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鯤之大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我是沒想到會和女兒討論哲學問題的,以老薩的看法,這門學問是那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傢伙才會認真研究的事情,所以一向是淺嘗輒止。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但是架不住閨女好奇啊——“老爸,你比較喜歡哪個哲學家呢?”

這也不是她的愛好啊,為什麼呢?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語文老師(哲學,這不應該是政治老師的事兒嗎?)佈置的作業,讓家長給孩子講哲學。

既然是學校的要求,趕鴨子上架也得講啊。

想了想,講蘇格拉底,萬一被小魔聽到,會認為我是在影射她不夠馴良(這個詞也就在此處用用,真的面對太太當然沉默是金);講黑格爾我自己也會睡著,算了,還是從咱們本國的哲學家裡面挑一個吧。

孔子不太合適,小小魔會探討夫子的腦袋與河童為啥都長得像碟子;王陽明也不太合適,我們家在海淀區,萬一小傢伙修煉起來半夜長嘯,說不定把北京動物園的什麼玩藝兒給招來。

還是總體溫和的道家比較合適。

但是道家也要選好介紹的人物。你以為李斯搞焚書坑儒的事情,是源於法家思想嗎?法家好像從無這樣的主張,倒是老子“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的想法與其暗合。讓大家都傻一點,究竟是有利於人民的幸福感,還是有利於統治者管理,歷代這麼做,結果反正是誰都看見了,這事情就有些說不清楚了。

所以,我覺得還是莊子比較適合介紹給孩子,畢竟浪漫與逍遙是人類不變的追求。

果然,講講《莊子》,除了對“鼓盆而歌”忽略過去,其他的小小魔很能接受,尤其是莊子用貓頭鷹抓死老鼠噁心老朋友惠施,讓她覺得很有創意。

只是講到《逍遙遊》的時候,老薩本想借題發揮,讓丫頭樹立鯤鵬之志,話還沒說出口,小小魔忽然打岔:“老爸,你說莊子講的這個鯤,還有這個鵬,到底是什麼動物呢?”

“這個應該都是虛幻的東西吧。”我說。

“可是你剛剛講過,莊子在寓言裡講動物挺講究的。”小小魔反駁了。

嗯,好像還真是講過。

剛剛給她講了莊子的“有用無用”之辯,裡面的主角,除了饒舌的老樹,便是兩隻當作反面教材的雁——主人要招待莊子,家裡有兩隻雁,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結果宰了那頭不會叫的。給小小魔講這個寓言的意思,是說人不能太宅,學點兒本事還是有用的。

小小魔感到奇怪,說誰家會養雁這個東西呢?莫非莊子的朋友是開動物園的?

老薩賣弄,告訴她這體現了莊子講故事的嚴謹性。古人的確是會養大雁的,這東西馴養後形象發生了很大變化,變成了今天菜市場裡經常見到的鵝。莊子的時代,估計是大雁正在馴養過程中,腦袋還沒有那麼大的變形,所以還被習慣地叫做雁,而不是鵝。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開始小小魔怎麼也不信,無論如何不能想象“月黑雁飛高”裡面那麼瀟灑的雁腦袋上會被人養出一個大凸包來,給她查百那個啥也不信,說上當太多……最後老薩搬出《中國大百科全書》來,又讓她看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裡面那頭返祖的鵝毛真,她才不能不信了,而且印象深刻。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當然,我也順便普及了一下鵝的知識。儘管它們已經失去了大雁的飛行能力,但依然保留了保護自己族群的勇氣,所以可以用來看家,這時候,能叫的肯定比不能叫的更有價值。

可是,說到鯤和鵬,這事兒的確讓人感到不可描述——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地球上應該沒有這麼大的動物。不過,金庸先生曾經講過,大鵬鳥的原型是馬達加斯加島上已經絕滅的象鳥。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象鳥,曾是地球上最重的鳥,身高3米,體重半噸,16世紀在人類影響下絕滅,倒可以算是和莊子同時代的

至於金庸先生的判斷莊子是否認同,那老爸也沒有把握。等我如實說出自己的看法,閨女卻露出了魔之微笑——老薩恍然大悟,原來丫頭是要說說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定要老爸有答案的。

“那麼你說,這鯤和鵬,會是以什麼動物為原型呢?”

“老爸,老是你講,今天終於輪到我來說說想法啦。”小小魔面對老爸的識趣十分滿意。

於是,我便得到了小小魔的如下答案:

莊子說鯤生活在北溟,也就是地球的北方。上古時代,可能那裡有部落人見過特別大的魚和飛鳥,於是把它們當作了自己的圖騰或者作為傳說保留下來,這樣的部落遷徙到中國,並且把傳說帶了過來。他們的傳說被人收集成書,就成了《山海經》,還有就是莊子這樣有學問的人知道。所謂的鯤,應該是生活在北冰洋的大型鯨類,由於人類無法靠近它們,才會模糊描述其巨大。

說到這兒,我覺得小小魔的判斷還是有道理的。與蒙古利亞人種關係密切的愛斯基摩人一直過著原始的生活,說明他們在莊子的時代,不需要現代工具也能夠在北極圈生存下來,他們這樣的部落確實具備在北冰洋見到鯨魚的可能。

“北冰洋的鯨魚很多,你認為莊子說的鯤是哪一種呢?”我記得看完《大魚海棠》,小小魔曾饒有興味地翻了很久海洋生物的網頁。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我曾經以為是白鯨。”小小魔猶豫道,“因為它很可愛,是介乎儒艮和真正的鯨之間的動物,但是它太小了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白鯨的平均身長是3-5米,這還不夠大,你認為什麼才夠大呢?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小小魔女認為鯤的真正原型應該是灰鯨,這種個頭十幾米長,比大象還大好幾倍的水中巨獸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為什麼是灰鯨呢?

她說灰鯨的身體上佈滿了寄生物,看來極有滄桑感,人們在遠處看不到它的全貌,越傳越玄乎,把它說成不知道幾千里長的大魚是有可能的。而更重要的是,灰鯨喜歡躍出水面,它們和上空飛過的大型海鳥,比如信天翁,會讓土著人產生某種聯想,認為灰鯨可能跳出水面化為巨鳥,於是鯤鵬傳說便這樣煉成了。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 真的嗎?沒準兒,邏輯上似乎有點兒道理

覺得海上的大鳥不夠威風,老薩自動給腦補了下面的圖片。

莊子神話正解: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地球上可能存在過的最大飛行動物是翼展11米的風神翼龍,個頭差不多和長頸鹿一樣高,白堊紀晚期和恐龍一起絕滅。假如莊子見過這東西,肯定是穿越過去的。

雖然想法還比較幼稚,而且把一堂哲學課攪成了生物課,但小傢伙獨立思索的努力值得鼓勵,所以把這個對話輯錄於此。當我寫完它的時候,聽到小小魔正在搖頭晃腦地背書:

“鯤之大,一鍋燉不下;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

呃,這個也算獨立思考嗎?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