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國破壞中美經貿關係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3日電 (謝藝觀)“美國以‘貿易逆差’挑起貿易爭端的藉口不成立,破壞中美經貿關係實際上是在破壞全球的生產價值鏈。”

這是13日出席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主辦的“中美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專家學者的一個共同觀點。專家學者們認為,中美要回到合作道路上,合作才是唯一選擇。

學者:美國破壞中美經貿關係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

13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主辦“中美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貿易逆差”藉口不成立

美國以“貿易逆差”為藉口挑起中美貿易爭端,多位專家學者認為,這是有失公允的。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說,高消費、低儲蓄使得美國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本國消費和投資需求,必須要從其它國家購買產品。美國這樣的經濟結構,有這麼大的貿易逆差是必然的。

“同時,由於美元是重要的儲備和結算貨幣。全世界對美元有需求,就會願意把錢借給美國人,美國就可長期維持它的逆差。”白重恩道。

白重恩認為,近幾年中國的總體貿易已經平衡,貿易順差佔GDP的比例已微乎其微,美國的貿易逆差怪不到中國頭上。“但美國還是片面誇大貿易逆差給本國帶來的壞處,把原因轉嫁給中國,藉此希望改變貿易的條件,以便得到更多的好處。”

“美國增加關稅的對象主要是中國有限的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顯然也不是衝著貿易逆差去的。”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劉濤雄說。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大量是外商投資企業包括美國在華投資企業產生,這些企業獲得了大量利潤,增加了美國的國民收入。

破壞全球生產價值鏈

“美國挑起貿易爭端損害中國,同時也傷害世界,傷害美國本身。”許憲春等專家如此表示。

“中美經貿關係是全球經貿關係中最關鍵的一環,全球價值鏈重要的組成部分。”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說,美國對中美貿易關係“開刀”實際上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是對全球化“開刀”,“引發的後果很可能遠超《斯穆特—霍利關稅法》。”

學者:美國破壞中美經貿關係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

多位學者在中美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上演講。 謝藝觀 攝

1930年,美國通過《斯穆特-霍利關稅法》。該法要求把關稅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主要是針對歐洲,三年之內,引發了全球經濟大蕭條。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表示,中美GDP加在一起差不多佔全球GDP的40%,整個全球價值鏈和全球貨幣體系的穩定,取決於中美在全球價值鏈裡的相互支持。“這種規模的貿易衝突使得全球價值鏈面臨斷裂的風險,全球經濟金融基本矛盾也面臨激化的風險。”

“美國相當於犧牲了全人類的長遠利益來實現美國第一的戰略意圖。”劉濤雄認為,經過全球化浪潮,現在全球分工體系非常細緻深入。中美貿易不往來,把全球分工體系打亂重建,將使得分工效率更低,全球經濟將受到更大的影響,長遠來看,最吃虧的是全球。

合作才是唯一選擇

在全球化浪潮下,互利共贏是核心需求。白重恩表示,除了個別國家之外,大部分國家都是希望建立公平公正、互利互惠的國際秩序。

“美國有一部分力量試圖把中美分割開,違背歷史潮流,也違背中美之間人民的利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中美還是要回到合作的道路上,合作應該是中美唯一的選擇。”

學者:美國破壞中美經貿關係是對全球生產價值鏈“開刀”

圖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在會上發表講話。 謝藝觀 攝

阮宗澤說,1979年中美建交的時候,兩國貨物貿易額不到25億美元,2018年雙邊貿易額超過6335億美元,增長250多倍。這樣的一個井噴增長,不存在誰吃虧的問題,中美關係的實質是互利共贏的。

李稻葵說,美國如果繼續走現在的逆全球化道路,美國企業短期內可能很難跟其它的國家企業享受同樣的待遇。“你不能一邊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同時我們對你的企業進一步開放,這是不公平的。”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表示,中美在高科技領域存有很高的互補性。如果兩個國家能夠加強合作,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氣侯變化、健康等問題,對全世界是莫大的福音;如果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進行對抗,形成封鎖,對全世界人民來講則是災難。(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