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弘治年間,賈魯河道疏浚完成,水運通道自北向南經過朱仙鎮、尉氏與沙河、潁河匯流後改稱沙潁河,然後向南再入淮河,這三水合一的地方成為南接江淮、北通山陝的商業重地,隨著聚集的商家逐漸遍佈河道兩岸,一戶周姓人家第一個開通了兩岸渡口,這裡由此得名“周家口”。

此次豫東之旅同樣始於朱仙鎮,途徑尉氏,順河南下抵達周口,恰逢暴雪,急需一頓熱騰騰的晚餐抵禦嚴寒,最好是一大碗麵,一碗傳承30年的周口面,面要選自豫東麥芯麵粉,肉要出自中原黃牛,極具周口特色的——程守業拉麵,再輔以羊肉扣碗、五香羊蹄、烤麵筋,寒意頓無。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踏雪尋臭”,街邊的油炸臭豆腐猶如餐後甜點適時的出現了,不得不說周口博大精深,“烙饃卷臭豆腐”是如此的奇葩又分外的和諧。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次日一早,久違多年的牛肉盒必須來一個,皮焦餡滿,就是記憶裡的味道,滿是情懷的味道。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明清時期山陝商人隨水運興盛落腳周口,建山陝會館,供關公,又稱關帝廟,山陝商人遵循忠、義、仁、勇、禮、智、信之信條,買賣通達五洲,朋友廣交四海。

周口關帝廟是河南省規模最大的關帝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沙潁河北岸,始建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經乾隆、嘉慶、道光多次擴建、重修,至咸豐二年(1852年)全部建成,前後歷時159年。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走進山門,一座石牌坊正當其中,兩根鐵旗杆位列東西兩側,石牌坊建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風格與洛陽牛心山石牌坊(鏈接:偃師牛心山攬勝)、南家村張氏節孝石牌坊極其相似,洛陽兩座石牌坊也為乾隆年間修建,其中牛心山石牌坊同為乾隆三十年修建。

鐵旗杆鑄造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高22米,重3萬餘斤,是全國僅存的12對清代鐵旗杆之一。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石牌坊後面是饗亭和大殿,饗亭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大殿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饗亭剛完成修繕工作,樑上的木雕及彩繪題材豐富、圖案精美,令人歎為觀止。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大殿背後是舞樓,也是剛完成修繕,同樣絕美的彩繪圖案和炫目的樑架結構再一次奪人魂魄。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舞樓對面是拜殿和春秋閣,是關帝廟中建成較晚的兩座建築,分別建於咸豐元年(1851年)和嘉慶五年(1800年)。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拜殿的樑架裝飾更為複雜奢侈,垂柱柱頭刻有正欲盛開的蓮花,舊時的圖案隱約可見,預計下步這裡也要重施彩繪。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周口關帝廟雖僅為兩進院落,但規模之大,各種藝術手段之豐富實屬罕見,石刻、木雕、磚雕、繪畫、琉璃、冶鐵等藝術技法充分體現了當時工匠的精湛手藝和清鼎盛時期對奢華的極致追求,也反應了當年周口商賈富集,社會繁榮的昌盛景象。

說起周口最出名的可能不是這座關帝廟,而是胡辣湯和葉氏豬蹄,其中葉氏豬蹄和許昌牛肉在河南不少城市遍佈街頭小巷,一統熟食江山。

葉氏豬蹄的發源地在周口西、沙河流經的商水縣鄧城鎮,滿鎮的葉氏豬蹄店讓人眼花繚亂,遵循當地人的推薦尋到一間老店。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赤手上陣,不要配菜,只啃豬蹄才是過癮。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葉氏,祖上自明代山西洪洞縣遷居而來,不僅在鄧城做起了豬蹄,還在鄧城蓋起了莊園。

清康熙年間葉氏第七代子孫葉方科已富甲一方,買地置業,興建莊園,自康熙末年建成一號院,到同治七年建成三號院,前後五代人,歷經百餘年。

葉氏莊園一號院的建造共計二十餘年,莊園沒有官宦府邸的豪華和氣派,但卻透著敦實厚重、莊重規矩,三進標準的北方四合院由於功能不同、用途不同、年代不同,各有風格。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第一進院落最接近明清傳統建築風格,正房灰瓦硬山頂,兩層帶前廊閣樓式建築,樑柱上的彩繪色彩明亮,運用了較少見的寶藍色作為主色調之一,是三進院落中看起來最喜慶的地方。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第二進院落看起來最簡潔樸素,外牆幾乎沒有什麼裝飾性元素,但恰恰這裡是葉家子弟與袁世凱侄女的婚房。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第三進院落最為莊重,但房簷下的仿木樑架和磚雕反而最華麗,給莊重的風格里增添了一些奢華。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一號院東臨是二號院,目前暫不開放,據介紹相比一號院過於穩重的風格,二號院更敞亮,更偏向傳統宅院的風格。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再向東隔一條馬路是建成最晚的三號院,也暫不開放,目前僅有門樓保存較好,內部建築多已拆除。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葉氏莊園按照傳統硬山式建築風格而建,建築大氣磅礴,細節之處精雕細琢,再加上當年對建築質量的苛刻追求,歷經數百年依舊保存完好,可以說這裡是中原地區清代民居建築的典範之作。

沿沙河再向西,即到達聞名遐邇的胡辣湯發源地西華縣逍遙鎮,這次沒有按名氣找尋,車停哪就在哪吃,盛湯老闆的一句話道出了胡辣湯的精髓:新煮咧,絕無剩湯!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站在沙河北岸眺望,南岸有古塔,這裡還保留了逍遙鎮河段唯一的渡口,叫常社渡口,老船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續著數百年的模式,代代相傳,未曾中斷。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塔叫壽聖寺塔,建於宋代明道二年(1033年),高41.5米,九級樓閣式結構,層層有開窗,內有盤旋通道,可通塔頂,塔外表比較樸實,僅有磚砌的斗拱造型,但樸實也是一種美,一種陽剛之美。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豫東古蹟遊——周口西線

周口古蹟資源豐富,所經過的西線幾處古蹟也僅是走馬觀花,看熱鬧之旅,其實直截了當的說是以窮吃為主的吃逛之旅。

從北來的賈魯河向南,經尉氏,與從西來的沙河、潁河匯流,自古萬物擇水而棲,水決定了一個地域的興衰貧富,決定了人的遷徙路線,也為人創造了機遇和帶去了挑戰,人與水或悲或喜的故事就是歷史,歷史也因人與水的故事而精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