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送轉絕跡,僅15家A股中報有送轉'

"

A股2019年中報披露落下帷幕,高送轉已有偃旗息鼓之勢。《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東方財富數據中心顯示,A股只有15家公司推出送轉股份,最高送轉比例為10股轉8股,如果依照去年4月出爐的“史上最嚴”高送轉新規,今年中報無一家公司達到高送轉標準。

高送轉絕跡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報兩市推出分紅預案的有80家,其中現金分紅的公司有65家,佔比逾八成,而送轉股的公司只有15家。其中,送轉比例最高的是華致酒行,公司擬每10股轉8股,東音股份、芒果超媒均為每10股轉7股,上海新陽、聚隆科技則為每10股轉5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5家公司披露送轉預案相當遲,均集中在中報披露截止前的最後一個周,最早的東音股份8月26日推出預案。

此前,天風證券曾統計,2016年全年上市公司高送轉有211家。2017年,這一數目降至55家,縮水比例約為75%。機構稱,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高送轉也過上了寒冬。而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去年中報期間,共有24家公司推出送轉方案,其中有8家公司推出每10股送轉8股以上的高送轉方案。去年年報期間,雖然有321家A股公司進行了送股或轉增,但10送10以上的僅有3家,最高的為裕同科技,每10股轉增12股並派現6元。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根據去年4月出爐的高送轉新規指引,對於高送轉的認定標準為主板、中小板、創業板送轉比例分別為10:5、10:8和10:10。以此來看,今年中報沒有一家公司推出的預案達到高送轉定義。

公司不敢妄動

這與近年來監管層整頓高送轉亂象,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監管思路有關,上市公司已經不再像過往那般隨意拋出高送轉,以往一度達到10股送轉30股的高送轉亂象將成為歷史。

按照去年新規,推出高送轉的公司,被一系列的指標嚴格限制,比如近兩年淨利潤持續增長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於1元等等。在監管層看來,高送轉無疑只是一種“股本擴大、股份拆細”的賬面處理,對投資者持股比例並無實質影響,更無法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與二級市場掛鉤來看,高送轉大旗背後極易滋生利益鏈條,例如信息合謀、內幕交易、減持套現、拉高出逃等。因此部分上市公司打著高送轉的旗號坑害大量中小投資者使之利益受損,最終不過只是年復一年的概念炒作。

長三角某上市公司董祕對《金證券》記者直言,“公司肯定是想多送一點,擴大股本,但監管都亮出具體的數字了,越線不是找死麼?”

此外,《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滬上券商人士也分析,除了監管從嚴,市場投資風向變化也是高送轉急速降溫的原因之一。今年A股題材炒作偏少,業績是否增長成主線。貴州茅臺、卓勝微等高價股一路上揚,也讓投資者明白:K線漲幅並不會受限於股價高低。此外,頻頻出現的“面值退市股”,也會讓上市公司在高送轉前仔細考量。畢竟,不少股票之所以“成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送轉將公司推向了末路。以“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為例,公司從2011年起就進行了四次高送轉,加上中弘股份進行過多次增發,導致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從2010年底的5.6億股直接增加至退市前的83.91億股,股本激增十幾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