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胃腸鏡檢查嗎?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去做檢查!

消化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普遍性,是影響人的機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消化道疾病在全身疾病譜中佔首位,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是炎症、潰瘍、腫瘤。而且需要警惕的是有部分炎症、潰瘍是可以轉化為腫瘤的。

我要做胃腸鏡檢查嗎?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去做檢查!

根據國內外資料表明,胃腸道惡性腫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第三位,而且有年輕化趨勢,年輕人的胃癌、大腸癌發病率逐年增多。五六十年前,一些國家,如美國、日本、挪威、芬蘭等消化道腫瘤發病率都很高,而現在由於胃腸鏡的普及,40%—70%早期胃腸腫瘤在胃腸鏡下即可切除治癒,使胃腸腫瘤患者死亡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胃腸鏡:臨床診斷金標準

胃腸鏡是診斷消化道疾病最好方法,為臨床金標準。醫學專家都稱它為消化道保護神。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內鏡醫生可以說是擁有一雙“經過訓練的眼睛”,通過胃腸鏡對胃腸內的觀察做到一覽無餘,能夠敏銳發現胃粘膜中大於5毫米左右的微小病變。比如小隆起、小凹陷、小“痘瘡”樣改變、小的色澤改變等,有時還可進行簡單的胃腸粘膜染色,及時發現胃腸粘膜著色的異常,再經過活體組織檢查,確定病灶的性質,給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有些小病變是可以在鏡下切除,無需進行剖腹手術,極大地減輕了受檢者的創傷和降低了其風險。

若心理比較恐懼檢查或檢查時反應比較大怎麼辦呢?這也能解決的,由醫生來幫助你,現在有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方式,請麻醉醫生來用點藥,就能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了。下面介紹一下無痛胃腸鏡檢查是怎麼做的。

我要做胃腸鏡檢查嗎?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去做檢查!

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

一提到胃腸鏡檢查大多數人心理上會產生一種恐懼感,主要是害怕檢查過程中那種難以名狀的痛苦,而造成一些早期胃腸癌無法早發現,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很多人生病後拒絕接受胃腸鏡檢查、有些甚至單位安排體檢時都不願做胃腸鏡檢查,可事實上胃腸鏡檢查是胃腸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是診斷消化道疾病的最好方法。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需要做胃腸鏡檢查呢?我們每一個人自問:我需要胃腸鏡檢查嗎?

下面,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目前比較普遍的認識是,以下任何一類人群具備其中一條,都建議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胃鏡檢查的適應症

1、凡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反酸、燒心、咽部不適、吞嚥困難等消化道不適的症狀,疑及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病變,臨床又不能確診者。

2、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癌的患者。

3、有不明原因的貧血、體重下降。

4、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要做胃腸鏡檢查嗎?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去做檢查!

5、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病人,如嘔吐咖啡色物或柏油樣便。

6、既往有胃病史,特別是慢性胃潰瘍、息肉、萎縮性胃炎。

7、需要內鏡進行治療者(如鏡下止血、息肉摘除、狹窄擴張、膽管取石、支架置入等)。

8、上消化道異物病人。

9、上消化道手術後有無法解釋的症狀者。

10、出生在胃癌高發區或曾在高發區長期生活過。

腸鏡檢查的適應症

1、有便血,大便不規律,如腹瀉、便祕、腹瀉便祕。交替等下消化道症狀者。

2、原因不明的貧血、體重下降。

3、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

4、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

5、腹痛、腹脹、腹部包塊等。

我要做胃腸鏡檢查嗎?專家:出現這些症狀就一定要去做檢查!

6、結腸手術後需要做內鏡複查。

7、結腸鏡術後複查與隨訪。

8、結腸腫瘤的普查 。

9、鋇灌腸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診斷。

10、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11、腸息肉、腫瘤等需要做結腸鏡治療的疾病。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消化科醫生和胃腸外科醫生已形成共識,四十歲以後的健康人群,應把胃腸鏡檢查納入體檢內容,至少進行一次常規檢查,若未發現異常情況如息肉、腫瘤等,可間隔3—5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

胃腸鏡檢查後注意事項

醫生提醒,胃鏡檢查完畢後病人可坐起吐出口腔內的唾液,由於檢查時注入一些空氣,雖然在退鏡時已吸出,但有的人仍有腹脹感,噯氣很多。因為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過早吃東西容易使食物進入氣管引起嗆咳或發生吸入性肺炎,“一定在檢查後2小時,待咽部作用消失後再試吃流質食物”,在1~3天內,病人可能感到咽部不適或疼痛,但無礙於飲食,大多數人可照常工作,不適症狀較重者可予休息。做胃鏡檢查最好有家屬陪同,檢查結束後護送回家。腸鏡檢查完畢後也會有一些腹脹情況,保持排氣即可。

做了活檢的患者(特別是老年人),檢查後1~2日內,應進食半流質飲食,忌食生、冷、硬和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菸、飲酒、喝釅茶和濃咖啡,以免誘發創面出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