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養豬老手分享:母豬各階段如何飼餵!

養豬 飼料 懷孕 積食 養豬這些事 2019-04-09

今天和大家講講母豬的正確飼餵。首先大家要知道養豬常用的名詞,既安胎期,妊娠期,攻胎期。母豬剛配種後的一個月為安胎期,產前的一個月為攻胎期,中間的一段時期為妊娠期。

母豬各個階段要飼餵各個階段的飼料,要按照配方配比要求飼餵。所說大豬怕料細,小豬怕料粗。所以對於不同階段的豬要採用不同粗度的篩片加工飼料。妊娠母豬要採用4.0篩片加工飼料,而且飼料當中要含有足夠量的粗纖維飼料,讓食物在胃腸道中能起到通透的作用。

在實踐養豬當中,常會看到母豬舔地舔牆,有時吐了再吃,也會吃了再吐,這是胃酸分泌過多的表現,也就是常說的燒心。它之所以舔地舔牆,是在尋找鹼性物質來綜合它的酸性物質,儘管總是這樣,但也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輕者易形成胃炎,長久會形成胃潰瘍。所以要增加飼料的粗度和添加適量的粗纖維飼料來防止此類症狀的發生。

十年養豬老手分享:母豬各階段如何飼餵!

有人會以為4.0篩片太粗,其實不然。懷孕後的母豬每天只飼餵4斤左右的飼料,其在胃腸道當中存留的時間長,完全可以消化。

哺乳母豬要用3.0粗度的篩片加工飼料,因為哺乳母豬日採食量較多,食物在胃腸道中存留的時間短,過於粗會產生過料現象。

前文講過母豬該多喂的時候要多喂,該少喂的時候要少喂,不該喂的時候就要不喂。今天就係統的和大家講講。

一、母豬該不喂的時候就要不喂

母豬有3天不喂,既配種的當天不喂,發現產仔徵兆的當天不喂,產後的第一天不喂。

1、母豬在配種的當天不喂;讓母豬空腹配種,以利於減少腹部壓力,避免精液外流,有利於受孕。即使飼餵也要在配種後一定少喂。

2、發現產仔徵兆的當天不喂;母豬在要產仔時,本來腹部壓力較大,如果產前沒有控好料,胃腸道壓迫子宮,會造成產程過長,由於產子時母豬用力,子宮反而有壓迫胃腸道,這樣就會形成肛門處排便,嘴處釀出食物。而且還會形成產後胃積食。

3、產後的第一天不喂;有利於排出胃積食,為日後多吃食打好基礎。

十年養豬老手分享:母豬各階段如何飼餵!

二、母豬該少喂的時候就要少喂

1、母豬剛剛配種後的7天內要少喂,因為能量過高會影響其受孕,少喂也有利於日後胚胎著床。

2、母豬產仔後的第二天要少喂;母豬由於產子的時間不同,產仔時間短的,消耗的體力就小些,開食。產仔時間越長所消耗的體力就越大,開始吃料就晚些,第一天不食屬於正常,但要做好產後消炎,謹防出現乳房炎或子宮內膜炎而出現發燒。但第二天開始吃料的時候要少給,日採食量按3至4斤。因為剛出生的小豬吃奶量較少,飼餵量過多會增加產奶量,小豬吃不完會對乳房形成壓力,易誘發乳房炎。

三、該多喂的時候就要多喂“攻胎期”

所謂多喂,指的是攻胎期,但要看豬攻胎。看膘情攻胎,也要看肚攻胎。後備母豬不攻胎,避免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但在產前幾天也要飼餵哺乳母豬料來促進乳房發育。對於一般膘情相應的經產母豬在產前20天開始攻胎,日採食哺乳母豬料按7斤。對於體況較瘦的母豬要在產前30天就要飼餵哺乳母豬料,飼餵量可適當增加,不然產仔時產力不足,或因營養不良產下瘦小的弱仔。看肚攻胎是看母豬肚子的胎動位置,如果母豬前面第二個乳頭有胎動,說明所懷的小豬數量就多,至少10個以上,要適當增加飼餵量。

十年養豬老手分享:母豬各階段如何飼餵!

對於斷奶後的母豬要多喂;母豬提倡早斷奶,這樣可以減少失重,一般要在21天至26天之間斷奶為好。第一產的母豬21天斷奶,經產母豬最好也要在21天,最晚也不超過26天。這樣有利於增加產仔窩數。斷奶後要加量飼餵哺乳母豬料來快速補充營養,使其早發情,多排卵,多產仔。

以上只是本人的飼養方法,僅供參考,其它內容請看下文分解。(老者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