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航行自由上應合作而非對抗

中美在航行自由上應合作而非對抗中美在航行自由上應合作而非對抗中美在航行自由上應合作而非對抗

南都訊6月1日,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大校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就如何促進海上安全合作發言稱,要減少和避免採取被對方視為不友好、甚至敵意的近距離軍事活動,這是避免海上衝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要避免敵意的近距離軍事活動

周波認為,當前,全球海上安全沒有重大的威脅,但是非傳統威脅如海盜、海上恐怖主義、人口毒品販運和自然災害依然存在。在亞太地區,海上形勢總體穩定,“但是一些域外國家不顧沿海國家的關切,堅持高強度、大範圍的抵近偵察等海空軍軍事活動。”

與此同時,各國對國際法的不同解讀和國內法差異,增加了發生意外和衝突的危險。南海形勢呈現兩極化。

一方面,隨著中國和東盟國家“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的順利進展,南海形勢明顯趨緩;另一方面域外國家明顯違背自己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公然加大在南海的介入,使南海不穩定的因素明顯上升。

“中國軍隊致力於同其他國家軍隊一道共同維護海上安全。”周波說,中國多次表示願意同東盟探討建立中國-東盟防務直通電話。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南海行為準則已經形成單一磋商文本,磋商進展順利。

如何消除安全隱患,促進海上安全?周波提出,要減少和避免採取被對方視為不友好、甚至敵意的近距離軍事活動。這是避免海上衝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海上有關的規則和機制並不少。”周波舉了多個例子分析,目前的規則大多數都是為意外相遇而設立的安排。但是戰術上的安排只有雙方具備不衝突、不對抗的戰略共識情況下才能最好發揮作用,如果一方故意挑釁,另外一方很難不做出反應。同時,進一步鼓勵亞太國家開展避免海空危險軍事行動的對話和演練。海上演練能使一線官兵遵循良好船藝,減少誤判風險,同時增加了解,培養合作的習慣。

中美對航行自由的理解應求同存異

在周波看來,中美在航行自由上應該合作而不是對抗。中美都不希望發生海上軍事衝突,都認同航行自由的原則,但是雙方對其內涵和適用範圍理解不一。

早在1998年,中國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中明確任何國家在尊重國際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屬經濟區享有航行、飛越的自由。

“南海的航行自由從來都不是問題。”周波說,中美雖然對航行自由的理解有分歧,但是應該求同存異,一方不應該把自己單方面的解釋強加於人,甚至以“航行自由”名義在對方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進行危險的軍事活動。這些活動侵害他國利益,也危及自身艦機的安全。中美作為大國對全球的安全負有特殊責任,中美共同參與亞丁灣的反海盜行動既是維護戰略通道安全,也是維護航行自由,說明只要雙方不以對方的安全為代價,雙方完全可以在維護全球航行自由方面合作,為海洋公域提供更多安全公共產品。

聲音

多位專家解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演講:

國際社會不希望看到中美關係緊張

今年,軍科院原副院長何雷以中方代表團成員身份“三進”香格里拉對話會(以下簡稱“香會”)。5月31日晚,何雷作為開幕晚宴第一個提問者,向李顯龍連發兩問,主要涉及小國如何避免選邊站和中美關係問題如何妥善解決。

對於李顯龍再次在香會場合做主旨演講,何雷給予點贊,並評價說“他的演講積極、正面、公正、平和”。

“我們是防禦性國防戰略”

在何雷觀察來看,李顯龍演講先介紹新加坡發展的歷史,從近百年曆史來看,大國之間關係如何對東南亞穩定有很大影響。緊接著,李顯龍提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很快,解決了十幾億人貧窮落後吃飯穿衣的問題,已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同時也對東南亞發展做出很大貢獻。

“美國對中國軍力發展顯示出了擔憂,我覺得這個憂慮是不必要的。”何雷認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是防禦性國防戰略,軍事戰略是積極防禦的,無論怎麼發展,都不稱霸、不擴張、不與任何國家進行軍備競賽。只要真正理解中國外交和國防政策,就不會對中國軍力發展產生憂慮,中國軍力發展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小國大思路”名副其實

李顯龍還提到,中國是開放包容的,希望中美關係要從維護世界和平大局出發,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對於李顯龍的講話,何雷認為,“這是一個精彩的報告,很多觀點要進行點贊。”很久以前,何雷聽到過這樣一句話,即“小國大思路”,如今親自聽了李顯龍講話後,“這句話是名副其實的。”

李顯龍在演講中提到,這段時間中美髮生經貿摩擦,對世界安全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何雷就此追問了“從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大趨勢出發,中美兩國如何妥善解決”的問題。

近來,李顯龍在多個場合多次講到,小國在大國之間不“選邊”。

在當前大國關係產生矛盾和問題的情況下,小國如何積極作為,避免選邊、站隊?李顯龍對於何雷這個看似尖銳的問題也給了詳細補充。“要避免戰略誤判,同時要解決具體問題,小國要建立新的多邊主義,根本要大國之間解決根本問題。”

國際社會不希望看到中美對抗

如何看待李顯龍作為新加坡領導人就中美關係發表主旨演講?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主任周波認為,結合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亞太地區位置和發展程度來說,不難看出新加坡的立場。“對新加坡來說,大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就是他們的生存基礎。”

周波分析認為,李顯龍涉及中美的言論字斟句酌、非常謹慎,“新加坡作為東盟成員國希望在中美關係中保持中立,避免選邊站隊。”

軍事科學院戰爭研究院研究員趙小卓分析,李顯龍這場演講的主題釋放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國際社會不希望看到中美之間出現緊張、衝突對抗。

國防大學教授許蔓舒香會發言:

任何技術不應成為衝突升級導火索

6月1日下午,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許蔓舒大校參加了第18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第四分組會,並就網絡能力發展對防務的影響這一主題發言。她表示,在帶來社會效率和經濟繁榮之時,網絡也給國家和國際安全帶來新的挑戰,她認為防務部門有責任保持戰略剋制,強調網絡防禦和網絡彈性方面的能力,各國在網絡空間亟需構建互信機制。

許蔓舒發現,近年來,網絡影響行動成為國家運用信息資源的重要鬥爭方式,由此也引發各國政府的高度戒備和持續防範。從技術角度看,一方面網絡互聯互通的特性和匿名設計使國家間的對抗更加隱蔽。另一方面,技術發展使網絡更加去中心化,即使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也無法完全控制網絡空間。

“濫用攻擊能力必然招致戰略風險,包括動能報復和衝突升級等。”她認為,考慮到任何技術不應該成為發動戰爭的藉口,也不應該成為衝突升級的導火索,在網絡能力的運用上,防務部門有責任保持戰略剋制,強調網絡防禦和網絡彈性方面的能力。

“網絡空間互信機制亟需構建。”在她看來,由於網絡技術的快速更新、網絡愈加複雜、漏洞不斷增加,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抵擋國家級的大規模網絡攻擊。

如何預防網絡空間的衝突和危機?許蔓舒在發言中指出,這需要各方繼續在化解安全困境、增強互信方面做出努力。

雖然各國信息化程度不同,網絡能力存在不平衡,“但是各國可首先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定期交流網絡安全關切和網絡政策變化,進一步理解彼此在網絡安全上的差異、分歧和共同點,而後逐步建立工作層溝通機制。”她舉例說,包括建立網絡熱線、交換聯絡人信息或聯絡郵箱,保持溝通渠道多元化,確保危機時的緊急處理和協調,防止誤判。

本版採寫:

南都記者向雪妮潘珊菊發自新加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