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壯志每天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頭,參與病人的搶救和看護救治工作。後期病人又併發胃腸功能紊亂,合併腸道菌群失調,一天大便數十次,且異味難聞。對此李壯志毫不在意,堅持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照顧患者,觀察病人,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在他的帶領下,醫護共同努力,終於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多達6處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這不僅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更是給了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壯志每天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頭,參與病人的搶救和看護救治工作。後期病人又併發胃腸功能紊亂,合併腸道菌群失調,一天大便數十次,且異味難聞。對此李壯志毫不在意,堅持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照顧患者,觀察病人,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在他的帶領下,醫護共同努力,終於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多達6處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這不僅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更是給了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壯志每天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頭,參與病人的搶救和看護救治工作。後期病人又併發胃腸功能紊亂,合併腸道菌群失調,一天大便數十次,且異味難聞。對此李壯志毫不在意,堅持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照顧患者,觀察病人,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在他的帶領下,醫護共同努力,終於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多達6處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這不僅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更是給了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多年來,針對神經外科急危重病人多、突發事件多的特點,作為科室負責人,李壯志憑著一顆醫者仁心,帶領著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苦練內功、勇敢探索創新,勵志攻克各類治療難題。

垂體瘤等顱底腫瘤由於位於顱底中央區,神經血管密集,一直是神經外科公認的“雷區”,手術風險高、併發症多。李壯志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進展,通過網上會診,向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專家取經,經過反覆論證、縝密設計,將經蝶竇顯微鏡和內鏡技術應用於垂體瘤切除術,實現了微創、徹底的理想手術效果,病人恢復快,術後短期即可出院的效果,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症,其危害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被稱作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隨著日常接診的帕金森危重病人越來越多,李壯志深刻地感受到技術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感,他下定決心克服各種困難與障礙,讓更多患者在威海本地就可以通過手術減輕病痛。在他的帶領下,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二科刻苦攻關,經過謹慎全面的術前評估及討論,完成了我市第一例雙側腦深部電極(DBS)植入治療帕金森的手術,填補了我市此領域的空白。對飽受帕金森折磨的病人來說,可謂是重新看到了人生的曙光。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壯志每天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頭,參與病人的搶救和看護救治工作。後期病人又併發胃腸功能紊亂,合併腸道菌群失調,一天大便數十次,且異味難聞。對此李壯志毫不在意,堅持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照顧患者,觀察病人,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在他的帶領下,醫護共同努力,終於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多達6處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這不僅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更是給了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多年來,針對神經外科急危重病人多、突發事件多的特點,作為科室負責人,李壯志憑著一顆醫者仁心,帶領著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苦練內功、勇敢探索創新,勵志攻克各類治療難題。

垂體瘤等顱底腫瘤由於位於顱底中央區,神經血管密集,一直是神經外科公認的“雷區”,手術風險高、併發症多。李壯志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進展,通過網上會診,向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專家取經,經過反覆論證、縝密設計,將經蝶竇顯微鏡和內鏡技術應用於垂體瘤切除術,實現了微創、徹底的理想手術效果,病人恢復快,術後短期即可出院的效果,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症,其危害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被稱作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隨著日常接診的帕金森危重病人越來越多,李壯志深刻地感受到技術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感,他下定決心克服各種困難與障礙,讓更多患者在威海本地就可以通過手術減輕病痛。在他的帶領下,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二科刻苦攻關,經過謹慎全面的術前評估及討論,完成了我市第一例雙側腦深部電極(DBS)植入治療帕金森的手術,填補了我市此領域的空白。對飽受帕金森折磨的病人來說,可謂是重新看到了人生的曙光。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缺血性疾病的顯微外科治療等等一項項新技術以微創、痛苦極小、恢復快為特點,成為神經外二科優勢強項,多年來在全市遙遙領先。成績取得的背後,正是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技術創新、服務創優的成果。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秉承醫者操守奉獻大愛真情

——記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專家李壯志教授

神經外科俗稱腦外科,眾所周知,這個專業風險極大,尤其是顱底中軸部位的腫瘤切除,不但手術風險大,術後併發症也非常多見,這類病人處置不當往往重者死亡輕者殘疾,而且此類手術時常長達15一20小時。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不但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體力與耐力。

都說做醫生不易,顯而易見,做一名神經外科醫生更是難上加難。

醫生的成長:

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這些年來,我從事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最後是腦外科……”

說起工作經歷,李壯志如數家珍。也正是因為這些豐富的工作經歷,才讓如今的他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專家。

“一名醫生的成長離不開學習和老師們的幫助。年輕階段是醫生打好專業基礎的黃金時期,學習對於醫學這門靠技術吃飯的學科尤為重要。每個人的天賦和特質不同,若想在專業上嶄露頭角,除熱愛外,還需要堅持。”

1986年7月,李壯志自濱州醫學院醫療專業順利畢業,畢業後便進入威海市立醫院開始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1993年6月,李壯志被派往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307醫院)研修神經外科一年。在這期間,李壯志虛心學習,認真請教,積極參加科室病例討論和手術,利用業餘時間在圖書館翻閱大量圖書和參考資料,並和天壇醫院老師建立業務關係,不斷利用休息時間見縫插針去天壇醫院觀摩手術……

學成功歸來後,李壯志帶領科室團隊開展了許多新技術和新業務。每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手術難題,他便自費去北京天壇醫院觀摩手術並虛心向老師請教,回來後又仔細查閱資料,使許多難題迎刃而解。

在長期的積極學習和實踐鍛鍊中,李壯志由原來只能開展顱腦損傷的救治工作,逐漸拓展各個亞專業的工作,包括顱內腫瘤、腦血管病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治療、腦幹出血的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切除、顱內動脈瘤夾閉術、腦缺血病的外科治療等等。

同時還帶領科室人員積極開展了內鏡輔助垂體瘤全切除術、複雜顱底腫瘤切除和顱底重建術、保留面神經聽神經瘤切除術、功能區腫瘤和開展腦深部腫瘤立體仿真手術切除。率先在我院開展功能神經外科的微血管減壓、癲癇和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療等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並取得良好效果。

因業務能力突出,2000年,李壯志競爭上崗被聘任神經外科副主任,同年被聘為副主任醫師。 2002-2004年度被評為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200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2005-2011年度為威海市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1年因業務發展需要,被聘為神經外二科主任。2017年創立威海市神經外科重點專科,擔任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

學術科研水平也隨之水漲創高。雖然業務繁忙,壓力巨大,李壯志依然堅持學術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研科研成果7項,其中獲威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通過長期科研,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探索出腦深部疾病精湛的手術治療方法,將手術風險努力降到最低,使患者住在市立醫院得到最佳的技術服務。目前開展的各種顱腦及脊髓手術,以顯微神經外科和內鏡為特長,將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降到了最低限度。

患者的信任:

生命所託,健康所繫

作為一名從醫三十餘年的資深醫務工作者,李壯志時常對年輕醫生們說,“病人在我們面前,袒露自己的身體,暴露自己的私隱,陳述自己肉體上與精神上的痛苦,甚至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我們,生命所託,健康所繫,這是莫大的信任!”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從醫以來,李壯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兢兢業業地履行著醫者本分,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

他說,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因為他而重獲新生,他就會忘記工作上的苦與累。

每有疑難或垂危的病人找來時,李壯志從來不考慮假如醫治失敗對個人聲譽造成的不良影響,更不會因為畏難而推諉病人。他總是積極努力地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他說,試試就是希望,希望經過努力就可能變成現實。

現在關於醫患糾紛矛盾衝突的報道屢見不鮮,李壯志對此總是淡然處之,卻又引以為戒。因為他知道,醫生面對的不僅是病人,還有複雜的社會,應把“戒、慎、恐、懼”四個字作為座右銘,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同時,還應抱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小心謹慎。

“這不是膽小怕事,這是醫者面對病人最寶貴的生命而產生的責任感,也是對自身職業的尊重。”李壯志如是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三十餘年來,李壯志都記不得他是否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也記不清有多少位患者是在他犧牲個人休息時間來施展手術恢復健康,記不清有多少家庭因此重返幸福團圓。

經常是忙完一天的手術,下班剛回到家,沒來得及吃晚飯,科內又來了病人。

記得那是一位腦疝病人,因為需要馬上動手術救命。李壯志顧不上自身疲勞,也顧不上去看妻子失望的眼神,匆匆換上衣服趕往院,為病人及時作了腦內血腫清除術。病人獲救了,他還未來得及緩口氣休息休息,科內又來了一個硬膜外血腫病人需要馬上做手術治療。

此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一天的做了數臺大手術,大半日水米未進,李壯志飢腸轆轆,周身疲憊,感到有些難以支撐。

“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丈夫,求求您了。”

家屬“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那哀求而又焦慮的眼神,那淒厲而又無助的呼喊,深深地揪住了在場的每位醫護人員的心,李壯志的眼睛溼潤了。

“您不要這樣,您快起來”,他一邊扶起了患者家屬,一邊安慰她,“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們做大夫的,一定會使出百分之百的力氣!”

為了這句許諾,李壯志全然不顧超負荷體力支出對自身健康的危害,忘記了疲累,忘記了飢餓,再次換上手術服,再次走進手術室……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手術結束時,已是凌晨2點多,這一天裡,他做了四臺手術,站立手術檯邊長達十幾個小時。

走進手術室的李壯志舉步維艱,巨大的體力透支讓他眼前一陣陣發黑。他不由想到那些因為過勞而導致猝死的同行們。可是他卻不後悔,因為從手術室裡推出來的,是鮮活的生命,是四個家庭幸福的希望。

這樣的日子對李壯志來說已是平常。不論是深夜寒風呼嘯,還是正在休假與親人團聚,只要有急救,他就毫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醫院。因為他明白,對於重症腦部疾患、腦疝患者,時間真的就是生命,早到一分鐘,早一分鐘給病人手術,就有可能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醫者的仁心:

苦練內功,勇於探索創新

急危重症患者腦幹出血的手術、頸內動脈海綿竇漏治療等一直被公認為神經外科手術禁區,執著於治病救人技術攻關的李壯志卻勇闖禁區,將開顱腦內血腫清除手術、微創鑽顱血腫引流及保守治療等方法合理綜合運用,使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優化的治療。

曾經有位中年男性患者,因突發頭痛伴嘔吐1天入院,顱腦CT檢查提示雙側腦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此類病人以往無有效治療措施,即便是轉至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做手術,也往往因救治不及時而死亡。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面對如此危急複雜的情況,李壯志帶領神經外二科醫療團隊大膽地通過腦血管造影引導,將導管插到腦內大靜脈血栓形成處,注入溶栓藥使血栓溶解,讓靜脈恢復暢通。病人在最短時間得到救治,順利康復出院,成功挽救了生命。

還有一位患腦動靜脈畸形的年輕病人,在手術結束時發生過敏性休克,並加重發展成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情況危急。李壯志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成立特別治療小組,請院內各科專家會診。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李壯志每天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頭,參與病人的搶救和看護救治工作。後期病人又併發胃腸功能紊亂,合併腸道菌群失調,一天大便數十次,且異味難聞。對此李壯志毫不在意,堅持同其他醫護人員一起照顧患者,觀察病人,調整治療方案。

最後,在他的帶領下,醫護共同努力,終於創造了奇蹟,把一個多達6處臟器功能衰竭的病人救活了!這不僅挽救了一個年輕生命,更是給了這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希望。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多年來,針對神經外科急危重病人多、突發事件多的特點,作為科室負責人,李壯志憑著一顆醫者仁心,帶領著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苦練內功、勇敢探索創新,勵志攻克各類治療難題。

垂體瘤等顱底腫瘤由於位於顱底中央區,神經血管密集,一直是神經外科公認的“雷區”,手術風險高、併發症多。李壯志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進展,通過網上會診,向北京、上海等大醫院專家取經,經過反覆論證、縝密設計,將經蝶竇顯微鏡和內鏡技術應用於垂體瘤切除術,實現了微創、徹底的理想手術效果,病人恢復快,術後短期即可出院的效果,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症,其危害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被稱作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隨著日常接診的帕金森危重病人越來越多,李壯志深刻地感受到技術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感,他下定決心克服各種困難與障礙,讓更多患者在威海本地就可以通過手術減輕病痛。在他的帶領下,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二科刻苦攻關,經過謹慎全面的術前評估及討論,完成了我市第一例雙側腦深部電極(DBS)植入治療帕金森的手術,填補了我市此領域的空白。對飽受帕金森折磨的病人來說,可謂是重新看到了人生的曙光。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缺血性疾病的顯微外科治療等等一項項新技術以微創、痛苦極小、恢復快為特點,成為神經外二科優勢強項,多年來在全市遙遙領先。成績取得的背後,正是李壯志帶領團隊成員技術創新、服務創優的成果。

威海市立醫院神經外科李壯志教授:醫者操守大愛真情

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李壯志,用數十年來的付出,贏得了廣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醫生的天職;用拳拳愛心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篇章;為腳下這片深愛的熱土,無怨無悔地奉獻著生命光華,春風化雨般為創建“幸福威海”貢獻著個人力量。(周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