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年邁寂寥的身影,堅定的雙眼,華麗的技藝......

這是大多數人心中”非遺”最普遍的印象。

不過在江津的石蟆古鎮中,卻藏著一份顛覆你想象的非遺大禮包——

石蟆清源宮廟會+百戲伎藝。

清源宮位於石蟆古鎮西北部,始建於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繼建於清代嘉慶18年(1813年),培修於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近500年曆史。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建築坐北向南,佔地8000多平方米。風格獨特,呈複合佈局。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牆相隔。抬樑式磚木石結構,鏤刻浮雕,工藝精湛,飛簷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三殿一院加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前正後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片綠蔭,古意盎然。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500餘年來,石蟆鎮每年都會在清源宮舉行四次廟會,以祭奠緬懷蜀郡郡守李冰。分別是“上九會”、“清醮會”、“川主會”、“燈杆會”。

上九會的遊街過程中,組織者會安排舞獅、舞龍等隊伍敲鑼打鼓的到各幫會、重要機構、鄉紳門口表演拜年,收取紅包。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在清醮會中,“醮”實為一種禱神的祭禮。石蟆清源宮清醮會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包括各類醮祭活動,如普渡亡靈、遣送瘟神、放生、漂放蓮燈等活動。打醮期間,也要表演喜劇。一般在醮儀正式開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儀結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達旦。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而川主會是四會中最為盛大一會。農曆六月廿四是治水先聖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石蟆清源宮川主會按慣例要抬李冰塑像出遊,神像旁有“陰差”等護送。在出遊過程中人們表演龍燈、獅燈等傳統藝術,清源宮內也有戲班演戲酬神。

最後的燈杆會其實是燈會的一種,川東地區人民豪邁熱情,喜好氣勢磅礴,認為燈掛得越高,就越能接近上天,人們的美好心願就越能讓上天知曉。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按慣例,活動期間要抬著李冰塑像出遊,並舉行取水、求福、祭拜等民俗活動,以此表達對李冰的懷念之情,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此期間,還將舉辦大型燈會和民間戲劇演出。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歷年廟會期間慕名而來祈福觀典的遊客近10萬人次,早已成為影響渝西、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傳統民俗活動。素有民謠歌曰:“每當會事,來者千千,去者萬萬,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聲鼎沸,香火不斷……”。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不過若你以為清源宮廟會就是石蟆古鎮熱鬧的全部,那就大錯特錯啦。這裡的另一項絕技——石蟆百戲伎藝,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妙趣橫生。

一根竹竿朝天而立,表演者緣杆而動,時而倒立、翻板凳、爬杆、滑樁,時而翻身、倒掛金鉤、倒樁、下杆,秒秒扣心絃,步步皆驚心,引得臺下觀者驚叫、喝彩,這就是石蟆百戲伎藝的魅力。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萌發於秦漢時期的石蟆百戲,迄今傳承已逾兩千餘年,飽經風雨,完好地繼承了自漢代以來的百戲傳統,表演形式豐富多彩,其中又以橦技、獅舞和“耍和尚”堪為代表。

橦技,俗稱“猴子爬竿”,即場地中央放方桌一張,方桌之上放長凳一張,在長凳之上,放高達6.3米(即二丈,最高可達三丈六尺)的竹竿一根,用三根繩索固定,竹杆頂端綁紮一根約三米長的橫竿。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表演者由下及上,緣竿而動,表演倒立人、夾抱、反夾抱、爬杆、翻板凳等30餘種動作。特別是在頂端的橫杆之上,表演者充分運用肢體,或懸掛,或倒立,或攀援,難度極高,驚險至極。

而融合傳統高空雜技和的獅舞,和充滿地域和宗教特色的 “耍和尚”等等絕技更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絕,喝彩連連。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漫步斑駁古鎮間,感受兩大非遺帶來的魅力,熱愛傳統文化的你,怎能錯過見證這穿越千年的熱鬧非凡。

(@江津旅遊)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重慶市江津區這個地方有兩種非遺!件件精彩!件件鬧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