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大家好,我是書法網的曉霞,最近讀《曾國藩家書》,其中有一段,有下屬問曾國藩,為啥自己天天忙忙碌碌,累個半死,卻一事無成!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曾國藩

曾國藩說: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也就是是:

精一的功夫

精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用功精深,用心專一)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精一:聚焦目標,用功精深

很多人做事喜歡走捷徑,喜歡投機取巧。曾國藩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人生哲學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把這種笨拙用於讀書上,他讀書,一本讀不懂,絕對不讀第二本,被大家恥笑為笨拙之人!

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鑽過去,因此不留死角。

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願意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鬆鬆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紮紮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彧白先生 書法真跡 精一

事實上,證明曾國藩是正確的,曾國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開竅之後,後面的路就越來越順。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舉人,又四年,又高中進士。而那些早早進了學的同學,後來卻連舉人也沒出來一個。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馬雲先生

恰如馬雲先生說講:

在一個聰明人滿街亂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聰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擲,一條心,一根筋。

(書法網特別邀請著名書法家彧白先生,為大家題寫案頭銘“精一”,讓我們更加專注於核心目標,早日實現自己夢想)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彧白先生 書法真跡 精一

精一:千招會,不如一招絕

曾國藩天資愚鈍,以一介書生帶兵,被石達開等人打的是落花流水,幾乎連命都丟了!

但是有他有韌性,落個“屢敗屢戰”的佳話!

後來他分析敵我的形勢以及自身特點,做出調整:

1、自己缺乏臨場應變能力,所以他專注做戰略,從不親臨戰場指揮!

2、戰術簡化,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就是一招:“結硬寨、打呆仗”

結果是百戰百勝,連太平軍軍事天才陳玉成、李秀成都兵敗被俘!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曾國藩

曾國藩後來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說:

凡與賊相持日久,最戒浪戰。……寧可數月不開一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結硬寨、打呆仗:從不主動出擊,把對手一圈圈圍起來,如同巨蟒纏人一樣,用一道一道的壕溝把這座城市活活困死。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結硬寨、打呆仗:就是先保證自己不輸,或者少輸,只要不下牌桌,就有翻本的機會!

就像李嘉誠說過:成功大小並不重要,關鍵是不要失敗!

李嘉誠用90%時間,考慮各種失敗可能性,並做好相應的準備!

對於我來說,一場最漂亮的仗,其實是一場事前清楚計算得失的仗。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李嘉誠先生

所以南懷瑾老師說過:有的人混混僵僵過一輩子,忙忙碌碌,就是缺乏精一之功!

(書法網特別邀請著名書法家彧白先生,為大家題寫“精一”,用實木裝裱,讓我們更加專注於核心目標,早日實現自己夢想)

曾國藩:一事無成,不是敗於懶,而是敗於這兩個字!李嘉誠推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