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周易與降龍十八掌

“亢龍有悔”源出自《易經》,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對這個詞的認識,都是來自金庸小說裡的“降龍十八掌”。比如《神鵰俠侶》第十一回:

(洪七公)左手劃個半圓,右手一掌推出,正是生平得意之作"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大丑不及逃避,明知這一招不能硬接,卻也只得雙掌一併,奮力抵擋。

其實不止“亢龍有悔”這一掌,“降龍十八掌”中不少招式都是取自《易經》,比如“飛龍在天”、“見龍在田”、“或躍在淵”等等。

《易經》這個東西,吃瓜群眾往往莫名其妙,有人認為是封建迷信,有人認為是外星科技、上古文明等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套文獻是圖文並茂,時空一體的。

眾所周知,易經裡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音搖)組成。爻分兩類,一道實線“—”,稱“陽爻”,中空的虛線“––”,稱“陰爻”。比如我們常說的一個成語“否極泰來”,這裡的“泰”就是周易中的“泰卦”,或曰“地天泰”,圖像如下: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地天泰卦

這一卦從上到下,就是三個陰爻和三個陽爻構成,圖形以外,《易經》還配有大量的文字說明,確實是“圖文並茂”。

至於“時空一體”,每一卦在起畫的時候,是從下往上的,其排序依次是: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仔細看,這裡既有時間也有空間,第一畫叫做“初爻”(若為陽爻則稱“九”,是為“初九”、向上則為“九二”……以此類推,陰爻則稱“六”),初始——結束,代表著時間;最後一畫叫作“上爻”,上位——下位,標識著空間。

例如周易裡的乾卦,把六個爻的文字註解,也就“爻辭”,和圖像排在一起,就會發現,確實是在說事物發展的運行趨勢,既然是發展,那麼自然既有時間也有空間。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乾卦及其爻辭

從下往上,一爻一爻地讀,動作上從“潛”、“見”、“躍”、“飛”,最後到“亢”,位置上從“在淵”、“在田”、最後“在天”,似乎蘊藏了一個完整的事物發展過程,其實,中華文明的許多思想理念也包含在其中了。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打眼一看乾卦,就能認出降龍十八掌裡的好幾掌都在裡頭。金庸先生的取意,也和《易經》很是貼符,比如這一掌“亢龍有悔”,取自乾卦的上爻,是事物發展的最高峰,因而也是整套掌法中最威猛、最勁爆的一招,當年蕭峰就是用這一招,在青石橋頭一掌推出,打死了自己畢生所愛的阿朱……嗚呼!

洪七公對這一招的評價,可謂鞭辟入裡:

天下什麼事情,凡是到了極頂,接下去便是衰退……‘亢’是極威猛、極神氣、極高極強的意思……可是就在這時,它的威勢已到了頂點,此後就只有退、不能進了……做人做事,都須留有餘地才好。

而《易經》中的原意是怎麼論述的呢?隨便摘錄幾段,“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與時偕極……窮之災也”,無論怎麼看,這都是凶多吉少的意思。這就有點意思了,明明是登峰造極、發展到了最高峰的一爻,為什麼沒啥好詞,反而還“有悔”呢?

這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了。

古人認為,事物發展的最佳狀態,並非登峰造極,而是即將登頂的那一刻。那時的位置已足夠高,風景也足夠好,向上還留有發展的趨勢和空間,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乾卦中“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第五爻才是最吉利的,皇帝陛下也只能是“九五之尊”,不能再高了。

反之,一旦步入頂點,也就進入了乾卦上爻的境界,無論如何,總是“月盈則缺”、“水滿則溢”,不管當前多輝煌,也必然要沒落了。所以在漢語中,所謂、“亢厲為能”、“山窮水盡”、“窮兵黷武”、“惡貫滿盈”……凡是把事做絕了、使窮了的,確實都沒什麼好詞。而且是“剝極而復”、“否極泰來”、“樂極生悲”……一旦登頂,馬上就要逆轉了。

因此,我們中國人做事,講究適可而止、不為已甚、窮寇勿追、見好就收、網開一面……都多多少少透漏出那麼一點亢龍有悔的“勿登頂”思想在裡面。

五服同心圓,問你服不服?

從亢龍有悔出發,就可以理解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原則。

古代世界有很多大帝國,曾膨脹一時,佔據了遠比中華帝國還要大的疆域,但卻很快分崩離析,成為漫漫長夜中的一道閃電,這正是亢龍有悔的真實寫照。唯有中華帝國,直到滿清末年,還基本保持了主體疆域的完整,成為三千年綿延不絕的泱泱大國。原因之一,就在於“勿登頂”理念下的有限擴張。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蒙古四大汗國形勢

所謂有限擴張,就是說並非惡性膨脹,窮兵黷武的貪大求全,直到自身軍政實力的極限,而是以有效控制為標準,以能獲取實際利益為目的,穩紮穩打地適度發展

實際上,早在西周時期,周人就勾畫一個五層同心圓的“天下”體系,如下圖所示: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周人規劃的五服世界

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五服之地,文明程度依次遞減,控制程度也隨之逐漸減弱。理論上來講,甸服之地是京畿,周王直接管控;侯服為諸侯之地,負責每月的祀禮;賓服就疏遠一點了,只提供一年四時的獻享;要服只要每年有歲貢就可以了;到最遠的荒服,終身朝貢一次也就夠了。

這就像是從內而外畫了一個乾卦,巧妙地規劃了擴張的順序和掌控的程度。中心的實力和文明程度當然是最高的,但也不必趕盡殺絕作“亢龍”,侯服不供祀,必要“討伐”,要服不進貢,那就“責問”,假如荒服不朝王,只消“告諭”即可。

與此同時,輸出文化的軟實力,把荒服要服慢慢地影響轉變,納入文明體系內,到那時,就有所謂的“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擴大內圓的面積,將邊緣地帶納入實際控制,或化作賓服之地。這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適度擴張了,而且不易反彈。

親疏有別三個圈

秦漢建立帝國體制後,五層圓變作了三個圈,也就是直轄區,羈縻區,藩屬國,如下圖所示: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帝國體制下的三個圈

這就有點像連鎖經營的直營店、加盟店和行業協會的小兄弟。

帝國直轄區,或曰郡縣、或曰州府,就像總部的直營店,統歸中央管理。

藩屬國是事實上的獨立國家,但名義上認中華為宗主,接受中華冊封,履行朝貢義務。這就有點像行業協會裡小企業和龍頭老大的關係。任何一個行會,總是龍頭企業在起主導作用,但小企業也有獨立的一席。在龍頭企業不能壟斷經營,或者強行吞併代價太大的情況下,就換個玩法,通過行業協會施加影響,認一批小弟,兵不血刃而取得行業領導權。中華帝國自明初開始,就在東亞地區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宗藩朝貢體系,各藩國大多以朝貢之名,行國際貿易之實,也算在行會裡跟著老大哥沾些利益。

羈縻地區,其管控程度在中央直轄和海外藩屬之間。這裡的“羈(音機)”和“縻(音迷)”其實是兩個意思,粗略地說,“縻”是胡蘿蔔而“羈”是大棒,羈縻就是在中央又打又拉之下的一種鬆散的地方自治。這大約像連鎖經營中的加盟店,在一個共同的品牌之下,自主經營。比如戰國時,秦國吞併巴蜀,就採取了關中地區直轄,巴蜀地區由巴人自治的政策,這大概是帝國體制下羈縻制度的雛形。後來歷代王朝,在邊疆的“荒服”、“要服”地區,普遍採取這一類自治制度。

自治到什麼程度?歷朝歷代鬆緊不一。一般來說,羈縻州的戶籍不上報中央,不交或者少交賦稅,行政領導由地方首領擔任,可以世襲,中央不加干涉。有的朝代,甚至“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就像一個加盟店,可以跟總部隨時續約,但也來去自由。

羈縻州和藩屬國最大的不同,藩屬國是“國”,而羈縻州只被承認是地方組織。當然,根據不同時期中央政府實力的強弱,羈縻地區也會左右搖擺,有時脫離為藩屬甚至敵對國,有時歸化為直轄區。

說到底,羈縻制度還是中華帝國適度擴張的產物,很能體現中華文明的彈性和智慧,就像行業協會中的小兄弟,有興趣先做加盟店試一試,後面要再獨立還是被收購直營,就不好說了。例如明清時代西南地區的土司制度,就是一種很成熟的羈縻自治。眼見已經“文化”的差不多了,雍正時期無需武力,直接“改土歸流”,就納入到中央政府的直轄。

羈縻制度有時也事關國防建設的需要。例如西漢經營西域,其初衷本來是要聯絡大月氏,一起夾擊匈奴。唐朝在西域威名遠播,其軍事存在甚至直達蔥嶺(帕米爾高原)以西,但主要目的只有一個:隔斷二蕃,也就是經營安西、北庭,隔絕突厥和吐蕃之間的聯繫。公元747年,名將高仙芝跨越蔥嶺和興都庫什山,進擊小勃律,本不為攻城略地,只是為了阻斷吐蕃沿印度河上游河谷向西擴張的勢頭。

從《易經》中的“亢龍有悔”,看中華帝國曆史上的有限擴張

盛唐時的西域形勢

小結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在數千年間始終保持武力的強盛,馬上得來的,很容易就從馬上失去了。中華有著悠久的傳統智慧,不做強霸,不為亢龍,保持了平穩適度的擴張與發展。中國能在幾千年間始終作為一個世界大國而存在,有當今世界第三的領土面積,當然不是充話費贈的,“文化”與“加誅”有機結合,亢龍有悔、適度擴張,應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本文由齊文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