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武都區上半年種植中藥材2.2萬畝 助推脫貧

種植業 中藥 三農 農民 中新網移動版 2017-06-16

中新網甘肅新聞6月15日電 (通訊員 袁金泊)武都區中藥材中心披露,武都區春夏季中藥材種植任務已全部完成,按照中藥材種植季節,全區上半年共種植中藥材2.2萬畝,其中當歸1.2萬畝,在豬苓、天麻、白芨、半夏等1萬畝。

同時,武都區上半年新建中藥材示範點3個,新發展池壩鄉無公害中藥材示範點1000畝,漢王鎮宗家堡白芨示範點20畝,馬營鄉當歸標準化生產示範點300畝。此外,為了更好地發展中藥材產業,武都區積極開展免費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今年上半年共舉辦農民中藥材技術培訓班12班(次),共培訓農民技術人820人,培訓根據種植藥農的需求,按照不同的種植區域和種植種類,編寫了相關的培訓教材、培訓光盤,採用科學的理論結合實際的培訓方式,使受訓藥農掌握了實用的中藥材種植、加工等新技術,發揮了較高的效益。

“今年雨水充足,中藥材長勢喜人,下半年,我們將展開紋黨蔘、紅芪的種植,今年全年要發展中藥材11萬畝,預計產量3000萬公斤,產值3.1億元,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助推精準脫貧工作的支柱產業之一。”武都區中藥材中心負責人劉培元介紹,下半年武都區還將建成安化鎮雙廟村紅芪標準化示範點和魚龍鎮紋黨蔘標準化種植示範點,為全區中藥材展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武都區因地制宜,將中藥材作為重點特色產業,積極推廣中藥材種植、加工等,中藥材已經與油橄欖、花椒等成為武都區農業支柱產業。(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