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二十七):帝王將相幾抔土。

北洋時代的江湖與廟堂之間群雄四起,但多數屬於曇花一現的角色。而段祺瑞則可以稱為廟堂之上的“常青樹”,這位皖系軍閥的首領,手下有徐樹崢這樣的謀將,得以在北洋王朝兩次府院之爭中擠走湖北新軍的實力派黎元洪,鬥敗同屬北洋軍一脈的直系首領馮國璋,而曾是晚清九大疆臣之首的徐世昌,這位鎮守大清龍興之地的東三省第一任總督,最後也不過只是皖系軍閥掌舵北洋王朝的一個代言人。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但是段祺瑞的性格過於鋒芒畢露,而直係軍閥在後起之秀吳佩孚的養精蓄銳中再次崛起,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也一統關外,對關內一直虎視眈眈,逐鹿天下的大幕即將拉開。先是吳佩孚突然從南方前線議和後揮師北上,在保定與曹錕會師後直撲京津地區,段祺瑞愛將徐樹崢急忙回京,積極籌備應戰,直皖戰爭即將爆發。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徐世昌作為北洋王朝名義上的掌舵人希望雙方能夠和談,所以電召張作霖入關調停,而早年間張作霖能夠從綠林豪強成為東三省巡閱使,離不開當時東北總督徐世昌的提攜,所以親率7萬奉軍入關的張作霖,一開始在曹錕與段祺瑞中間積極遊說,希望雙方能夠握手言和。一時間中原大地數十萬大軍雲集,直系、奉系以及皖系三大軍閥之間暗流湧動。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作為皖系軍閥中少有的謀士與良將,徐樹崢此時已經就任奉軍副總司令,此時心生一計決定兵行險招,於是邀請張作霖前往團河赴宴,而張作霖平素機警謹慎,在席間發現徐樹崢神色有異,此時的段祺瑞也在為是否於席間殺張而猶豫不決。最終張作霖察覺出端倪,藉口需要出恭而倉皇逃出,聞訊後的徐樹崢連忙採取行動,嚴令皖系在廊坊等地的駐軍沿途攔車搜捕,但是張作霖早已連夜乘貨車返回奉軍在天津的駐地,這場北洋時期的鴻門宴,徐樹崢只得喟然長嘆:“大勢已去矣!”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當然結果也確實如此,這場鴻門宴雖然屬於險招,但是如果能夠痛下殺手,奉軍必然大亂,最後直皖戰爭中皖系軍閥也不會面對兩面受敵的窘境,自然更具有勝算。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一計策失算後就等於提前與奉軍宣戰,當7萬奉軍在天津枕戈待發,而直系大軍也即將兵臨城下,皖系的失敗已成定局,最終的戰況是皖系軍閥中的老將曲同豐被自己的學生吳佩孚生俘,而徐樹崢所部的東線皖軍倉皇而逃,兵敗如山倒的皖系軍閥,自此一蹶不振。

歷史的另類臉譜:一場針對張作霖的鴻門宴,三大軍閥逐鹿中原

但是當直奉聯軍入城之後,雙方矛盾逐漸顯露,鴻門宴之後的三大軍閥逐鹿中原,也逐漸變成了直奉軍閥之間的針鋒相對,但天下究竟鹿死誰手,北洋群雄最終會發現,北洋軍一脈相承的梟雄巨擘,最後都成了歷史的過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