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4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實在忍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即便如此,明宣宗仍不忍用兵,他先是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讓朱高煦打消起兵造反的想法。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朱瞻基只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了。

沒過幾天,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4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實在忍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即便如此,明宣宗仍不忍用兵,他先是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讓朱高煦打消起兵造反的想法。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朱瞻基只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了。

沒過幾天,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宣宗皇帝朱瞻基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朱高煦,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宣宗同意。張輔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宣宗道:“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繼位,也許還有心懷二意的小人,若不親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朱高煦起初聽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及至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後來,宣宗致信給朱高煦道:“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現在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最後,城內軍隊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4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實在忍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即便如此,明宣宗仍不忍用兵,他先是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讓朱高煦打消起兵造反的想法。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朱瞻基只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了。

沒過幾天,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宣宗皇帝朱瞻基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朱高煦,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宣宗同意。張輔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宣宗道:“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繼位,也許還有心懷二意的小人,若不親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朱高煦起初聽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及至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後來,宣宗致信給朱高煦道:“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現在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最後,城內軍隊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當夜,朱高煦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部燒燬。次日,宣宗移駐城南。朱高煦出城投降。

朱高煦投降後,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返回北京後,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還親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

朱瞻基又暗示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4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實在忍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即便如此,明宣宗仍不忍用兵,他先是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讓朱高煦打消起兵造反的想法。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朱瞻基只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了。

沒過幾天,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宣宗皇帝朱瞻基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朱高煦,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宣宗同意。張輔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宣宗道:“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繼位,也許還有心懷二意的小人,若不親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朱高煦起初聽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及至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後來,宣宗致信給朱高煦道:“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現在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最後,城內軍隊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當夜,朱高煦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部燒燬。次日,宣宗移駐城南。朱高煦出城投降。

朱高煦投降後,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返回北京後,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還親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

朱瞻基又暗示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5

朱高煦本來是可以保留性命的,朱瞻基一開始並沒有想殺他,而是在西安門內闢出囚室,把朱高煦軟禁在這裡。

朱瞻基帶著內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對自己的處境仍然耿耿於懷,他趁朱瞻基走近他的時候,用腳將朱瞻基勾倒。

朱瞻基驚魂未定,惱怒異常,命人將朱高煦罩在一個300斤重的銅缸下,把朱高煦扣在裡面,沒想到朱高煦力大如山,這隻大銅缸竟被朱高煦舉了起來。

"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文/老張在路上

01

明成祖永樂大帝朱棣之後,明朝進入“仁宣之治”。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倆一共當了11年皇帝,就是這短短11年,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

朱棣的嫡長子,歷經千辛萬苦的超級大胖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據說胖子一般都比較心寬仁慈,朱高熾就是這樣,雖然平常沒事時喜歡玩個蟋蟀,但並沒有到了像別人黑的那種程度,玩物喪志。至於上有所好,下有逢迎拍馬,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棣)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相對還好皇帝,命卻很短,洪熙元年五月,僅僅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朱高熾就駕鶴西去了。

朱高熾死了,皇帝的位置又空了,按封建王朝傳續的規則來,這個位子是屬於朱高熾長子朱瞻基的。但偏偏有人早就窺覷這個位置了,這還不是別人,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

本來朱高煦早在朱高熾當皇帝之前,就想這個寶座了。他甚至還想學李世民那樣,可惜他生不逢時,他的親孃不同意他搶哥哥的位子,他的嫂子朱高熾的張皇后又很能幹,他的野心只好暫時隱藏了起來,等待時機。

再說一點,老朱家似乎有搶侄子皇位的傳統,首開這個傳統的不是別人,正是朱高熾和朱高煦的老子朱棣,他的皇帝之位就是從侄子建文皇帝手裡搶來的。

唯一不同的是,朱棣成功了,而朱棣的兒子朱高煦卻失敗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2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間與秦、晉、燕、週四位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學習,但卻不好好讀書,而且言行輕佻,明太祖對他非常厭惡。然而,沒辦法,出身好,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

舅舅徐輝祖見他遊手好閒,品行不端,便暗中告誡他要好好改變自己,不許惹事生非。朱高煦非但不聽,還盜走徐輝祖心愛的寶馬,渡江返回北平(今北京)。歸途之中,朱高煦經常殺死官民,還在涿州擊殺驛丞,朝臣都因此指責燕王。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朱高煦隨軍出征,經常作為前鋒,衝殺在前。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與李景隆的軍隊在白溝河會戰。戰況慘烈,朱棣前後換了三匹戰馬,箭也射光了,劍也砍斷了,困頓之中,幸虧兒子朱高煦率領幾千精兵來救,讓朱棣脫離重圍,反敗為勝。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朱高煦在白溝河之戰中,率精騎衝陣,斬殺都督瞿能父子。後來,朱棣兵敗東昌(今山東聊城),大將張玉戰死。朱高煦又一次率軍趕至,擊退南軍,將朱棣救出。

《明史·朱高煦傳》:“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從,嘗為軍鋒。白溝河之戰,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徐輝祖擊敗,朱高煦率軍趕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兒應當奮勇再戰。”又撫摸著他的背部道:“努力罷!世子常常生病。”

《明通鑑·卷十三》:“六月,癸丑朔,燕師將渡江,盛庸扼之於浦子口,敗之。燕王欲且議和北還,適高煦引兵至,王仗鉞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

朱高煦聽了這句暗示的話,大概像打了雞血,他親率軍隊力戰,終於將建文帝大軍擊退。

朱棣在1402年當了皇帝后,朝廷商議立儲之事。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都喜歡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稱讚他的功勞,請求立朱高煦為太子。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解縉)

成祖難以決斷,祕密徵求大才子解縉的意見。解縉性情直率,又是少年得志,議論政事與人物時,少有顧忌。解縉傾向於朱高熾,他對明成祖說:“皇長子仁義孝順,天下歸心。”

聽了這句話,朱棣沉默不語。解縉又叩頭,補充了一句:“好聖孫。” 解縉指的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這句話正說到朱棣的心坎上。

世子朱高熾仁賢,又是太祖所立,況且徐皇后也不同意立這個惹事生非的二兒子。加上朱棣喜歡兒媳張皇后和孫子朱瞻基,朱高煦失分太多,世子之位,他只能想想罷了。

朱棣下定決心選擇皇長子為太子,解縉的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朱高煦對他恨入骨髓,後來解縉因此而喪命。

1404年(永樂二年),成祖立朱高熾為皇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藩國雲南。朱高煦說:“我有何罪,要被趕到萬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國。

明成祖北征,朱高煦隨巡北京,朱高煦極力請求與兒子返回南京。成祖無奈,只得同意他暫時不用前去就藩。

《明史·朱高煦傳》:“請得天策衛為護衛,輒以唐太宗自比。己,復乘間請益兩護衛,所為益恣。既負其雄武,又每從北征,在成祖左右,時媒孽東宮事,譖解縉至死,黃淮等皆繫獄。”

朱高煦把皇帝老子的親軍“天策衛”要來當了自己的護衛。!朱高煦在南京期間,那些跟太子朱高熾走得近的大臣,朱高煦就想方設法進讒言陷害他們,不少人入獄甚至冤死,這其中包括大才子解縉。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仁宗)

朱高煦對自己的兄長、太子朱高熾一點也看不上眼。有一次他們同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朱高煦在後訕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皇太孫朱瞻基應聲答道:“更有後人知警也。”

朱高煦聽了侄子這句話,大驚失色。從此對這個侄子再也不敢掉以輕心,不敢小看。

1415年(永樂十三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願前往。成祖這才疑心他有奪嫡之意,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還私下招募三千兵士,橫行不法。一次朱高煦手下有幾個士兵搶劫財物時被兵馬指揮徐野驢逮住了,朱高煦居然一錘把徐野驢的腦袋砸爛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1416年(永樂十四年)十月,成祖北征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對其予以痛斥,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準備將他廢為庶人。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成祖面前極力請求。成祖削去朱高煦的護衛,將他的親信一一誅殺,才算了事。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三月,成祖又將朱高煦徙封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他即日起程。朱高煦到達封地後,心懷怨念,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朱高熾雖多次致書勸誡,朱高煦仍不肯悔改。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煦之子朱瞻圻當時正在北京,窺視朝廷舉動,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明仁宗知道後,將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宣宗)

03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病逝,此時太子朱瞻基還在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的路上。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一場戰鬥看起來似乎在所難免。

朱高煦的封地在山東樂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祭陵,只要死訊傳出,太子必然會從南京出發,路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到京城的。

樂安離京城很近,南京離京城很遠,朱高熾一死,等太子聽到風聲,趕來京城的時候,他的士兵早就在路上等著太子了。

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朱高煦做好準備,可是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來,然後朱高煦收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侄子朱瞻基已經趕到京城,繼位為皇帝了。

難道朱瞻基會飛不成,或是他能預知未來,未卜先知?這不但是朱高煦的疑問,也是後人的疑問。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究竟是怎樣躲過叔叔朱高煦的伏擊一劫,而順利登上皇位的呢?

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事先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叔叔要伏擊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躲開了他們要伏擊他的大道,通過小道,到達了京城,順利的繼承了皇位;

另一種說法可能是朱瞻基聽到父親病重,提前出發,趕在父親去世前抵達了京城,或者更有可能是他的叔叔朱高煦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好,他就到達了京城。

還有一種陰謀論的說法,那就是朱瞻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然而這個說法並沒有過硬的史料證明。

真實的歷史是: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明正言順繼位。總之,朱高煦錯失了他伏擊侄子最好的機會。

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和老爹一樣本性仁慈的朱瞻基不知出於什麼心理,對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厚於其他王府。

此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朱高煦卻認為宣宗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4

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實在忍耐不住的朱高煦起兵造反,即便如此,明宣宗仍不忍用兵,他先是派宦官侯泰賜書信給朱高煦,讓朱高煦打消起兵造反的想法。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並道:“永樂年間皇帝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鬱鬱不樂地長居於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後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只好返回京師。宣宗問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據實回答,朱瞻基只好不了了之,聽之任之了。

沒過幾天,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多有指斥之詞。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宣宗皇帝朱瞻基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朱高煦,大學士楊榮勸宣宗御駕親征,宣宗同意。張輔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宣宗道:“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但我剛剛繼位,也許還有心懷二意的小人,若不親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朱高煦起初聽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及至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後來,宣宗致信給朱高煦道:“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現在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最後,城內軍隊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當夜,朱高煦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部燒燬。次日,宣宗移駐城南。朱高煦出城投降。

朱高煦投降後,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宣宗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改樂安州為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返回北京後,宣宗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還親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

朱瞻基又暗示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並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於得到了解決。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05

朱高煦本來是可以保留性命的,朱瞻基一開始並沒有想殺他,而是在西安門內闢出囚室,把朱高煦軟禁在這裡。

朱瞻基帶著內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對自己的處境仍然耿耿於懷,他趁朱瞻基走近他的時候,用腳將朱瞻基勾倒。

朱瞻基驚魂未定,惱怒異常,命人將朱高煦罩在一個300斤重的銅缸下,把朱高煦扣在裡面,沒想到朱高煦力大如山,這隻大銅缸竟被朱高煦舉了起來。

朱高煦的執念:先搶哥哥的皇位,又搶侄子皇位,結果悲劇了

(劇照)

朱瞻基就讓人摁住銅缸,四周圍以柴炭,放火將其活活燒死。最後銅缸都被燒化了,朱高煦的屍骨蕩然無存。

《國朝獻徵錄·漢庶人傳》:“一日上欲往視,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鎔,庶人死。諸子並死。”

一生不羈的朱高煦死得夠慘烈的,這也說明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俗語,放在朱高煦身上,恰如其分。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