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三十):說不出再見。

民國四年,關於二十一條密約的簽署問題,日軍狂妄叫囂著最後通牒,聲稱海軍枕戈待發,恃強凌弱的本性昭然若揭,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王朝苦苦支撐。一方面刺探日本廟堂之上的最後底線,一方面訴諸於列強斡旋,“北洋之虎”段祺瑞領命積極備戰,卻在南方軍的扯旗放炮中疲於奔命。經歷近三個月的談判拉鋸戰,內憂外患中的袁世凱不得不另闢蹊徑。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作為一個成功的舊派權臣,他過於清楚關於廟堂博弈的雞零狗碎,怒斥機要幕僚張一麟書生之見:“開誠佈公若能成事,世界早已太平!”所以對於日軍的步步緊逼,聲東擊西的日軍重心應該還是在東北的利益訴求,所以袁世凱要做的就是暗中破壞,但是在當時的天下大勢之下,做起破壞工作也要一種能力與天賦,非獨擋一面的梟雄不可勝任,袁世凱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他就是東三省逐漸崛起的新秀,時任第27師師長張作霖。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而張作霖及其部下被招安後作為北洋軍的一支旁系,深受晚清第一任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提攜之恩,而徐世昌作為袁世凱的臨終託孤之人,自然早已將張作霖推薦到袁世凱帳下,江湖綠林出身的張作霖,在袁世凱這樣的雄主面前也絕對稱得上亂世梟雄,但是卻唯袁世凱馬首是瞻,袁世凱剛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各方力量的觀望中,目光如炬的張作霖隨即通電:“願負弩前驅,唯大總統馬首是瞻。”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關於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當時北平城居仁堂的一樓是袁世凱的辦公場所,東面是袁世凱的私人辦公室,只有最親近的心腹才能在此與大總統商議大事。而對於客人,無論身份多麼顯赫,最多袁世凱會在西面的會客廳見客,或者是隻能在前院的一處大圓房裡恭候袁世凱。但是在這一年,袁世凱第一次召見張作霖,就把張作霖請到了自己的私人辦公室。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張作霖雖說已經是東三省響噹噹的人物,但是初次面見袁世凱卻十分拘謹,他侷促地打量著辦公室內的陳設,目光定格在一個絲絨盒子裡擺設的4塊金錶,精緻華麗的金錶上鑲著一圈寶石,背面還點綴著琺琅彩的小人,袁世凱在談話中瞧見張作霖時不時注視著金錶,當即表示把4塊金錶都贈送給張作霖。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兩人的第一次面談看似完美收場,背後的波瀾詭譎只有兩人心裡清楚。一個人以鍾愛珠寶首飾來表現自己胸無大志,從而消除上司的顧慮以及博取信任,一個人以全部贈予表示完全的信任與支持,最終收買人心寄予重任,這樣才是武力訴求之外駕馭群雄的最好方式。

歷史的另類臉譜:張作霖初次面見袁世凱,注意力卻放在4塊金錶上

最後在袁世凱的扶持下,返回東北的張作霖異軍突起,迅速崛起成為黑土地上的實力派,其後雄踞東三省,成為扶桑之地的夢魘所在,最後在皇姑屯的爆炸聲中追隨曾經的雄主而去。至死,兩個人或許都沒有想過去出賣自己手下的任何一寸土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