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蒂勒森訪華之行為“習特會”鋪路 讓中國人滿意

中美關係 美國 王毅 奧巴馬 參考消息 2017-03-27

境外媒體稱,美國國務卿蒂勒森19日以積極調子結束其對中國的首次正式訪問——與習近平主席商定發展建設性雙邊關係,同時管控更棘手的分歧性問題。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20日報道,觀察人士稱,蒂勒森的修復關係之行“好於預期”,並將為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次會晤鋪平道路,也在中美關係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經歷過山車般行程之後發出了一個安撫信號。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說,蒂勒森謹慎地為“習特會”鋪平了道路。他說:“這讓中國人感到滿意。”

中國社科院的陶文釗稱,北京會對蒂勒森一再表示兩國關係應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原則——即習近平提倡的“新型大國關係”概念的支柱——為導向感到滿意。

報道稱,蒂勒森在與習近平、國務委員楊潔篪和外長王毅的會談中沒有明確提到這一概念,但他確實描述了其要點。陶文釗說:“這對北京來說是非常積極和安撫性的,它表明雙方確實就應該如何發展兩國關係達成了某種關鍵共識。”此前,中國一再催促華盛頓接受“新型大國關係”概念,但沒有效果。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20日報道,在貿易政策和朝鮮問題讓中美關係出現緊張之際,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利用北京之行為中美領導人預計下月舉行的會談鋪平了道路。

蒂勒森此前在東京和首爾停留時曾就朝鮮核計劃發出嚴厲警告,不過他在與中國官員會談時,語調更為慎重。他在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時,兩次直接重複中方的措辭,承諾會發展“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係。

對中國來說,蒂勒森的這番話會被視為對美國不會讓中美關係出現重大改變作出的保證。由於特朗普之前的一系列言論,中方一直不能確定美國政府的意圖。

蒂勒森在訪華期間強調了中美可開展合作的領域,而沒有提出任何批評。可以看出兩國關係已在一定程度上趨於穩定。

另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19日報道,蒂勒森試圖與北京領導層建立一種建設性關係。他受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熱情歡迎。但一些批評人士說,蒂勒森走得太遠了,讓北京取得了中國媒體所謂的“外交勝利”。

在18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後,蒂勒森說出了中國關於兩國關係的一些口號,包括“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相互尊重”這種說法是關鍵:北京認為,這意味著雙方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換句話說:美國不應插手臺灣、西藏或香港等問題以及原則上幾乎所有被中國視為重要國家安全關切的問題。

數名中國專家稱,蒂勒森的講話“非常正面”,符合北京提倡的一種理念——即它所謂的“新型大國關係”,這種理念將兩國置於大致平等的地位。中國人民大學的金燦榮說:“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提倡這種理念,但美國一直不願接受‘相互尊重’這一點,蒂勒森的講話將受到中國非常熱情的歡迎。”

但美國專家葛來儀說,“相互尊重”標誌著接受“一系列中國認為不可談判的問題”,“美國贊同這一點,實際上是在說,它接受中國認為在這些問題上無妥協餘地的看法”。她說,這是一個錯誤。

報道稱,無論如何,蒂勒森似乎以一種奧巴馬政府刻意避免的方式向北京作出了讓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