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發佈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四方面積極履責、共贏發展

中國移動發佈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四方面積極履責、共贏發展

6月20日,中國移動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佈,這是中國移動連續第十三年發佈可持續發展報告,報告以“連接•創未來”為主題,集中呈現中國移動以優質“連接”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履責主線,突出5G帶來的巨大創新空間與美好改變。報告連續第六年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最高五星級評價。在報告發布的同時,中國移動在自有營業廳同步開展第三屆“中國移動社會責任溝通日”活動,邀請廣大客戶共同暢想5G新未來。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堅持以信息通信技術服務經濟社會民生,推動實現了中國信息通信業‘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的歷史性轉變。面向5G發展的新機遇,中國移動立足提升‘連接’能力,攜手產業夥伴共促數字化創新,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2018年,中國移動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如下四個方面積極履責、共贏發展:

一是提供優質連接,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截至2018年底,中國移動4G基站數達到241萬,累計服務7.13億4G客戶和1.57億有線寬帶客戶,在239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國際數據漫遊業務。在346個城市開通窄帶物聯網(NB-IoT),並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物聯網智能連接淨增3.22億,規模達到5.51億。深入推進“提速降費”,各項提速降費舉措累計惠及47億人次。不斷優化服務體驗,積極迴應解決“不知情定製”“自主選擇權”等客戶關注的重點問題。加強通訊信息詐騙防範與不良信息治理,處置各類騷擾電話號碼26萬餘個,月均處置垃圾短信3.9億條。

二是引領技術創新,創享智慧美好生活。牽頭制定5G網絡架構國際標準,積極開展5G網絡規模試驗及業務應用示範。啟動“5G終端先行者計劃”,依託5G聯合創新中心,構建全球性開放實驗室和5G行業聯盟,推動端到端產業鏈成熟。設立中國移動雄安、成都和上海產業研究院,深耕工業、農業、醫療、教育、交通、金融、智慧城市等垂直領域,孵化5G示範應用,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智慧社會建設。

三是深化產業合作,打造繁榮數字生態。持續推進“139合作計劃”,明確做大產業數字化合作、做強家庭數字化合作、做深泛智能終端合作三大舉措,為產業合作伙伴搭建合作共贏的開放平臺。通信能力共享平臺入選國家發改委共享經濟示範平臺,服務超過30.5萬家企業,移動認證平臺日均提供超過6.7億次認證,OneNET物聯網平臺匯聚企業9396家、賦能近10萬開發者。積極打造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雙創”平臺用戶達15.6萬人,累計創建項目2918個。聚焦5G、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與15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垂直行業領軍企業和重要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拓展數字化服務的新空間。

四是加強全面履責,共享可持續發展價值。積極參與“電信普遍服務工程”等專項行動,累計完成41.7萬個行政村的有線寬帶覆蓋,行政村4G覆蓋率達97.8%,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深入推進五省(區)八縣對口支援和定點扶貧工作,切實開展重點項目助力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系統覆蓋全國811萬貧困群眾與74萬名一線扶貧幹部。持續開展“藍色夢想”和愛“心”行動項目,累計培訓115782名中西部農村中小學校長、幫助救治5358名貧困先心病患兒。連續十二年開展“綠色行動計劃”,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較上年下降58%,年節電26.6億度,助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2018年,中國移動位列“中國企業300強2009-2018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榜首,榮獲“責任十年•國企十佳”獎;連續第三年成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進入CDP(碳信息披露項目)全球氣候變化最高評級名單的中國內地企業,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晉級為4A級基金會,精準扶貧系統獲得2018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電子政務類項目最高獎項。

6月6日,中國移動獲得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5G業務經營許可,正式宣告進入5G時代。作為全球5G標準制定的重要力量,中國移動在相關國際標準組織中累計提交標準提案2700餘篇,在全球電信運營企業中網絡領域提案數排名第一,申請5G專利超1000項。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大力推進“5G+”計劃,預計2019年9月底前將在超過40個城市推出“不換卡、不換號”的5G服務。中國移動圍繞移動遠程醫療、雲端機器人、智慧工廠、智慧校園、智能電網等31個應用場景積極開展5G業務示範,與產業相關方攜手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與廣大客戶共享萬物智聯的新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