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裝機篇)

PS:本文圖文過多,只好分成上下兩篇,上篇是配件開箱、整機和燈光展示,下篇則是重點的開機測試。

8700K和9700K理論和遊戲性能對比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主機整體配置,魯大師配置截圖全面性還可以,畢竟有本土化支持,如果覺得不夠檔次,硬核推薦使用NZXT CAM,界面會簡潔不少全英文顯示,只不過沒那麼顯示了,測試用的顯示屏是DELL U2518D 2K和1080P環境的。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作為9700K對比的對象,配套是自己使用的主機,8700K+Z370主板的組合,內存和顯卡直接輪流挪用測試,理論上主板的性能差距不會超過5%,而且這樣配套也比較合理,舊時代產物和新時代產物區分開來。XG2703-GS是硬核最近入手的,四大金剛可真是保值,用了兩天已經回不去60HZ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CPU和GPU-Z的截圖,i7-9700K在這塊ROG MAXIMUS XI HERO M11H主板上,默認狀態就可以達到日常八核4.6GHz,至於超頻一般達到5GHz肯定沒問題,上次9900K裝機的時候也是十分輕鬆,而散熱方面只要是不涉及調用AVX的項目,主流240水冷排就能壓住。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GTX 1660 Ti GAMING X和RTX 2070 GAMING Z的GPU-Z截圖,單看規模其實兩者還是差很遠的,特別是DIE的面積大小,但頻率和用料都屬於上乘水平,至於為什麼要拿兩張不同級別的顯卡做對比,因為考慮到使用8700K和9700K的人群,他們選擇的顯卡不一定是最高端的(其實把RTX 2070換成2080可以更好對比),這樣參考性更強一些。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9700K國際象棋每秒千步為26029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8700K國際象棋每秒千步為21372

8700K擁有超線程技術,可以把六核模擬成多核使用,而9700K沒有這項技術,直接是實實在在的八核心,同時睿頻全核頻率更高,這裡可以看到該項目9700K的分數會比8700K高出20%的性能 。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9700K CPU-Z跑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8700K CPU-Z跑分

CPU-Z內置的跑分測試,主要是考驗單核和多核性能,不過給出的參考對象並沒有9700K,但很結果很明顯的是,9900K單核能力是最強的,而9700K和8700K幾乎是差得不多,至於多核能力,也是9700的物理八核領先於8700K超線程技術。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9700K CINEBENCH R15 CPU跑分1452cb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i7-8700K CINEBENCH R15 CPU跑分1356cb

CINEBENCH R15測試比較多的項目是多線程,這項目同樣也是i7-9700K較為領先,那麼到了真正的遊戲環節,又是誰勝誰負呢,結果你一定不能想到的,先跑幾個3DMark項目壓壓驚吧。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傳統這幾個3DMark項目,分別是對應的分辨率是1080P、2K和4K,在Fire Strike中,對於9700K和8700K來說,搭配GTX 1660 Ti物理分數是差不多的,顯卡分數也能達到16000+,但是分歧在於8700K搭配RTX 2070的時候,物理分數卻出現了下降,幅度不多不過是否意味著出現瓶頸呢?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而對於更高分辨率的Fire Strike Extreme項目來說,RTX 2070在圖形性能方面的表現是值得肯定的,運行幀率可以達到55fps+,這就可以很大膽地說它面對大部分2K遊戲無壓力,不過8700K搭配它的時候同樣物理分數出現了下降。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同樣4K項目也是8700K略輸一籌,而在搭配GTX 1660 Ti的時候兩者跑分是基本一致的。這是否意味著跑起遊戲來就要被碾壓或者說是一種瓶頸表現呢?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如果是DX12項目又會怎麼樣?,物理分數變成無論是搭配1660 Ti或者2070都是9700K領先,但有趣的事情是這時候變成8700K的組合顯卡分數碾壓,雖然分數並不多,但卻有優化效果?我們在遊戲環節再揭開真相吧。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既然8700K默認是DX12顯卡分數比較高,那就再跑跑Port Royal光追測試,因為是2K環境顯然是不少的壓力,這階段想高分辨率爽玩光追,還得像RTX 2080這樣的次旗艦以上才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3DMARK現在也有個測試DLSS性能的項目,RTX 2070 GAMING Z開啟後可以提升43%的性能,效果還是不錯,目前支持的遊戲也逐漸多起來了,比如說《古墓麗影:暗影》、《戰地5》、《地鐵:離去》。

《古墓麗影:暗影》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兩者搭配對比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GTX 1660 Ti GAMING X@8700K平均幀率為78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GTX 1660 Ti GAMING X@9700K平均幀率為73

《戰地5》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兩者搭配對比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GTX 1660 Ti GAMING X兩者搭配對比

《生化危機2:重製版》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和GTX 1660 Ti GAMING X不同搭配對比

《刺客信條:奧德賽》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和GTX 1660 Ti GAMING X不同搭配對比

《孤島驚魂:新曙光》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和GTX 1660 Ti GAMING X不同搭配對比

《Apex英雄》(最低畫質是因為要提升更高的幀率,電競144HZ需求)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RTX 2070 GAMING Z和GTX 1660 Ti GAMING X不同搭配對比

小總結:從這六款遊戲來看,先不論是9700K或者8700K,只看顯卡的話,GTX 1660 Ti確實比較適合1080P分辨率的大型3A遊戲,除了《刺客信條:奧德賽》以外,其他5款遊戲都能在最高畫質中遠超60fps,而《Apex英雄》最低畫質情況下考慮上2K@144HZ顯示器也不為過之(個人建議是再上一擋RTX 2060較好,或者顯示器下調到1080P@144HZ),而RTX 2070則是比較適合2K分辨率,《戰地5》和《古墓麗影:暗影》同時開啟RTX和DLSS可以獲得接近60fps的幀率,至於《apex英雄》是比較滿足2K@144HZ顯示器的需求了。

最後是8700K和9700K的性能對比,9700K只有《apex英雄》這款遊戲能夠超越8700K,《孤島驚魂:新曙光》表現是差不多的忽略不計,其餘遊戲均落敗了。看來目前大型3A遊戲對超線程技術還是有較深的優化潛力,而高頻率的9700K可能只在那些電競遊戲或者網遊中獲勝,那麼9900K豈不是兩者兼得嗎?個人覺得那可不一定,因為核心更多了反而可能會影響發揮,還是要看具體遊戲吧。

整機散熱性能測試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最後交貨給土豪之前,當然是測試一下整機散熱表現怎麼樣,第九代的i7-9700K因為採用了釺焊導熱,單方面來說散熱性能應該是提高的,但是要知道主頻也是提高了的。這款恩傑NZXT Kraken X62 280mm水冷排效率還不錯,AIDA64 FPU項目單烤10分鐘,最高的一顆核心才70℃,平均下來大概也就67℃左右,平常運行遊戲還會更低更低,至於超頻5Ghz即便再累大概也能控制再在80℃以內。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日常最高畫質的《戰地5》,9700K平均溫度也就55℃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顯卡也單獨測試一下散熱,這款GTX 1660 Ti GAMING X溫度控制還可以,跑Time Spy DX12壓力測試可以平穩99.5%通過,最高Boost頻率穩定1950MHz(比標稱還要高出75Mhz)運行,另外風扇轉速和噪聲控制都比較優秀,不虧是頂尖的行列,只不過價格肯定會高一些了。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而GTX 2070 GAMING Z散熱表現就更優秀了,跑的是更為苛刻的Port Royal光追測試,一來時間更長差不多循環運行場景一個小時,二來同時調用顯卡內部的RT CORE。跑下來比GTX 1660 Ti GAMING X穩定性還要高達到了99.8%,穩定BOOST頻率為1935MHZ(比標稱高出105Mhz),如果是日常遊戲溫度還會更低,閃電血脈就是不一樣嘛。

總結

這次裝機最大感觸當然是來自於8700K的驚喜表現,但這樣一來是不是說9700K就顯得不值呢?其實也不一定吧,高頻率不僅對於某些遊戲更好,而且像PS這種設計軟件也敏感一些,只能說看需求選擇了,3DMark也只是一個參考對象。寫文不容易,各位看官舒服了不妨打賞一下,謝謝!

i7-9700K+ROG Z390裝機秀,附與8700K遊戲性能對比(測試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