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

影子在古人心中極為重要和神聖,他們認為,影子的身上或許藏著人的靈魂,因為影子總是與人的身體在一起,這叫做“如影隨形”。因此古人認為,一旦影子受到攻擊,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

《山海經》上說,有一個蜮的國家,那裡的人以捕獵蜮為生。蜮是一種水中的怪物,喜歡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這叫做“含沙射影”。後來幹寶在《搜神記》中有了更加神祕的記載:“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

影子在古人心中極為重要和神聖,他們認為,影子的身上或許藏著人的靈魂,因為影子總是與人的身體在一起,這叫做“如影隨形”。因此古人認為,一旦影子受到攻擊,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

《山海經》上說,有一個蜮的國家,那裡的人以捕獵蜮為生。蜮是一種水中的怪物,喜歡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這叫做“含沙射影”。後來幹寶在《搜神記》中有了更加神祕的記載:“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這些神話反映了古人對影子的看法。莊子也喜歡講影子的故事,但莊子對影子的認識相當理性,他沒有賦予影子以神祕的力量,而是在影子身上鋪滿了哲學的隱喻。莊子講了兩個影子的故事,意味深長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和處世的哲學。

在《莊子雜篇漁父》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子貢遇到了一個隱者漁父,漁父先是在子貢、子路面前批評孔子,然後孔子親自去見漁父,雖然孔子態度誠懇,也聲淚俱下地哭訴自己在周遊列國的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但漁父還是嚴厲批評了孔子,說他就是在無法拯救的亂世中,妄想拯救世界,簡直是沒事找事幹,自找苦頭吃,並告訴他什麼才是“真”的道理。

孔子愀然而嘆,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修而身,謹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莊子把孔子說的特別悲慘和謙恭。孔子說,“我在魯國兩次受到冷遇,在衛國被剷掉所有的足跡,在宋國遭受砍掉坐蔭之樹的羞辱,又被久久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我不知道我有什麼過失,遭到這樣四次詆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隱者漁父則用影子做隱喻,希望孔子能從影子的故事中獲得啟發。

漁父說,“你實在是執迷不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厭惡自己的足跡,想要避離,舉步越頻繁足跡就越多,跑得越快而影子卻總不離身,自以為還跑得慢了,於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終於用盡力氣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陰暗處就會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靜止狀態就會使足跡不復存在,這也實在是太愚蠢了!

你仔細推究仁義的道理,考察事物同異的區別,觀察動靜的變化,掌握取捨的分寸,疏通好惡的情感,調諧喜怒的節度,卻幾乎不能免於災禍。認真修養你的身心,謹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還與他人,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拘繫和累贅了。如今你不修養自身反而要求他人,這不是本末顛倒了嗎?”

"

影子在古人心中極為重要和神聖,他們認為,影子的身上或許藏著人的靈魂,因為影子總是與人的身體在一起,這叫做“如影隨形”。因此古人認為,一旦影子受到攻擊,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

《山海經》上說,有一個蜮的國家,那裡的人以捕獵蜮為生。蜮是一種水中的怪物,喜歡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這叫做“含沙射影”。後來幹寶在《搜神記》中有了更加神祕的記載:“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這些神話反映了古人對影子的看法。莊子也喜歡講影子的故事,但莊子對影子的認識相當理性,他沒有賦予影子以神祕的力量,而是在影子身上鋪滿了哲學的隱喻。莊子講了兩個影子的故事,意味深長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和處世的哲學。

在《莊子雜篇漁父》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子貢遇到了一個隱者漁父,漁父先是在子貢、子路面前批評孔子,然後孔子親自去見漁父,雖然孔子態度誠懇,也聲淚俱下地哭訴自己在周遊列國的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但漁父還是嚴厲批評了孔子,說他就是在無法拯救的亂世中,妄想拯救世界,簡直是沒事找事幹,自找苦頭吃,並告訴他什麼才是“真”的道理。

孔子愀然而嘆,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修而身,謹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莊子把孔子說的特別悲慘和謙恭。孔子說,“我在魯國兩次受到冷遇,在衛國被剷掉所有的足跡,在宋國遭受砍掉坐蔭之樹的羞辱,又被久久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我不知道我有什麼過失,遭到這樣四次詆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隱者漁父則用影子做隱喻,希望孔子能從影子的故事中獲得啟發。

漁父說,“你實在是執迷不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厭惡自己的足跡,想要避離,舉步越頻繁足跡就越多,跑得越快而影子卻總不離身,自以為還跑得慢了,於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終於用盡力氣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陰暗處就會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靜止狀態就會使足跡不復存在,這也實在是太愚蠢了!

你仔細推究仁義的道理,考察事物同異的區別,觀察動靜的變化,掌握取捨的分寸,疏通好惡的情感,調諧喜怒的節度,卻幾乎不能免於災禍。認真修養你的身心,謹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還與他人,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拘繫和累贅了。如今你不修養自身反而要求他人,這不是本末顛倒了嗎?”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漁父說,在這個世界上,要想活的寧靜,其實很簡單。厭惡足跡,那就停下來坐著;害怕影子,那就躲在沒有光亮的地方,這樣足跡和影子就自然消失了。而現在,孔子卻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像那個被影子嚇死的人,愚蠢至極。他告誡孔子,要拋掉自己的慾望,拋掉那些束縛自己身心的物質,無心無情無拘無束,這樣才能做一個真人。

這個影子的寓言意味深長。道家的莊子一生都反對儒家學說,所以他就拿儒家創始人孔子做靶。道家和儒家在人生觀上有根本的不同。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奉獻的價值,他們主張積極入世,用孔子的話說,叫做“知其不可而為之”,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孔子在春秋末期的亂世中,帶著自己的弟子們,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希望能恢復周禮,建立大同世界。但現實卻狠狠地給了孔子一個耳光,“丘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連孔子也搞不懂,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莊子對人生的悲劇結局有深刻的認識。莊子曾經說,人生就是一個無可奈何不由自主的過程。人生的悲劇是命定的,你無需抵抗,只能像水中的浮萍,風中的蒲公英,隨著外物浮沉,順其自然,無論到了那個地方,都可以“心安之處是吾鄉”。

莊子說人的命運是黑色的,是一場無法抵抗的悲劇。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內,註定被射中,即使還沒有被射中,那也是暫時的運氣,而被射中是必然的事情。天下本無事,孔子自擾之。既然如此,何必悽悽惶惶?何必做無謂的抵抗?還不如“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才能實現人生逍遙。

在《莊子雜篇寓言》中,莊子講了一個影子的影子問影子問題的故事,更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哲學思想。

眾罔兩問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問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無有待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

影子的影子向影子問道:“你先前低著頭,現在仰起頭,先前束著髮髻,現在披著頭髮,先前坐著現在站起,先前行走現在停下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影子說,“我就是這樣地隨意運動,有什麼可問的呢?我如此行止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就如同寒蟬蛻下來的殼、蛇蛻下來的皮,跟那本體事物的相似卻又不是那事物本身。火與陽光,使我聚合而顯明;陰與黑夜,使我得以隱息。可是有形的物體真就是我賴以存在的憑藉嗎?何況是沒有任何依待的事物呢!有形的物體到來我便隨之到來,有形的物體離去我也隨之離去,有形的物體徘徊不定我就隨之不停地運動。變化不定的事物有什麼可問的呢?”

"

影子在古人心中極為重要和神聖,他們認為,影子的身上或許藏著人的靈魂,因為影子總是與人的身體在一起,這叫做“如影隨形”。因此古人認為,一旦影子受到攻擊,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傷害。

《山海經》上說,有一個蜮的國家,那裡的人以捕獵蜮為生。蜮是一種水中的怪物,喜歡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這叫做“含沙射影”。後來幹寶在《搜神記》中有了更加神祕的記載:“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這些神話反映了古人對影子的看法。莊子也喜歡講影子的故事,但莊子對影子的認識相當理性,他沒有賦予影子以神祕的力量,而是在影子身上鋪滿了哲學的隱喻。莊子講了兩個影子的故事,意味深長地表達了自己的人生和處世的哲學。

在《莊子雜篇漁父》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子貢遇到了一個隱者漁父,漁父先是在子貢、子路面前批評孔子,然後孔子親自去見漁父,雖然孔子態度誠懇,也聲淚俱下地哭訴自己在周遊列國的過程中,遇到的艱難險阻,但漁父還是嚴厲批評了孔子,說他就是在無法拯救的亂世中,妄想拯救世界,簡直是沒事找事幹,自找苦頭吃,並告訴他什麼才是“真”的道理。

孔子愀然而嘆,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修而身,謹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莊子把孔子說的特別悲慘和謙恭。孔子說,“我在魯國兩次受到冷遇,在衛國被剷掉所有的足跡,在宋國遭受砍掉坐蔭之樹的羞辱,又被久久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我不知道我有什麼過失,遭到這樣四次詆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隱者漁父則用影子做隱喻,希望孔子能從影子的故事中獲得啟發。

漁父說,“你實在是執迷不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厭惡自己的足跡,想要避離,舉步越頻繁足跡就越多,跑得越快而影子卻總不離身,自以為還跑得慢了,於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終於用盡力氣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陰暗處就會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靜止狀態就會使足跡不復存在,這也實在是太愚蠢了!

你仔細推究仁義的道理,考察事物同異的區別,觀察動靜的變化,掌握取捨的分寸,疏通好惡的情感,調諧喜怒的節度,卻幾乎不能免於災禍。認真修養你的身心,謹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還與他人,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拘繫和累贅了。如今你不修養自身反而要求他人,這不是本末顛倒了嗎?”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漁父說,在這個世界上,要想活的寧靜,其實很簡單。厭惡足跡,那就停下來坐著;害怕影子,那就躲在沒有光亮的地方,這樣足跡和影子就自然消失了。而現在,孔子卻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像那個被影子嚇死的人,愚蠢至極。他告誡孔子,要拋掉自己的慾望,拋掉那些束縛自己身心的物質,無心無情無拘無束,這樣才能做一個真人。

這個影子的寓言意味深長。道家的莊子一生都反對儒家學說,所以他就拿儒家創始人孔子做靶。道家和儒家在人生觀上有根本的不同。儒家強調個人對社會奉獻的價值,他們主張積極入世,用孔子的話說,叫做“知其不可而為之”,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孔子在春秋末期的亂世中,帶著自己的弟子們,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希望能恢復周禮,建立大同世界。但現實卻狠狠地給了孔子一個耳光,“丘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連孔子也搞不懂,人生為何如此艱難。

莊子對人生的悲劇結局有深刻的認識。莊子曾經說,人生就是一個無可奈何不由自主的過程。人生的悲劇是命定的,你無需抵抗,只能像水中的浮萍,風中的蒲公英,隨著外物浮沉,順其自然,無論到了那個地方,都可以“心安之處是吾鄉”。

莊子說人的命運是黑色的,是一場無法抵抗的悲劇。我們每個人都處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內,註定被射中,即使還沒有被射中,那也是暫時的運氣,而被射中是必然的事情。天下本無事,孔子自擾之。既然如此,何必悽悽惶惶?何必做無謂的抵抗?還不如“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才能實現人生逍遙。

在《莊子雜篇寓言》中,莊子講了一個影子的影子問影子問題的故事,更深刻地表達了自己的哲學思想。

眾罔兩問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景曰:“搜搜也,奚稍問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無有待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

影子的影子向影子問道:“你先前低著頭,現在仰起頭,先前束著髮髻,現在披著頭髮,先前坐著現在站起,先前行走現在停下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影子說,“我就是這樣地隨意運動,有什麼可問的呢?我如此行止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就如同寒蟬蛻下來的殼、蛇蛻下來的皮,跟那本體事物的相似卻又不是那事物本身。火與陽光,使我聚合而顯明;陰與黑夜,使我得以隱息。可是有形的物體真就是我賴以存在的憑藉嗎?何況是沒有任何依待的事物呢!有形的物體到來我便隨之到來,有形的物體離去我也隨之離去,有形的物體徘徊不定我就隨之不停地運動。變化不定的事物有什麼可問的呢?”

大隱莊子:影子中的人生,影子中的隱喻,影子的影子說明了什麼?

莊子藉助影子的話,闡明瞭他的哲學思想。包括人在內的萬事萬物,無法脫離世界而存在,用莊子在《逍遙遊》中的說法,是“有所待”的,這是一個無法擺脫的悲劇。莊子認為,“有所待”就不自由,只有“無所待”才能實現逍遙。那麼莊子如何解決人必須有所待但又要無所待的困境呢?

莊子提出了兩個辦法,第一是遊心於世。第二是無心於世。“遊心”反映了莊子對人生命困境的無可奈何。既然是無可奈何,那就不必太認真,要放下一些東西,減少一些有意為之的慾望,讓精神在萬千世界中自由遊蕩,用影子的話說,就是隨意而行。用陶淵明的話說,“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一切都是自然的,隨意的,沒有功利只有審美。

第二是無心。人只有無心,才能無情,只有放下了人世間所有的功利心、是非心、榮辱心,放下一切俗世的情感,做到“喜怒哀樂不入於心”,如此才能擺脫外界物的羈絆,物物而不物於物,從而實現無所待的逍遙之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