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種植業 中藥 三農 合作社 青海新聞網 2017-05-03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村民忙種植

青海新聞網訊 (本網記者 雒婷攝影報道) 鬆多鄉位於海東市互助縣的淺腦山地區,長期以來,因地形複雜、氣候環境惡劣、進出交通不便等因素,這裡的村民嚐盡了貧窮帶來的重重困難。而就在三年前,村民們在互助旦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旦成扎華的帶領下,充分利用起了閒置土地,以氣溫低、日照時間長等獨特的高原自然條件為優勢,發展起了當歸、黨蔘、黃芪等中藥材特色種植,從此走向致富之路。

林旦成扎華對記者說:“我從2007年開始嘗試種植一些藥材,通過幾年時間的學習和嘗試,總結出了種植經驗,收入也比以前種莊稼多了不少,於是就發動村裡的幾戶人家成立了合作社,希望能讓整個村子擺脫貧困,富裕起來。”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藥材餘料製作出的藏香

據瞭解,該合作社成立於2014年7月,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銷售及生產經營相關技術信息服務,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5戶人家,現在已有4個村12戶人家入社,農戶可以自願選擇加入或者退出,並實行訂單式種植,由合作社與農戶進行合同收售,為了確保產品銷路,作物成熟後,合作社會將產品全部回收,既能降低種植風險,又能保證種植農戶增加收入。同時,林旦成扎華還利用藥材餘料製作藏香,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生產模式。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林牛肉仁欠查看當歸生長情況

“以前我種的是青稞、菜籽這些經濟作物,但是因為氣候環境差,作物收成不好,加上外出打工,一年下來收入也只有一萬多塊錢。剛開始中藥材時,我從半畝一畝的試種,到今年擴大規模種了15畝,收入翻了幾番,我們一家人都在合作社工作,不用出去打工,每年都能掙到五六萬。”當地村民林牛肉仁欠高興地說。

目前合作社擁有中藥材種植面積270畝,主要種植當歸、大黃、黨蔘、黃芪等暢銷型藥材,與此同時,與合作社配套的“柏域藏香廠”也已初具規模,藏香廠製作出的青藏特色純天然藏香系列產品已銷售到全國各地並出口至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我們鬆多鄉山大溝深,各方面條件都比較落後,這些年通過政策的變化,村裡發展起了中藥材特色種植,村民的生活也日漸好轉。目前村裡共有五個合作社,旦華合作社是種植方面規模最大、經濟收益最好的。”鬆多鄉副鄉長楊林山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將對特色產業給予一定的幫扶,投資一部分發展資金,積極爭取相關項目的政策支持,讓全鄉的百姓都加入其中,在推動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同時,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林旦成扎華介紹,下一步他打算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豐富作物品種,並且利用不同時期作物的生長狀態開發旅遊觀賞項目,同時建立特色品牌,提升藥材加工和銷售體系,與國內外藥材市場建立直接供應合作,讓鬆多鄉的中藥材走出青海走向國門。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藥材餘料製作出的藏香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傳統捕鼠“神器”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村民忙種植

互助縣鬆多鄉特色藥材種植帶領村民走向致富路

村民忙種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