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種植業 農資 農業 農藥 農記 2017-06-15

稻田養魚歷史悠久,因為其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向來都是人們比較喜愛的一種生態複合型稻作方式。

這種複合型的生產方式,凝聚了一代代農耕人的智慧結晶,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直接例證,之所以一直經久不衰,主要是其在千百年來的傳承中被實踐證明具有極高的適用價值。所以,現在稻田養魚,作為一種生態型農業產業,在精準扶貧中,也被力推為主導產業,發揮著產業扶貧的主力軍作用。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在貴州黔東南的從江縣,除了稻田養魚,人們還摸索出了“稻魚鴨種養殖系統”, 每年通過“種植一季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批鴨”的生產經營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單產效益,還能增強稻田肥力。正因為這種具有上千年曆史的生產模式效益突顯,已經成了生態農業的一大典型模式,也成了生態農業的一種文化瑰寶,所以貴州從江的侗鄉“稻魚鴨種養殖系統”順利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地,入選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對於稻田養魚,無論是其經濟效益,還是其生態效益想必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掌握這門技術可不簡單。也許有的人認為不就是在田裡放幾條魚、養幾隻鴨子嘛!這還有什麼技術可言。如果有這種想法的人,估計並非種田之人,並不知道這其中技巧,不信你可以試一下,看你能否在稻田裡將魚鴨養得又肥又美味。

實際上,為什麼說這個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因為存在著幾個矛盾的地方,時機和方式掌握不好,將會功虧一簣。例如剛放魚苗,就放鴨子,那肯定會造成鴨子將魚苗吃了,再例如放了魚苗,待到要噴灑農藥、追施肥料時,方式把握不好,魚苗就得玩玩。所以這裡面有很多技巧,需要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才不至於受損。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這樣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水稻在分櫱期需要排水晒田,排水期就會對魚的生存狀況造成影響。因為水稻雖然為沼澤農作物,但不是水生根,在分櫱期要排水控制分櫱,而此時魚苗需要水,排水不當就會造成魚苗死亡。所以需要掌握技巧,讓魚苗能在水稻株距之間的溝內棲息。待到收穫稻穀時,也要排水,而此時就需要讓魚到田外的水溝或者水塘裡棲息了。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其次是水稻病蟲害防治與追肥,容易造成魚苗死亡。水稻在生長過程種,容易出現各種病症或者害蟲,這時需要噴灑農藥,而如果使用農藥不當,會將魚毒死。同樣,水稻生長期間,需要追加一到兩次肥料,而肥料過量,也會造成魚苗死亡。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對於這些問題,有著幾千年耕種飼養經驗的農耕人來說,實際上並非難題,人們都有一些很好的方法去解決,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在施肥方面:一般原則是“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農家肥為主,少施化肥”。雖然農家肥和化肥對魚沒有太大的毒性,但是在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施肥,水質惡化必將影響魚的生長。所以一般方法是先施足底肥,過後幾天再放魚苗,需要追肥時,水量要足,保持15釐米深的水層,同時,每次施用的肥料不能過多,要掌握在一定量以內。如果確實需要施用大量化肥時,則需要將魚引到水溝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待水質變好以後,再引回來。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在噴灑農藥方面:對於水稻的病蟲害,最好採用物理防治,如確實需要施用農藥,則不能選用敵敵畏、殺蟲雙等等高毒農藥,可以使用一些低毒農藥噴灑。但是在噴灑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好方法,例如將稻田劃分成幾個片區,輪流施藥,讓魚可以迴避,使用農藥時,不能潑灑,需要噴霧施用,同時要順著風噴,霧滴要小,不能滴落到水裡,噴藥以後,3天以內要及時放入新水,改變水質。如果在噴藥以後,魚出現昏迷情況,需要及時撈起放入其他安全區域餵養一段時間。

稻田裡養魚,施肥噴藥時魚還能活?這有什麼講究

事實上,“稻魚鴨”的複合型生態種養殖方式,更多的時候並不需要追肥和噴灑農藥,因為其本身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鴨糞肥稻、魚苗鬆土、蟲子餵鴨,這個該過程就是一個相得益彰的過程。但也有特殊情況下需要噴灑施用,所以就需要上述方法了。

文|山魈

喜歡就點擊關注農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