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醫譜】徐蓉娟:傳承“徐氏兒科”是我的最大財富

中醫 中藥 附子 甲亢 上海觀察 2017-05-16

古稀之年的徐蓉娟先生,依舊氣質雋逸、精神矍鑠。作為海派中醫中著名的“徐氏兒科”第四代傳人,她坦言,“我沒有承襲祖父、父親的兒科專業,主要從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臨床;但中醫十三科源自一家,知識觸類旁通,徐氏兒科博採眾長,祖父、父親教我的那些醫事學術,是我從醫路上最大的財富。

徐蓉娟承襲徐氏流派“扶正溫陽”學術思想,並將其應用於內分泌代謝病領域,提出“扶助正氣重治本”等學術觀點。近6年,第一作者發表論文7篇,共同主編論著3部。日前,因在中醫領域的卓越貢獻,她榮膺第四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好醫生,離不開敏銳的觀察力

【海上名醫譜】徐蓉娟:傳承“徐氏兒科”是我的最大財富

徐蓉娟從小的興趣並非學醫,她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植物學家米丘林是她初中時代的偶像,“我喜歡植物,撒下種子長出果實,很有成就感”。然而,她來自知名的中醫世家——“徐氏兒科”,在她成長道路上看到家族中的諸位醫生都能治病救人,成就感更勝一籌,就此邁上了從醫之路。

“徐氏兒科”起源於徐杏圃、興盛于徐小圃,上世紀初已在上海灘聲名遠播;父親徐仲才是最主要的傳承人之一。徐蓉娟對身為“中醫大家”的祖父徐小圃直接接觸並不多,但祖父行醫的點點滴滴,一如潺潺溪水潤物無聲,影響了她的從醫風格、併為其日後建立自己學術思想奠定基礎。

徐蓉娟說:兒科古稱啞科,診斷時大多有賴於醫者的細心觀察。“眼觀四方、耳聽八路”是祖父診病的最大特點,他審證察色一絲不苟,望聞問切更具獨到之處。為了便於四診,他全程棄座站立,即使暮年亦然如此。兒科起病急、進展快,祖父每次都會仔細地望聞問切,從搭脈、摸囟門、觀察患兒的眼神,到檢查口腔黏膜……每個蛛絲馬跡皆不放過,由此練就精湛醫技。他尤其擅長辨識白喉患兒特殊的嘶吼聲,能在諸多候診者中,及時聽聲辨識,並立即提前診治,以免延誤病情、傳染其他患兒。早在上世紀20年代,徐小圃已經將口腔內診作為麻疹早期的診斷依據,以利於早期治療,並將其記載於醫案中。

“好的醫生,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徐蓉娟說。祖父的行醫風格一脈相承,傳至父親徐仲才、直至傳給了自己。作為著名仍內分泌專家,她深知觀察對診斷疾病的重要性,根據體型、膚色、毛髮、眼神、舌脈等等輔助診斷。“面色蒼白的患者,如果手掌發黃,常有嚴重的貧血”。瞭解整體情況後,治療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稍有遺漏,片面診斷、以偏概全,療效總是要打折扣。”

觸類旁通,不該拘泥於墨守

【海上名醫譜】徐蓉娟:傳承“徐氏兒科”是我的最大財富

從醫50餘年,徐蓉娟深深認同“中醫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她告訴記者,正因父輩用藥不拘泥古方、不墨守成規,才為徐氏兒科發展壯大帶來契機。“祖父與父親用藥基本控制在9至11味之間,他們認為經方的療效關鍵在於主藥,例如桂枝湯的桂枝、白芍,小柴胡湯的柴胡、黃芩,因此處方時大多僅取主藥、少用全方,多方合參,因此方藥精煉、療效卓著。”祖父徐小圃因善用麻黃,故有“徐麻黃”之稱;父親善用麻黃與附子。

徐氏兒科學術精髓可概括為“注重溫陽扶正、重視配伍”。早在上世紀30年代,盛行小兒暑熱症,中西醫家對其均頗感棘手。徐小圃確立“清上溫下”的治則,創制連附龍磁湯,清心瀉火,溫腎扶陽,治癒無數患者;徐仲才教授,還將“清上溫下法”用於治療虛實寒熱交錯的內傷雜病。

家族學術精髓,可否用於自己擅長的內分泌治療?她翻遍古籍、查閱資料,大膽提出“清上溫下法”可用於煩渴多飲,小便頻多清長的“消渴症”(尿崩症或1型糖尿病)。她解釋,究其原因,主要是久病下元虧虛,腎陽不足,津液不能上盛;採用附子配黃連的 “清上溫下法”,將可實現溫腎扶陽,清心瀉火。

這一理論在臨床上反覆論證、實踐。花甲之年的周阿姨,9歲起就患上了尿崩症。她每天需飲水8000毫升,尿量達8000毫升,即便夜間也需飲水500毫升,苦不堪言,求助多家醫院均無良好療效。她慕名來到徐蓉娟特需門診,經半年的“清上溫下法”治療,每天尿量減少一半,生活質量大大提高。

中醫需要經典,更需要“活的經典”

【海上名醫譜】徐蓉娟:傳承“徐氏兒科”是我的最大財富

近一個世紀前,徐小圃提出針對疾病的“分期辨治”的觀點:每種疾病均有其不同的表現特點、轉歸過程,其中傳染性疾病尤為突出。相比徐小圃的年代,如今,疾病譜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花、白喉、暑熱症等早已成為歷史名詞,但這難道就意味診治經驗也隨之成為歷史?徐蓉娟對此表示,如果某種疾病消失、相併驗方就沒用,那麼中醫便不會發展到現時今日。中醫需要經典,更需要“活的經典”。

曾有一度, 業界普遍認為,中醫是治不好甲狀腺疾病的。究其原因,近年來甲狀腺疾病(如Graves病、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癌等)發病率呈現增加的趨勢。其與碘攝入過量之間的關係倍受關注。而歷代中醫治“癭”多用海藻、昆布等含碘豐富的中藥,兩者相悖無從下手。

徐蓉娟卻並不偏聽偏信。早在2009年已經發表相關論文,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中醫古典醫籍中所稱之“癭瘤”,主要是指缺碘地方性甲狀腺腫,故治宜用富碘中藥。現如今全國普遍食鹽加碘後,此病甚少。她提出“病症結合、分期辯治”的方法辨治甲狀腺疾病,如Graves病甲亢:初期從“肝鬱火旺”論治、中期從“陰虛火旺”論治、後期從“氣陰兩虛”論治,佐以化痰祛瘀;當甲亢已基本糾正,以甲狀腺腫大或突眼為主時,可用含碘量較少的中藥(夏枯草、貝母、牡蠣等)以潛陽補陰、軟堅散結,但忌富碘中藥。明確碘缺乏的甲減患者可酌情用富碘中藥。她認為在不同時期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靈活、科學、合理地選用含碘量不同的中藥極為重要,以便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

如今的徐蓉娟,仍堅持數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規律:每天早上七點一刻抵達醫院,座診、查閱資料、科學研究、寫論文論著、指導學生……一週工作五天半,從不覺枯燥乏味。在她的工作室的角落裡堆放6個大大紙箱子,內中是她20年來開具的患者膏方卡,“祖父、父親留給了我學術財富,患者素材資料積累則是我寶貴的財富。臨床反哺科研、科研啟迪臨床,只有這樣,中醫才能在開拓創新中不斷前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