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中醫 中藥 傷寒 藥品 金黑鷹肛腸外科專家 金黑鷹肛腸外科專家 2017-10-28

摘要2007年,我們曾邀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大學醫學院著名肛腸外科專家Goldberg來我院進行訪問,在談及中醫藥的問題時,Dr. Goldberg說,“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ll die out”,我問為什麼,他說:“Because it is not science”。最近讀了一些關於批評中醫的書,其重要的觀點是,中醫不是科學。那麼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呢?存在了數千年的中醫學今天為什麼受到這麼多的批判和詆譭呢?今天我們中醫藥學發展其問題在哪裡?我們如何進行創新和發展,使古老的中醫煥發活力呢?(1-2)

1、中醫學是不是科學

要討論中醫學是不是科學,首先要了解情況“科學”的定義。“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的scio(知道、知識),後來又演變為scientin,最後成了今天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瑜吉把“science”譯為“科學”。到了1893年,康有為引進並使用“科學”二字。science的本來含義是系統知識,赫伯特·斯賓塞說“科學是被組織起來的知識”(Science is organized knowledge” Herbert Spencer);《辭海》對“科學”的解釋是:“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雖然“科學”一詞在中國出現僅僅120年時間,但是中國對於科學知識地追求、系統地整理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古代的祖沖之的數學圓周率、張衡的地動儀、漢朝的指南車和指南針、九章算術等都是偉大的科學經典,同樣《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外科大成》等就是著名的醫學科學經典。儘管反對中醫者常常談及中醫的科學性,但是中醫科學性是不需要過多的爭議的問題(3-5)。

當然,科學逐步認識事物的本質,只能是逐步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本源,因此科學中存在錯誤和謬誤是非常常見的。醫學科學也不例外,建立在分析論基礎上的現代醫學科學,儘管其對人體疾病的研究有了重大的進步,但是對於疾病本質也僅僅知道一些初步的知識。我們仍然不知道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許多疾病如何發生?不知道如何預防這些疾病?更不知道如何能徹底治療這些疾病?我們僅僅的處於簡單、機械的“對症治療”,比如腫瘤我們使用手術切除腫瘤、冠心病我們使用支架或搭橋手術建立新的循環。

建立在數千年前的中醫學,是以唯物主義辯證法為基礎的醫學理論,是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的對人體及疾病的認識,必然有著歷史侷限性(3)。既然承認中醫學是科學的,就必須承認其存在錯誤和缺陷。因此在中醫學研究中既要反對全盤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又要堅決反對全面肯定的教條主義。科學研究,從來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揚棄過程。中醫學要發展,就必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必須要在理論創新、藥物創新、研究方法創新和教育方法創新上下工夫,才有可能使中醫有實質性的發展,為人類健康事業做貢獻。

2.中醫理論需要創新

中醫學是建立在古代生產力水平較低、認識疾病手段有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科學,雖然其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但數千年一直處於發展狀態,理論知識也不斷創新,如《內經》奠定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基本框架;漢·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傷寒雜病論》,建立六經辨證論治體系;金元四大家各領風騷,形成了四大流派,出現了醫學百家爭鳴的局面;清代葉天士、吳鞠通等人豐富和完善了溫病理論,創立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4-5)。可是近代隨著西方醫學的引進,中醫學卻一直處於被排擠、爭論或盲從之中,近200年幾乎處於停滯、甚至退步的階段,其理論的先進性也已經大打折扣。因此結合現代的技術和手段,採用中醫的思維和方法,創新和發展中醫理論便成為歷史發展的需求。

(1)探索中醫學理論中物質的聯繫

中醫學是建立在陰陽五行、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經絡等理論基礎上的科學,這些理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具有先進性,即使在現代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4,6) 比如說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哲學中對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的對立雙方的概括,是既區別又聯繫的事物的二個方面。將陰陽學說引入疾病研究,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把機體作為對立統一的事物,就如同大自然中的其它陰陽現象,如白晝與黑夜、炎熱與寒冷,只有陰陽平衡,人體才能健康。即使在現代醫學研究中,人體都要作為對立統一的整體來進行研究,拋開整體,只著眼於疾病本身,情況只會越來越糟(7)。

中醫學這些理論,部分是建立在觀察研究基礎上的學說,比如說藏象理論就是建立在觀察和解剖基礎上的理論,其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但是也有一些理論,比如說五行學說,大部分內容並沒有物質基礎,而是應用取象比類法和推演絡繹法得出的結論,因此很多內容有牽強附會之處(8-9)。這些學說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就應該對某些內容予以修正或補充。

中醫學從來不排斥通過觀察和分析來理解疾病和人體,除臟腑理論外,氣血津液理論、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等也是通過充分觀察得出的結論。《素問·經脈別論篇》:"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入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雖然這些理論構建了一個完美的食物進入臟腑後的運化過程,但是其除了一些膚淺的觀察之外,可能有部分臆測的成分,或者僅僅是一個個“科學假說”,對於這些理論,我們要充分研究其合理的成分、修正其不合理或謬誤的部分,推動中醫理論的進步。同樣對於經絡理論也是如此,雖然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下,使用鍼灸、推拿等手段可以治療許多疾病,但是對於經絡理論的科學基礎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10-13)。

中醫理論作為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其許多概念籠統、模糊、抽象玄迷,理論體系缺乏凝練,診療上的“思辨”模式主觀性太強,這也可能是日常臨床工作中辯證施治差異巨大的重要原因。中醫的發展,需要我們對理論知識批判地繼承,去偽存真,去粗存精,修正不合理的,改正錯誤的,這樣的理論才便於掌握、便於推廣、便於學習。

(2)中醫診斷學需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

中醫診斷是建立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基礎上的診斷,“四診合參”與現代醫學的物理診斷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中醫學對於“四診”分析得更加細緻、更加完備,中醫的理論中關於舌苔、脈相的細緻觀察,即使現代醫學也無法與之比擬。建立在“四診合參”基礎上的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六經辨證、營衛氣血辨證等辨證手段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四診合參”作為中醫採集臨床信息的手段確實有重要的意義,但是中醫從來不排斥使用其他的手段幫助其獲取正確的診斷。在古代,就有通過竹筒和火把來觀察疾病的記載。為什麼古代醫家將“四診”作為診斷的基礎,其根本原因在於除了“四診”之外確實沒有其他的獲取臨床信息的辦法,現在人類已經將認知疾病的能力大幅度上升,難道中醫學不應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發展中醫的工具嗎?中醫的望診,在古代只能通過肉眼去觀察,而當今的彩超、CT、MRI等先進的診斷手段,可以彌補肉眼觀察的不足,其實正是望診的一個延伸,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來進行望診,拓展瞭望診的範圍和深度。中醫的發展,正需要博採眾長來豐富自己。

研究中醫診斷,必須搞清楚“證”的含義,很多醫者對中醫“證”賦予了很多神祕的色彩,到底證是什麼?李致重在其《走出中醫學術的百年困惑》一文中有如下論述:《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是表現於外的各種現象,道是規律和法則。在我國東漢的《說文解字》裡,繁體“證”字的含義是“告也”,“候”字的含義是“伺望也”,故漢以後“證候”一詞的一致含義是:“病人告訴的和醫師觀察到的兩方面病理狀態”。當然中醫學也講究辨病論治,在傳統醫學中也有以病命名的疾病如髒癰痔、鎖肛痔、乳癰等,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是傳統中醫學的基礎診斷方法。當今世界的疾病譜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新的疾病不斷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中醫診斷學也應與時俱進,建立一套規範化與標準化的辯證與辨病相結合的診療體系(14-15)。

因此,中醫診斷的研究除詳細研究中醫四診之外,應採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手段,結合中醫辨證施治的理念,確定一套規範化和標準化辨證和辨病診療體系,方能適應現代診斷疾病的要求,避免出現同一個病人不同醫師辨證和理法方藥差異巨大的尷尬。規範化和標準化的診療體系是一切醫療行為的基礎。

(3)中醫療效評價需要使用共同理解的標準

中醫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中醫的療效判定標準,我國傳統醫學中,無論《傷寒》、《金貴要略》,還是《外科大成》,其描述療效均採用病例舉例的辦法,以病人症狀和陽性體徵的消失為評價標準。雖然這種療效評價有一定的意義,但是它不能準確描述由於採用了這個療法後治癒好轉率提高了多少?延長了病人的生命還是提高了病人生活質量?如果單純採用了病例描述的方法,就無法準確的描述治療的價值和意義。現代醫學研究中,將證據等級分為以下5級:Ⅰ級:研究結論來自對所有設計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樣本多中心臨床試驗;Ⅱ級:研究結論至少來自一個設計良好的RCT;Ⅲ級:研究結論來自設計良好的準臨床試驗,如非隨機的、單組對照的、前後排列、時間序列或配對病例對照系列;Ⅳ級:結論來自設計良好的非臨床試驗 ,如比較和相關描述及病例研究;Ⅴ級:病例報告和臨床總結及專家意見。如果從證據水平來講,中醫的結論僅僅歸為Ⅴ級(16)。

雖然中醫臨床有其特殊性,我們也不能一味的用西醫實驗研究的方法去評價中醫的療效,但是傳統的中醫療效評價標準太過主觀性,缺乏客觀的標準。既然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病人、同樣的疾病,我們就有可能使用標準化的治療手段獲得其結果,因此中醫要獲得廣泛的認可,必須要用共同認可、理解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接受中醫,讓中醫在世界範圍內更好的應用和推廣。近年來,國際上已經發表了許多的中醫臨床研究的文章,而且部分已經被Cochrane數據庫收錄,提示中醫的臨床研究也可以遵照國際通行的標準來執行。(10,15-16)

3.中藥必須走創新之路

近100年來,雖然對中醫的理論體系詬病甚多,但是對於中藥的成就還是獲得了廣泛的認可,特別是《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藥學著作在業界享有崇高的聲譽,“廢醫存藥”曾是許多反對中醫者的共識,但是如果醫不存在了,藥又有何用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中藥學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學科,也是中醫藥領域最與國際接軌的學科,中藥學已經派生出中藥藥理、中藥栽培、中藥化學、中藥製劑、中藥炮製等等許多相關的學科,這些中藥學科的發展有力的推動了中醫的發展(17)。儘管中藥在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中藥仍需要進行創新和發展,方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1)藥材成分標準和規範化

中藥材常採用植物、動物或礦物質直接入藥,由於產地、種植方式、採摘方式等差異,在藥性和藥效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一些種植的藥物,其檢測的藥物成分與野生藥材幾乎一致,但是其藥用價值差異較大。即使是“道地藥材”,其成分也很難控制,因此如何能較好的控制藥材的成分,使其能符合一個標準,可能是中藥材走向世界前必須要回答的問題,否則中藥材可能只能以“食材”而不是以“藥品”出現在國際市場(18)。

(2)製藥方法的改進和規範

中藥製劑常用的方法有湯、丸、散、膏、丹,丸劑、散劑、膏劑、丹藥等。常由醫院製成供患者使用,其質量往往便於控制。在臨床上使用最多且最不容易控制的可能就是湯劑,常由患者自行製備,無法控制其製作質量,也就不可能控制其療效了。因此如何為患者提供質量穩定、成分清楚的湯藥是我們在中藥製劑方面需要探索的課題。

近年來,在中藥製劑上,一些人探索提取天然藥物的有效成分來治療疾病,可能有一定的療效,有些人也報道了比較好結果(19-21)。但是中藥配伍中藥物使用講究“君臣佐使”,儘管對於其合理性我們沒有闡明,但是偏離了傳統制藥的工藝,其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需要進一步探索。

(3)療效和副作用的監測

既往認為,中藥是無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近年來中藥毒副作用報道較多,特別是一些中藥注射劑的副作用產生了嚴重後果,使國家叫停了許多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在中藥治療過程中,對毒副作用的檢測與療效檢測要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對可能產生毒副作用的藥物要進行嚴密的監視(22)。

總之,中醫學作為一種科學,其必然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模式的改變而進步,中醫理論以其整體觀和系統觀在彌補現代醫學的不足和缺陷方面有重要的價值,但是由於中醫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其基礎理論、診斷和治療方面必然存在諸多的缺點與謬誤,只有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應用中醫學整體觀和系統觀思想,中醫學才能在防病、治病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區結成. 當中醫遇上西醫. 三聯出版社,上海,2005

2.劉力紅.思考中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南寧,2006

3. Sun DZ, Li SD, Liu Y, Zhang Y, Mei R, Yang MH.Differences in the origin of philosophy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Exploration of the holistic advantages of Chinese medicine.Chin J Integr Med. 2013 Sep;19(9):706-11.

4.傅維康.中國醫學通史. 人民衛生出版社.北京,2000

5.崔月犁.中醫沉思錄. 中醫古籍出版社.北京,1997

4.吳敦序,主編.中醫基礎理論.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2009

5.朱文峰,主編.中醫診斷學.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2009

6.Li S, Zhang 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pharmacology: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Chin J Nat Med. 2013;11(2):110-20

7.Xu Q, Bauer R, Hendry BM, Fan TP, Zhao Z, Duez P, Simmonds MS, Witt CM, Lu A, Robinson N, Guo DA, Hylands PJ.The quest for modernis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 2013;13:132

8.Gao J, Inagaki Y, Li X, Kokudo N, Tang W.Research progress on natural produc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Drug Discov Ther. 2013;7(2):46-57

9.Li XX, Han M, Wang YY, Liu JP.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Clin Rheumatol. 2013;32(7):943-59.

10. Yang J, Zhu L, Wu Z, Wang Y.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induction of remission in advanced or late gastric cancer.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Apr 30;4:CD005096.

11. Liu JY, Lee KF, Sze CW, Tong Y, Tang SC, Ng TB, Zhang YB.Intestinal absorp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 review of recent experimental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J Pharm Pharmacol. 2013;65(5):621-33.

12.Liu FB, Hou ZK, Yang YY, Li PW, Li QW, Xie N, Li JW, Zeng XJ.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outcome assessment instruments in Chinese medicine.J Integr Med. 2013;11(3):157-67.

13.Li X, Yang G, Li X, Zhang Y, Yang J, Chang J, Sun X, Zhou X, Guo Y, Xu Y, Liu J, Bensoussan 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ancer care: a review of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 published in chinese.PLoS One. 2013;8(4):e60338.

14. Shorter E, Segesser K.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psychopharmacology: building bridges.Phytother Res. 2013;27(12):1739-44.

15.Li WW, Guo H, Li HH, Wang LL, Fu H, Wang XM.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Western medicines for treating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3;19(6):492-500.

16. Jiang L, Deng L, Wu T.Chinese medicinal herbs for influenza.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3:CD004559.

17.中藥學. 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2009

18.Pan SY, Litscher G, Gao SH, Zhou SF, Yu Z, Chen HQ, Zhang SF, Tang MK, Sun JN, Ko KM.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indigenous medical practices: the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conservation of herbal resources.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525340.

19.Zhang X, Hong YL, Xu DS, Feng Y, Zhao LJ, Ruan KF, Yang XJ.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herbal compound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Phytother Res. 2014;28(1):9-21.

20. May BH, Lu C, Lu Y, Zhang AL, Xue CC.Chinese herbs for memory disorders: a review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lassical herbal literature.J Acupunct Meridian Stud. 2013 ;6(1):2-11. doi

21.Pang B, Zhou Q, Li JL, Zhao LH, Tong XL.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iabetic gastroparesis: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ie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21):6504-6514.

22.Li WF1, Jiang JG, Chen J.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modernization demands. Arch Med Res. 2008;39(2):246-51.

中醫藥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中醫藥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中醫藥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