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品讀┃周邦彥:蘭陵王·柳

詩詞品讀┃周邦彥:蘭陵王·柳

蘭陵王·柳

  • 宋代: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 柳陰直:長堤之柳,排列整齊,其陰影連綴成直線。
  • 煙:薄霧。絲絲弄碧:細長輕柔的柳條隨風飛舞,舞弄其嫩綠的姿色。弄:飄拂。
  •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煬帝時所建,故稱。是北宋是來往京城的必經之路。
  • 拂水飄綿:柳枝輕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飛揚。行色:行人出發前的景象、情狀。
  • 故國:指故鄉。
  • 京華倦客:作者自謂。京華,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師,有厭倦之感,故云。
  • 長亭:古時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別的地主。
  • “應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別之習。柔條:柳枝。過千尺:極言折柳之多。
  • 舊蹤跡:指過去登堤餞別的地方。
  • 又:又逢。酒趁哀弦:飲酒時奏著離別的樂曲。趁:逐,追隨。哀弦:哀怨的樂聲。
  • 離席:餞別的宴會。
  • “梨花”句:餞別時正值梨花盛開的寒食時節。唐宋時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百官,故有“榆火”之說。寒食:清明前一天為寒食。
  • 一箭風快:指正當順風,船駛如箭。
  • 半篙波暖:指撐船的竹篙沒入水中,時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
  • 迢遞:遙遠。驛:驛站。
  • “望人”句:因被送者離汴京南去,回望送行人,故曰天北。望人:送行人。
  • 悽惻:悲傷。
  • 漸:正當。別浦:送行的水邊。縈迴:水波迴旋。
  • 恨:這裡是遺憾的意思。
  • 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津:渡口。堠:哨所。岑寂:冷清寂寞。
  • 冉冉:慢慢移動的樣子。春無極:春色一望無邊。
  • 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臺上的敞屋。
  • 露橋:佈滿露珠的橋樑。

詩詞品讀┃周邦彥:蘭陵王·柳

譯文

正午的柳蔭直直地落下,霧靄中,絲絲柳枝隨風擺動。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經多少次看見柳絮飛舞,把匆匆離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臺向故鄉瞭望,杭州遠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厭倦,可有誰知道我心中的隱痛?在這十里長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條有上千枝,可總是年復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著閒暇到了郊外,本來是為了尋找舊日的行蹤,不料又逢上筵席給朋友餞行。華燈照耀,我舉起了酒杯,哀怨的音樂在空中飄動。驛站旁的梨花已經盛開,提醒我寒食節就要到了,人們將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滿懷愁緒看著船像箭一樣離開,梢公的竹篙插進溫暖的水波,頻頻地朝前撐動。等船上的客人回頭相看,驛站遠遠地拋在後面,端的離開了讓人愁煩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喲,卻發現已經是一片蒙朧

我孤零零地十分悽慘,堆積的愁恨有千萬重。送別的河岸迂迴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靜。春色一天天濃了,斜陽掛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攜手,在水榭遊玩,月光溶溶。我們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橋頭,聽人吹笛到曲終……唉,回憶往事,如同是一場大夢。我暗中不斷垂淚。


詩詞品讀┃周邦彥:蘭陵王·柳

賞析

這首詞的題目是“柳”,內容卻不是詠柳,而是傷別。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詩詞裡常用柳來渲染別情。隋無名氏的《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便是人們熟悉的一個例子。周邦彥這首詞也是這樣,它一上來就寫柳陰、寫柳絲、寫柳絮、寫柳條,先將離愁別緒藉著柳樹渲染了一番。

統觀全詞,縈迴曲折,似淺實深,有吐不盡的心事流蕩其中。無論景語、情語,都很耐人尋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