規模戰鬥。此戰標誌著燕軍從戰略防守轉變為戰略進攻。這一仗異常慘烈,上半場朱棣三易其劍三易其馬,被三創並射盡三服箭,僅得三騎逃脫,關鍵時刻朱高煦率軍趕到投入戰鬥,燕軍才由被動變為主動,並最終取得了白溝河之戰的勝利。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進抵高郵,此時前有長江天險,而江北渡船已悉數被焚,盛庸軍牢牢把持著制河權,江北又有大軍環視在側,而燕軍自正月出北京以來已連續作戰四個多月,疲憊不堪,朱棣心生退意,“欲且議和北還,會高煦引北騎至”,一舉擊潰盛庸軍,朱棣才得以南渡。正是此戰,朱棣說了那句名言,“勉之!世子多疾。”

從朱棣江邊彷徨來看,其對於朱高煦能否引北騎而來並不抱太大希望,由此可見,谷應泰評價朱高煦“不過桀驁不臣”並不準確,朱高煦能憑區區一人之力借來蒙古騎兵,試問有幾人都做到?再由南京盜馬、千里大逃亡、涿州殺驛丞,足以看得出朱高煦是一個有勇有謀且殺伐果斷梟雄。

永樂得寵

那麼朱棣到底有沒有想過傳位於朱高煦呢?

筆者以為“有”。

朱棣即位之後,諸王及朝中大臣紛紛上書請立儲君。按照朱元璋遺訓,當立長子朱高熾無疑,可朱棣一直推脫。他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令朝臣無可反駁的立朱高煦為太子的機會。

永樂元年二月,朱棣即命朱高煦守備開平,並多次遣書相授機宜。一俟朱高煦在對抗殘元勢力的戰鬥中取得一場大勝仗,朱棣就可以藉機立高煦為太子。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蒙古各部族忙於內鬥無暇南顧,別說大勝仗,就連較大規模的犯邊劫掠都不曾遇到過。

無奈,朱棣只得於永樂二年四月冊立朱高熾為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自此之後,朱高煦便在《太宗實錄》中銷聲匿跡了十年,直到永樂十二年正月才有記載:

漢王高煦還南京。去年冬,高煦請還,上曰:天寒,爾與從者皆不便,姑俟春暖。新歲,高煦申前請,上曰:朕欲至秋遣爾南還。高煦不應,遂命欽天監擇日遣之。

也正是由這則史料,後人引申為朱高煦長期藉故滯留南京不肯就藩。其“封國雲南不肯就藩”,最早載於《太宗實錄》永樂十四年三月:

改趙王高燧封國於彰德,申命漢王高照往居青州,時高照奏願留侍左右不欲之國,復賜敕,曰:既受藩封,豈當長在侍下,前封雲南憚遠不行,與爾青州,今又託故,如果誠心留侍,去年在此何以故欲南還?是時,朕欲留爾長子,亦不可得,留侍之言殆非實意,青州之命更不可辭。

可是,朱棣何時遣朱高煦就藩,其憚遠不肯行呢?後人以為是在永樂二年封王之後,筆者以為不是。根據實錄記載,永樂二年封王之後,朱棣命趙王朱高燧居北京備邊遼東,既然未遣趙王高燧就藩,為何單單遣漢王高煦就藩?又根據實錄記載,永樂十五年朱高煦封樂安時,朱棣曾對朱高熾說過這樣一句話:“吾今強狥汝意不去其爵,處之近畿之地,一旦有變可朝發而夕擒也。”於是有樂安之命。既然朱棣本意並不想把朱高煦遠封,為何遣其就國雲南?

實錄中刪除了很多關於朱高煦的資料,以至於出現了前後矛盾。

從永樂二年到永樂十一年,十年間朱高煦在幹嘛?史料無載,我們不妨推測一下。

從現有歷史資料來看,自永樂元年到封王,朱高煦一直在開平備邊,永樂二年召回京師,封王之後,朱棣命趙王高燧居北京備邊遼東,那麼此時朱高煦很有可能仍遣去開平備邊。永樂四年張輔、沐晟徵安南,朱高煦很可能也在軍中。

為什麼說朱高煦參與了徵安南呢?

永樂五年七月,徐皇后崩,朱高燧及永安公主、永平公主奉召入京,沒有朱高煦。

徐皇后是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生母,生母病逝,為何沒有下旨召朱高煦進京?那是因為,此時朱高煦遠在安南征戰,召之不及。

或許有人會說,朱高煦時在南京,所以不必召還,此正是朱高煦滯留南京的有力證據。這種可能是存在的,筆者也只是推測得出朱高煦時在安南,由於實錄資料刪除過多,筆者只能據徐皇后喪禮過程進行推測。

徐皇后崩於永樂五年七月四日,五日召還朱高燧及二位公主,禮部治喪葬禮,之後,喪禮就無緣無故地擱置起來,直到九月十六日,朱棣才命禮部造大行皇后祔謁太廟祭品及諡冊,十月十四日,即徐皇后百日之時,才正式舉行冊諡禮。

對比洪武十五年孝慈馬皇后喪禮過程,馬皇后崩於八月十一日,禮部十三日治喪葬禮,二十一日即舉行了冊諡禮。

馬皇后自病逝至冊諡禮成,僅十天,而徐皇后自病逝至冊諡禮成,用時一百天。

為何隔了這麼久?為何徐皇后病逝後,其喪禮無緣無故中止了兩個多月?

並非無緣無故,而是因為在等朱高煦奔喪回京,算算日程,兩個月時間,也差不多能夠從安南趕回南京。

恰在朱棣命禮部造大行皇后祔謁太廟祭品及諡冊之後第八天,即永樂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交阯總兵官新城侯張輔遣送交阯諸色工匠七千七百人至京”,而朱高煦很可能就是在這天一起回京。

朱棣在九月十六日得到了朱高煦回京的準確日期,於是命禮部造冊,二十三日朱高煦入京,遂定祔謁太廟及冊諡日期,算起來離百日之忌也為時不遠,於是便把冊諡之日定在了徐皇后百日之期。

這個邏輯基本可以說圓,對或不對,全憑讀者朋友自己判斷。

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朱棣北征

之後,朱棣多次對安南用兵,朱高煦很可能都有參與,並在用兵安南過程中與張輔結下了深厚友誼,所以宣德元年,朱高煦遣枚青入京密約張輔。

《明史》載“(高煦)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

但經筆者考證,確定有朱高煦參與的北征只有一次,即永樂八年二月,朱棣第一次親征漠北。

大軍出京之前,朱棣對留守工作做了具體安排:皇太子朱高熾留守南京,皇太孫朱瞻基留守北京,趙王朱高燧掌北京城防、夏元吉掌北京吏戶兵三部事以輔佐朱瞻基,實錄中獨不見對朱高煦的安排。朱棣即已對二子及皇孫均有安排,不可能把朱高煦撇在一邊,根據工作部署情況以及朱高煦本人能力來看,朱棣給朱高煦安排的工作應是扈從北征。

第二次親征是永樂十二年三月,這一次,朱高煦確定沒有扈從。實錄記載:

永樂十二年正月,漢王高煦還南京,去年冬,高煦請還,上曰:天寒,爾與從者皆不便,姑俟春暖。新歲,高煦申前請,上曰:朕欲至秋遣爾南還。高煦不應,遂命欽天監擇日遣之。上顧高煦曰:汝必欲去,世子宜留侍朕。高煦曰:亦欲以歸進其學。上默然,至是,陛辭,禮部尚書呂震奏諸司分官送之,上不答。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朱高煦為何欲還南京。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開平備禦郭亮奏,馬哈木兵至飲馬河,聲言襲阿魯臺,實欲寇邊,”朱棣遂決意親征,這便是第二次親征漠北。這一次,朱棣沒有讓朱高煦扈從,而是帶了好聖孫朱瞻基去塞外見世面。朱高煦因此怏怏不樂,請還南京,朱棣連續挽留朱高煦,高煦不應。

筆者推測,朱棣本意或許是命朱高煦留守北京,命朱高熾南京監國。但是朱高煦一意孤行返回南京,朱棣只得安排朱高熾留守北京,而彼時仍是首都的南京只能派大臣留守。高煦還南京時,朱棣默然,所以並沒有安排其具體工作,只是還南京閒居。

由於朱高煦此次率性而為打亂了朱棣部署,致使其被朱棣所厭,並漸漸失寵,而同時,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二人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逐漸提高,正是經過這件事之後,朱高熾才真正坐穩了皇太子這把交椅。

朱高煦封國雲南,最早應當是在第二次北征之後,即永樂十二年八月。

永樂十三年五月,朱高煦封青州,不去,十四年兩次被告發私造兵器,十五年三月封樂安,十六年九月被告發私賜軍官龍文服。至此,朱高煦在靖難之戰中拼死護衛,及數年備邊和征討安南,而在朱棣心目中留下的好影響,已消費殆盡。

永樂二十年和二十一年兩次北征,朱高煦有沒有從徵不好妄下斷論,但根據永樂十三年之後數年來朱高煦的表現,其未參與扈從北征的可能性較大。而永樂二十二年第五次北征,朱高煦確定沒有從徵。

所以,《明史》載高煦“每從北征”,不實。

榆木川之變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駕崩榆木川。《仁宗實錄》記載:

太祖疾作頓劇,已而崩於榆木川,中官馬雲等皆倉惶莫知所棤,乃密召榮、幼孜入御幕中首議喪事,榮等言宜循古制,用衣衾殯殮庶為允當,眾曰諾,或有欲於他事寫敕用寶遣人馳報,榮等曰:誰敢爾,先帝在即稱敕,賓天而稱敕,詐也,獲罪非輕。哀皆曰此良是,營等乃命中官備以大行皇帝崩逝月日,並遺命傳位之意,啟皇太子,雲等從之,既作啟,遂以屬榮及少監海壽馳報; 皇太子,榮初抵京,上哀慟未及,訪問至是,有以為言者,上嘉嘆良久,乃降敕獎諭雲。

《太宗實錄》、《明史.成祖本紀》和《明史.金幼孜傳》中的記載與此基本一致,只是沒有“或有欲於他事寫敕用寶遣人馳報”這一節。《明史.楊榮傳》則記為“或請因他事為敕”,再就是《明史記事本末》中有這麼一句:時有議欲借他事齎璽書馳訃者

綜合多處記載,再參照實錄,“欲於他事寫敕用寶遣人馳報”這一節很值得玩味。

首先,有人慾“寫敕”給誰?其次,“請因他事為敕”中的“他事”究竟是何事?再者,是誰提出來“請因他事為敕”?另外,背後有沒有牽扯到三子奪嫡?

筆者以為,“齎璽書”的對象只能是朱棣的兒女們,絕不可能是王公大臣。“齎璽書”目的只有一個,召朱棣的兒女們來軍中,或赴京等候。因為“祕不發喪”,所以,“敕書”中自然也不能提朱棣駕崩的事,以防走漏,只能“借他事”相召。然而,既然朱棣已經駕崩,那麼何來“敕書”?所以,楊榮和金幼孜力阻用“敕”,因皇帝賓天,用“敕”則“詐也,罪不小”。這是一個非常擰巴的邏輯,大家仔細想想,應該能想明白。

朱棣駕崩的消息,除隨徵王公大臣中少數幾個人知道外,就只有楊榮和海壽馳訃皇太子朱高熾,除此之外一概保密。為何保密?擔心朱棣駕崩的消息散佈開來後軍中有變是一方面,主要還是不欲為朱高煦和朱高燧得知,以免引發三子奪嫡。

“祕不發喪”最大的受益者是朱高熾,可以確保他安安穩穩地繼承皇位。而“請因他事為敕”者,則不得不懷疑其動機,或許真有可能是為了擁立朱高煦或朱高燧也說不定。

那麼是誰動機不純而提出來用“敕”呢?肯定不是楊榮和金幼孜,也多半不會是御馬監少監海壽。那麼除了這三人及中官馬雲以外,還有誰知道朱棣駕崩,並參加了榆木川會議呢?

筆者推測至少還有三人:英國公張輔、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理由是,朱高熾即位後,八月即加張輔為太師,加陳懋為太保,九月加金忠為太子太保。之所以給三人加封,最大的原因即是三人在朱棣駕崩後穩定了局面,使朱高熾得以順利即位,有大功。

另外很可能還有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陽武侯薛祿、工部尚書理兵部事李慶。理由是,十月,朱高熾加柳升為太子太傅,加王通和薛祿為太子太保,加兵部尚書李慶為太子少保。或許有人會說,與柳升等一起加封的,還有禮部尚書兼太常寺卿呂震為太子少師,戶部尚書夏原吉為太子少傅。

這二人中,呂震不可能在場,因為在朱棣駕崩前兩日,呂震先已奉命回京;夏原吉更不可能在場,因為他早在永樂十九年就已下獄,朱高熾即位次月才從獄中釋放並復官。

或許有人會說,這幾人加官進爵,並非因“祕不發喪”穩定局面,使朱高熾順利即位有功。好吧,再接著剖析一二。

第五次北征,朱棣命柳升領中軍,張輔領左掖,王通領右掖,鄭亨領左哨,薛祿領右哨,陳懋、金忠領前鋒。這七大領軍主帥,朱高熾加封其中六人為三太,唯獨沒有鄭亨終,而且鄭亨一生都未獲加封。這說明,加封六人為三太,絕不是因為從徵漠北之功。

這是為何?

永樂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朱棣宣佈班師,“自率騎士東行,命武安侯鄭亨等領步卒西行,期會開平。”七月十八日朱棣駕崩,中官馬雲、楊榮、金幼孜、張輔等召開榆木川會議。七月二十九日,“龍轝次武平鎮,武安侯鄭亨等所領官軍皆至。”由此可見,鄭亨錯過了榆木川會議,至少在武平會師之前,鄭亨並不知道朱棣已經駕崩。

加封三太的六人,不論資歷還是戰功,都不如鄭亨,其中金忠資歷最淺戰功最少,他是永樂二十一年才歸順朱棣,因其為蒙古王子得以封伯。

而鄭亨以靖難之功第一批封侯,又五次扈從北征,卻未能加封三太。朱高熾即位之後,鄭亨也並沒有坐冷板凳,而是繼續以總兵官身份鎮守宣府,這說明,不予鄭亨加封三太,並非因過失而致。

所以,種種跡象表明,張輔、陳懋、金忠、柳升、王通、薛祿六人加封三太,不是因扈從北征有功,而是因擁立朱高熾即位有功。

鄭亨點背,朱棣安排兩路大軍回師,一路親率,一路由鄭亨統帶,可見朱棣對鄭亨的重用和信任,可是鄭亨卻因此錯過了榆木川會議,由此錯過了擁立之功,錯過了加封三太的絕佳機遇。

不得不說,之後朝堂之上多次出現群臣爭相擁立皇帝的現象,皆是受到此次朱高熾大封擁立功臣的影響。

言歸正傳。

參加“榆木川會議”的十一人中,已有張輔、陳懋等七人加封三太,楊榮、金幼孜“祕不發喪”力阻“請因他事為敕”,少監海壽馳訃皇太子,這十人可以說是鐵桿太子黨,不會動機不純而提出來用“敕”,那麼就只剩下一人,即太監馬雲。

由於明史資料中所記載的宦官資料實在太少,筆者無法為馬雲進行完整畫像。遍查史料,只有《太宗實錄》中有三處確鑿無誤的記錄:

第一次,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四,即朱棣召見楊榮、金幼孜,二人誇讚皇太子,“上喜,顧太監馬雲賜榮、幼孜羊酒。”《太宗實錄》中將“馬雲”記錄為“雲馬”,尚不知何故。

第二次,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朱棣駕崩,“太監馬雲等以六師在遠外祕不發喪,密與大學士楊榮、金幼孜議”。

第三次,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初三,“皇太子遣諭大營五軍總兵官及隨徵公侯伯等,奉護大行皇帝龍轝必恭慎周密,到京之日論功行賞,諭隨駕內官馬雲等亦如之。”

自此之後,實錄及各種明史資料中均再也查不到有關馬雲的記錄,好似憑空出現又憑空消失一般,就好像“馬雲”出現在實錄中,專門是為了朱棣之死。而且之後任何可資查找的史料,均沒有關於內官監太監“馬雲”的記載。

另外《太宗實錄》中還有兩處疑似是關於太監“馬雲”的記錄。

第一次,建文元年七月,朱棣率軍攻打宋忠,“率馬雲、徐祥等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而進”。

第二次,建文元年八月,朱棣率軍攻打真定,“炳文出城迎戰,張玉、譚淵、朱能、馬雲等率眾奮擊之”。

有人說這兩處的“馬雲”,即是永樂九年任大寧都司指揮使的馬雲。

很明顯兩個“馬雲”不是一個人。建文元年七月時,徐祥已是千戶,四年六月任都指揮,九月封興安伯。建文元年七月攻打宋忠時,馬雲即與徐祥共同領兵八千,而且馬雲的名字排在前面,怎麼可能到永樂九年才任大寧都司指揮使?至於張玉、譚淵、朱能輩,都是靖難功臣,朱棣即位後,三人皆有勳爵,而馬雲在靖難之初便與三人並列,為何靖難後沒有封爵?所以此人很值得推敲。

經筆者考證,此兩處記錄之“馬雲”是個太監,與朱棣駕崩時實錄裡三處記載的太監馬雲是同一個人。另據其它關於中官的史料表明,靖難之初確有不少太監充實到軍隊中參與征戰,比如鄭和、王彥(即狗兒)、侯顯、亦失哈等。這些太監在實錄中均記載了了,而太監馬雲卻出現在靖難之初的實錄記載中,這說明,此“馬雲”在靖難之初便非同一般。

從朱棣“顧太監馬雲賜榮、幼孜羊酒”來看,馬雲乃內官監太監,朱棣駕崩馬雲在側,說明其地位應當與王彥、侯顯、黃儼等相當,甚至高於他們。那麼此“馬雲”為何人,應當呼之欲出。

明朝時的太監往往都有別名,比如王彥又名狗兒,江保又名進保,張信又名張童兒。所以筆者大膽測測,此“馬雲”可能就是鄭和。鄭和父名“馬哈只”,人稱其姓氏為“馬”,“馬雲”既是鄭和原名。史官寫作“馬雲”並不為錯,在明史資料中,同一個太監的不同名字經常交叉著出現在不同年份的實錄中,或者變換著出現在不同的史料中。

或者,因鄭和在朱棣駕崩時“欲於他事寫敕用寶遣人馳報”,做了如此這般不甚光彩的事,後人寫實錄,為了不損鄭和形象,所以諱稱“馬雲”。

雖說此番推測缺少有力證據,但至少有兩點確鑿無疑:一是榆木川之變時“馬雲”任內官監太監,而永樂時期升內官監太監的只有鄭和一人;二是朱高熾即位之後,立即無緣無故地詔停了自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開始的下西洋準備工作,次將鄭和貶為南京守備太監,而在這之前,朱高熾已任命王景弘為南京守備太監,而後又命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南京,於內則與內官王景弘、朱卜花、唐觀保協同管事,鄭和之任,只是掛名而已。

囉囉嗦嗦寫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把“馬雲”和朱高煦扯在一塊,從而坐實“馬雲”,或者說鄭和,名為“欲於他事寫敕用寶遣人馳報”,實則是召朱高煦前來軍中奪嫡。

“馬雲”,或鄭和,與朱高煦是出生入死的戰友關係,靖難之戰多有交集,鄭村壩一戰,兩人皆立有卓著戰功,特別是鄭和,因在此戰中保駕有功,賜姓為“鄭”。

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宣德謀反

《仁宗實錄》記載:宣德元年八月壬戌朔,漢王高煦反。

朱高熾在位一年而崩,朱瞻基即位。不得不說,朱高煦對他這個侄子相當忌憚。《明史.高煦傳》載:

成祖(朱棣)嘗命同仁宗(朱高熾)謁孝陵。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使掖之行,恆失足。高煦從後言曰:“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時宣宗(朱瞻基)為皇太孫,在後應聲曰:“更有後人知警也。”高煦回顧失色。

或許因被解縉誇為“好聖孫”,朱瞻基相當自負,從這則典故也可以看得出來,朱瞻基是一個不肯屈就並且睚眥必報的性格,朱高煦瞭解他這個侄子,因此內心非常惶遽,所以,朱瞻基即位後,朱高煦上書討巧,試圖扭轉其在現任皇帝心目中的形象。

洪熙元年秋七月戊辰朔,漢王高煦、趙王高燧,遣指揮康良、葛昇奉表賀即位;

七月十三日,漢王高煦陳奏國利安民四事;

宣德元年春正月十五日,漢王高煦遣人獻元宵燈。

筆者也是相當驚訝,一代赳赳武夫朱高煦,居然在朱瞻基甫一登基,即上奏言利國安民事,可見朱高煦是多麼迫切地想要扭轉固有形象。據實錄記載,朱瞻基當時看了朱高煦的利國安民四事疏,相當驚喜,命有司施行,並復書謝之,而後對左右言說:

永樂中,皇祖(朱棣)嘗諭皇考(朱高熾)及朕,謂此叔有異心,宜備之,然皇考待之極厚,如今日所言,果出於誠,即是舊心已革不可不負從也。

轉過年,高煦便反了。

按照以往慣例,如果有人密奏藩王謀反,皇帝必命太監和大臣前往查看,並召藩王至京面質。可是,朱瞻基聽說朱高煦意欲謀反後,即未遣人查看,又未召其進京面質,僅僅根據風聞和密奏,便篤定認為朱高煦要謀反,頗為蹊蹺。

朱瞻基所認定朱高煦謀反的依據為:

一、廷有出使者還言於上,曰:漢王謀反。

二、已而軍民上高煦反狀者益眾。

三、高煦遣親信人枚青等入京,約舊功臣為內應。青至太師英國公張輔所,輔暮夜縶之以聞。 上親問之,悉得其實。而山東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所屬府州縣及真定等衛奏皆至。

四、御史李浚亦自樂安間道詣京,白其事,蓋高煦與指揮韋達、韋弘、韋興、千戶王玉、盛堅、李智、知州朱恆等,數年以來日夜謀議於樂安城中,造軍器、火器,籍州民丁壯編為行伍,破州縣獄出死囚而厚養之。

五、已而,山東軍民告變者日集闕下。

六、高煦遣百戶陳剛齎奏,言仁宗皇帝不當違洪武永樂舊制,與文臣誥敕封贈,謂上(朱瞻基)不當修理南巡席殿等事,為朝廷過,遂斥二三大臣為奸臣,而指夏原吉為首,並索誅之,末為危語以撼朝廷。又為書諭京師公侯大臣,指斥乘輿,索誅奸臣,造誣飾詐極其詆譭,且言已分兵守要害以防奸臣之逸。

以上六條謀反依據,前五條都只是風聞,並沒有給出真憑實據,所以朱瞻基只是“命整飭兵備,而猶未決意討之。”直到高煦遣百戶陳剛齎奏到京,即上列第六條依據,朱瞻基才做出了了發兵平叛的決定。

大家看朱高煦這封奏疏所言諸事是不是很眼熟?幾乎和朱棣靖難時所提出的“清君側、靖國難”如出一轍。前事歷歷,任誰當皇帝都不會坐等再一次“靖難之戰”的發生,於是朱瞻基當即決定發兵平叛,管朱高煦是不是真要謀反,就憑他欲學乃父朱棣清君側,便有足夠的理由定為謀反,雖然大家都不便說出來,但均心照不宣。

那麼朱高煦是不是真想謀反?

筆者以為,肯定有反心。常言道“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麼不想做皇帝的藩王豈是好藩王?其實每一個藩王心中都有一個不可磨滅的皇帝夢,一旦機遇成熟,哪個藩王不想坐到金鑾殿上?

朱高煦的皇帝夢已做了很多年,靖難之時,朱棣便勉之曰“世子多疾”,過去爭儲失敗,而今皇帝新立皇位未穩,正是大好時機。所以,朱高煦遣枚青入京聯絡張輔,但其意在於窺伺時局以決定謀反與否。不成想,過去的老戰友絲毫不留情面,直接將聯絡人縛送於朱瞻基。

其實,即便朱瞻基皇位未穩,也並非朱高煦“清君側、靖國難”的大好時機。

第一,建文時,能征善戰的老將所剩無幾;而宣德時,朱棣五徵漠北所培養出來的軍事將領正值當年,士兵也是屢經征戰經驗豐富。

第二,建文削藩觸動了諸多藩王的利益,諸藩王樂見朱棣成功;而朱瞻基對各路藩王均賞賜甚厚。

第三,朱棣靖難之前亦曾長期征戰邊塞,手下有一批死心塌地且有作戰經驗的少壯派軍事將領,這批人急於出頭;而朱高煦已有十四年之久不在行伍,身邊沒有熟悉軍事的基層將領,而熟悉軍事的基層將領他又不熟,所謂能打的人沒想法,有想法的人不能打。

第四,朱棣藩國在北京,城池堅固、地域廣闊、資財厚實;而朱高煦封地僅樂安一隅,地貧民脊,城池小而薄,不足為守。

所以,朱高煦謀反的過於牽強。朱高煦雖為一階赳赳武夫,但長期跟隨朱棣征戰,其是否具備謀反條件,應該有這個分辨能力。他之所以遣枚青入京聯絡張輔,不過是窺伺虛實,以為張輔是多年前老戰友,向他打問打問局勢摸摸行情而已,並非是要拉張輔一起謀反。再說,張輔有謀反的必要嗎?正如解縉為李善長辯護所說,即便張輔協助朱高煦謀反成功又能怎樣?張輔已是當朝武臣第一,名望、資歷、勳爵、財富要什麼有什麼,朱高煦當了皇帝又能多給他多少?

所以,此時的朱高煦並沒有充分做好謀反準備,準確地說是未做準備,或者說沒來得及做準備。三點證據:

一是朱瞻基命太監侯泰前往樂安查探,侯泰回京後力言高煦無反狀。後人以為侯泰被朱高煦嚇到了,所以不敢據實彙報,這種說法實在荒謬,即便侯泰被朱高煦嚇到,他回到北京還能再害怕不成?添油加蠟告上一狀,不是正好報復朱高煦嗎?又或者以為侯泰已被朱高煦收買。還是解縉的邏輯,此時侯泰已升為太監,是宦官中的最高級別,即便朱高煦謀反成功,難道還能封爵不成?再說朱瞻基本就非常寵信宦官,因此侯泰沒有投靠朱高煦的動機。

二是高煦投降後,並未從樂安城中搜出謀反證據。關於這點,實錄中的解釋為,“是夜,高煦盡取積歲所造兵器,與凡謀議交通文書毀之,城中通夕火光燭天。”人常說,歷史由勝利者書寫,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一段記錄,不過是為搜不到朱高煦謀反證據而強作解釋,實在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三是朱高煦不戰而降。朱高煦不是不戰,實在是毫無準備,無一戰之力。朱瞻基大軍一到,立即砌封樂安四門,樂安城小而薄,兵少食乏,圍不足十里,卒不過萬餘,拿什麼對抗朱瞻基親征大軍?實錄記載,朱瞻基在行軍途中曾問顧左右,猜測朱高煦有何動向。左右有猜朱高煦進攻濟南的,有猜朱高煦進攻南京的,而朱瞻基以為不然,他說:

濟南雖近,攻之未易下,況大軍將至,彼何暇攻城?彼所集土民及護衛軍,父母妻子皆在樂安,肯棄之走南京乎?

濟南的確難攻,當年朱棣靖難時就沒有攻破濟南城,最後只得繞道而走。據實錄記載,“高煦反,欲先據濟南,令千戶盛堅潛往說榮,使開門效順,榮從之”。既然山東都司都指揮使靳榮樂意開門相迎,那麼朱高煦為何沒有佔據易守難攻的濟南城?因為高煦確實無暇去佔。

昔日朱棣將朱高煦徙封樂安時曾說過:處之近畿之地,一旦有變可朝發而夕擒也。

北京至樂安,朱瞻基親征大軍計程十日便到,所以一俟發兵京師,朱高煦便沒有充足時間去佔據濟南,更不用說攻取南京。就在朱瞻基發兵京師的那一刻,朱高煦敗局已定。

若是朱高煦提前佔據濟南,以城堅壁厚的濟南為根據地,一邊堅守一邊派兵襲取南京,則勝負在誰尚不可知。所以說朱高煦並沒有做好謀反準備,或者說朱瞻基沒有給他準備時間。

從朱瞻基親征軍兵力也可窺見一斑。

此次平叛,並沒有從其它都司衛所調兵,全是京營。從扈從將領來看,從徵軍隊為薛祿所領行在左軍都督府下轄在京六衛,柳升所領行在右軍都督府下轄在京三衛,張輔所領行在中軍都督府下轄在京四衛,吳成掌南京後軍都督府,費瓛掌南京右軍都督府,二人俱領親軍二十二衛部分軍士。如此算來,朱瞻基親征大軍當不足十萬人。

朱瞻基決意平叛用兵時,張輔曾主動請纓,言“願假臣二萬卒,保為陛下擒之。”由此可見朱高煦兵力之單薄。

想當年朱棣靖難,建文帝先後發兵愈八十萬之眾,並且仍在動員各地都司衛所向南京輸送兵力。如此對比來看,朱瞻基並沒有把朱高煦當做真正對手,從而也側面反映出朱高煦擁兵不足,並沒有為謀反做好充分準備。

種種史料表明,朱瞻基早就有意除掉朱高煦,從即位起便開始謀劃這局棋,一切盡在掌握,利用朱高煦進京聯絡張輔這件小事,先是打草驚蛇,逼迫朱高煦做出不理智的行動,從而給足了平叛藉口,而後趁朱高煦猶豫不決之際,迅速出師一鼓作氣直搗樂安。

朱高煦,實有謀反之心,但彼時卻並無謀反之實,起初也並無謀反之意,他是被朱瞻基逼迫而倉促造反。

明朝有一個奇怪現象,即郡王或藩王或隕位皇帝本無奪位之心,但手下人或王公朝臣們,往往上下攛掇爭儲爭位,目的不外以擁立之功換取頂級爵位和富貴。

這才是真實的“朱高煦”:從靖難到叛亂,講述漢王的是是非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