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1、

柴榮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的事件,發生在後周顯德元年(954年)的高平之戰後。三月二十一日,取勝的柴榮休整軍隊,斬殺己方將領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人。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前幾年,在山西高平市湯王頭村發現的那個寫有“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的無主墓,有專家推斷其主人就是在那七十餘人裡。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那麼為什麼柴榮要打勝了仗還殺那麼多人?

他針對的就是唐末五代以來,一直很嚴重的驕兵悍將問題,以及這些人在戰場上的賣隊友行為。

可能有很多人聽過這句話:“兵強馬壯者為天子!”

這句話出自《新五代史》,是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所說。原文為“重榮起于軍卒,暴至富貴,而見晉高祖自藩侯得國,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雖懷異志,而未有以發也。”

這短短几句話,直接展現出了五代時期武人的跋扈與野心。

“天下大亂,中國之禍,篡弒相尋。”(《新五代歷·吳越世家》)

“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者不過十餘歲,甚者三、四歲而亡。”(《歐陽文忠全集·本論》)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圖片來自網絡)

曾有人半開玩笑式的做過以下總結:

五代的皇帝,根本的屬性是軍事統帥。不直接統領軍隊,就可能被手下的將軍出賣。(後晉少帝石重貴被大將杜重威和張彥澤出賣)

而合格皇帝的唯一標準就是能打。

以前能打,沉迷享樂不想打了,不行!(死於兵變的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本身能打,但有人造反時因狀態不好而不能打,不行!(後唐末帝李從珂,在石敬瑭造反時,因疾不能直接指揮軍隊,結果失敗)

皇帝老了,繼承人的選擇標準也是能打。

繼承人年紀小,不能領兵,不行!(兒皇帝石敬塘屬意的繼承人是幼子石重睿,結果他死後,大臣們直接另立新君)

繼承人成年了,但性格軟弱,不行!(後唐閔帝李從厚因寬仁軟弱被成為菩薩奴,結果被部下拋棄)

五代的軍閥,由於是軍事統帥,以上皇帝要面對的問題都要面對,還多了一個被全國人都惦記的危險。

隨著你的權力越來越大,功勞越來越多,皇帝會猜忌你,重臣想除掉你,部下想擁立你。比如你去平叛,結果平叛軍和叛軍竟然一起擁立你造反做皇帝,你想活下去,只有一條路——造反,當皇帝。(李嗣源)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柴榮剛登基時,他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雖然他成年了,也很能打,但還是有人不服!

所以他才御駕親征,打了那場高平之戰。

具體情況是:

後周顯德元年,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周世宗。劉崇趁後周“主少國疑”之際,再次勾結契丹兵南下侵擾,世宗力排眾議,率軍親征,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軍,史載,“(北漢軍)殭屍棄曱,填滿山谷。初夜,官兵至高平,降賊軍數千人,所獲輜重、兵器、駝馬、偽乘輿、器服等不可勝紀。”

憑此一戰,柴榮才算是坐穩了寶座。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坐穩了寶座,自然就要收拾下面的驕兵悍將和殺人立威了。高平之戰中,雙方剛交戰,後周馬軍將領樊愛能、步軍將領何徽就開始賣隊友,他們引數千騎兵潰逃,還導致步兵幹餘人投降北漢。當時後周軍的右翼整個崩潰了。

這個危急時刻,所幸柴榮親自領親兵督戰。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與偏將趙匡胤各領兩千騎兵,衝鋒陷陣,內殿直馬仁瑀射殺數十名敵軍,殿前軍將馬全乂(yì)也率領數百騎兵猛衝,這才扭轉了戰局。

說真的,要不是柴榮真的很能打,自己的親近手下也賣力死戰,這次就真被坑死了。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因此,打完這仗,你要是柴榮能不殺樊愛能、何徽?/

2、周世宗柴榮,是五代的最後一朝後周的第二任皇帝。而五代十國,是大一統王朝唐朝之後的又一個大亂世,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各大軍閥,只要有點實力,就可以自立為帝,當時的大江南北,竟然有十餘國之多。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立國眾多,朝代更替頻繁,短短72年的時間內,就更迭了多達五個朝代,平均一朝不足15年的享國時間。在這種大背景下,君臣之間猜忌不斷,當時的軍閥們也都普遍習慣了牆頭草的作風。誰強就跟誰,誰弱就拋棄誰,反正不愁找不到收留的地方,大不了自立,過過當皇帝的癮。

郭威就是被後漢第二位皇帝隱帝劉承祐猜忌,不得已起兵造反。在除掉劉承祐之後,郭威“黃袍加身”奪了後漢的江山。

郭威去世之後,柴榮繼位,成了後周第二任皇帝。柴榮此時年僅33歲,年富力強,雄心勃勃,定下了“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大計劃。

但是,柴榮並非郭威親生子,而且多數時間都在經商。後周立國後,雖然柴榮在澶州任上的兩三年,頗有政績,但是沒有戰功。適逢亂世,軍隊就是真理,柴榮既要面對朝內大臣、將領的挑釁,還要面對北漢、契丹等外敵的威脅,可謂是內外交困。因此,柴榮為了快速立威,就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建立功勳。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恰好,後周的世仇北漢,看後周新帝登基,國本不穩,就勾結契丹,率三萬後漢大軍和六七萬契丹大軍,大舉來犯,想一舉滅亡後周。

柴榮力排宰相馮道的勸阻,御駕親征,率後周大軍與北漢、契丹聯軍大戰於高平。

後周軍排出了最強陣容,大將李重進、白重贊將左軍(西路),樊愛能、何徽將右軍(東路),向訓、史彥超居中軍,張永德率禁軍拱衛皇帝。後漢皇帝劉崇也同樣列為三陣,大將張元徽居東偏,契丹大將楊袞(跟北宋楊家將無關,這位是契丹人)居西偏,劉崇居中軍。

兩軍對壘,劉崇命大將張元徽率領軍進攻。後周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怯敵,一觸即潰。二人率本部騎兵,拼命逃跑,途中遇到了前來支援的劉詞等後周將領,兩人還勸:“軍敗矣,可無前也。”大軍已經戰敗了,趕快跑吧。這二位純粹是被派來負責搞笑和活躍戰場氣氛的。

但二人的逃跑,卻給後周大軍帶來了不利影響,反而大大助漲了後漢軍隊的士氣,樊愛能、何徽所率的“步卒數千棄甲叛降元徽,[北漢軍]呼萬歲聲振川穀。”如果沒有恰當的應變,那麼後周軍隊的士氣將會一落千丈,必然大敗。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看到這種情形,柴榮也大吃一驚,這兩個傢伙怎麼回事,打都還沒打,就跑了。危難之時,方顯英雄本色,柴榮親自執兵上陣,而趙匡胤、張永德、李重進、史彥超等將領也奮勇殺敵,後周軍威大振。

原本呢,後周軍隊較少,而後漢和契丹聯軍是後周軍的數倍,基本上勝券在握。可是劉崇不聽楊袞的建議,把楊袞還有其所帶的契丹大軍全給氣跑了。當時戰場上颳著南風,風勢越來越大,北漢軍隊處於北方逆風,而後周軍隊順風,後漢軍隊大敗。

到了晚上,劉崇好不容易將混亂中的軍隊歸攏,結果又被柴榮帶著趕到的劉詞援軍一陣追殺,把劉崇的中軍大帳都給端了,而後漢大將張元徽戰死。劉崇自己迷路,陰差陽錯,竟然逃了出去,一年後去世。

高平之戰,後周大獲全勝,周世宗自然要論功封賞,大宴將士。柴榮就是借大宴將領之機,公開處置了逃跑將領樊愛能、何徽等人。他故意問禁軍統帥張永德(郭威的女婿,柴榮內弟):“樊愛能及偏裨七十餘人,吾欲盡按軍法,何如?”

張永德是一個非常厚道、實在的人,一直對柴榮忠心耿耿,答道:“必欲開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柴榮就是要想借張永德之口斬將立威,遂“斬敗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人,軍威大振”。

柴榮藉助高平之戰的勝利,重加封賞趙匡胤、李重進、劉詞等將領,並斬殺樊愛能等逃將。柴榮恩威並施,確保了自己在後周的統治地位,為之後整頓軍政,開疆拓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柴榮雖然一日之內,斬殺了70多員戰將,歷史上卻沒有人說柴榮殘酷無情的。

只可惜,柴榮去世的太早,登基才僅僅五年,北伐大遼,連奪三關三州,正準備進攻幽州,收復整個燕雲十六州之時,卻因病去世。柴榮將一個相對富庶、穩定的江山,交給下一位“黃袍加身”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只可惜經趙宋一朝都沒能再收復燕雲十六州。

柴榮如果真的能有三十年的帝位,在趙匡胤等將領的輔佐下,有很大的可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建造一個比北宋更為強大的後周朝。再加上柴榮自少年時就開始經商,乃是商人出身,又喜好黃老,他應該會對商人、手工業者更加的照顧,也許,資本市場、工業革命就會先在華夏大地上開花結果了。什麼成吉思汗、努爾哈赤,估計根本就沒有出現的機會了。而我大中華帝國將會一直傲立於世。

3、

954年,51歲的郭威病逝,遺命傳位於養子柴榮。柴榮即位,是為周世宗。高平之戰就發生在此時。當時北漢的劉崇得知死對頭郭威已去世,認為新皇根基不穩,因此他與契丹聯合,乘虛而入,重兵攻打後周。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周世宗柴榮不畏強敵,力排眾議,御駕親征。針對敵軍的排兵佈陣,柴榮也分兵左、中、右三路,左路統帥為李重進、白重贊;中路為向訓、史彥超部;右路由樊愛能、何徽領兵;而郭威的女婿張永德則率禁軍緊隨柴榮。

三月十九日,後周軍隊在巴公原大戰聯軍。戰事伊始,後周軍旗開得勝,但由於後周援軍不至,寡不敵眾,漸漸不支。劉崇命張元徽進攻後周的樊愛能、何徽部,結果樊、何兩將不敵張元徽,臨陣脫逃,士兵群龍無首,登時大亂,大量士兵投降了北漢。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千鈞一髮之際,柴榮臨危不亂,親自督戰。時任宿衛將的趙匡胤乘機鼓舞將士鬥志,與禁軍主將張永德各領精兵,左右配合,終於力挽狂瀾,控制了戰局。北漢戰將張元徽因戰馬倒地遂被殺,聯軍隨之大亂,劉崇大敗而逃。

戰後,柴榮決定對逃降追責。他原決定對樊愛能等主將網開一面,只對樊愛能以下的逃將予以軍法處置。可是張永德認為柴榮如果想做個守成的皇帝,這樣做也可以。如果想開拓疆域、征戰四方,不重懲逃將、嚴肅軍紀是不行的。於是,柴榮採納了張永德的建議,一日之內,斬殺了包括樊愛能、何徽在內的七十餘名將校。

高平一戰,是關乎後周生死存亡的一戰。此戰後,柴榮大力整頓軍隊、嚴肅軍紀,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趙匡胤也在高平一戰中一戰成名,嶄露頭角。他在張永德的推薦下,被柴榮提拔為殿前散員都虞侯,領嚴州刺史。此後,不斷受到重用,直到柴榮病重時,趙匡胤出任殿前都點檢,取代了張永德,並在柴榮去世後次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廢掉柴榮的第四子周恭帝柴宗訓,自己做上了皇帝。

柴榮為何要在一日內斬殺70名將領?

靈遁者國學智慧整理提供。內容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