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中國近代史 李鴻章 李秉衡 伊東祐亨 歷史就在眼前 2017-06-01

清日戰爭,伊東佑亨的登陸選擇在離威海30海里以外的榮成灣,有了旅順的成功經驗,這一次大山岩完全相信伊東佑亨選擇的登陸點。1895年1月10日上午,廣島的50艘運兵船將在伊東佑亨率領的聯合艦隊的護衛下,將3.46萬日軍運往榮成。

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大軍壓境,山東的陸上防衛此時已經顯得尤為重要。朝廷在山東的陸軍兵力為2.1萬人,按照清國軍隊的特色,它們分屬兩位不同的領導。一位領導是李鴻章,管轄範圍是威海軍港以及劉公島陸軍,兵力五千,而包括榮成在內的山東其他地區1.6萬名士兵,則是歸另外一個人管。那就是山東巡撫!

所以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為什麼呢?!

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山東巡撫主管著威海之外的山東陸軍,而李秉衡是著名的帝黨新銳人物,被帝師翁同龢(hé)和光緒極為看重,他跟李鴻章大人不僅分工不同,各自的利益集團也不同,一個是帝黨新銳,一個是後黨砥柱,兩人分屬朝廷死對頭的利益派別,就像李鴻章只關心他的“北洋”勢力一樣,李秉衡也只會重點關心山東威海之外的其他陸路防務——丟了威海和北洋艦隊,他沒有多少責任,那是李鴻章的事,在關鍵時刻,李秉衡也不會為了“他李鴻章的威海”而賠上自己的精兵。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所以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已經猜到了故事的結局!

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在日軍出動前,李鴻章已經得到日軍可能會在榮成灣登陸的情報了。於是他以商量的口吻發電請求李秉衡幫忙加強榮成一帶的防禦,多派些兵過去(榮成是歸李秉衡管轄的),而李秉衡的做法是把這個電報扔在了一邊,然後他向朝廷上了另一道奏摺:要求朝廷清算淮軍之前跟日本作戰失敗的責任,將丁汝昌等淮軍敗將處死!

作為帝黨勢力的代表,李秉衡在就任山東巡撫前被光緒皇帝叫到皇宮密談了三次,談話的內容我們無從知曉,但從李秉衡的表現來看,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拆李鴻章的臺。所以長久以來我們痛恨慈禧同情光緒的觀念是應該改變一下了,光緒也不值得同情,在民族危難之際,他想到的也只是自己的權利而已!隨著清日戰爭的進行,帝黨分子一面出動清流言官攻擊李鴻章和淮軍將領,一面尋找機會,伺機奪權!

這是李鴻章大叫一聲“不好”的真正原因。在慈禧的撐腰下,李大人手忙腳亂地向朝廷“保”下自己的這些嫡系。然後,他驚奇地發現了李秉衡做出的兵力部署:煙臺9200人,蓬萊3000人,萊州4000人,而榮成——沒人。

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在日軍向榮成灣進軍的過程中,伊東佑亨派出幾艘軍艦開往蓬萊海域,時不時往蓬萊打幾炮。如果我們看一下地圖就會發現,榮成位於威海的南面,而蓬萊位於威海的北面,伊東佑亨正是要達到聲東擊西的效果,誘使山東陸軍誤以為日軍要在煙臺、蓬萊一帶登陸。果然,李秉衡似乎上當了,他將重兵集結在了煙臺、蓬萊一帶。

李秉衡的兵力分佈是大有問題的,即使他沒有預料到日軍會在榮成登陸,那麼,最多的兵力顯然也應該留駐北洋艦隊的基地威海——而不是煙臺。但在李秉衡看來,一旦威海有失,那是李鴻章的責任,朝廷會找李鴻章算賬的,而一旦煙臺有失,則要由他這個山東巡撫來負責。李鴻章只好再次發電,幾乎低聲下氣地請求李秉衡“照顧一下榮成”。

當李鴻章得知新任山東巡撫是李秉衡時,他大叫了一聲不好!

於是在日軍登陸前,榮成好歹出現了1800名守軍(其中三百人是李鴻章越權派去的)。人數看上去不少了,但我們需要來了解一下這1800名士兵的構成。在接到李鴻章的第二次請求後,李秉衡很大方:那就派1500人過去吧!但他們與其說是士兵,不如說是另外一種身份的人群——民工。他們是平時負責修黃河大堤的民夫,以軍事化組織和管理編成“河防軍”,每300人編成一營,每營有一件共用的武器——鳥銃或者抬槍,其餘的就是扁擔鋤頭了。

面對這1800人的弱旅,榮成日軍用幾發炮彈解決戰鬥,然後輕鬆完成登陸。日軍的行動是迅速的,三萬多名日軍、三四千匹戰馬,大量武器彈藥,只用了五天完成全部登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