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1860年之後的太平軍就比較慘了,他們被清軍打得節節敗退,不過當時太平軍還取得了一次大捷,太平軍在1860年的時候,將清軍的江南大營攻克了,這讓當時的洪秀全非常高興。當時出任兩江總督的清軍將領叫何桂清,他駐紮在常州,就在太平天國進攻常州的時候,何桂清想棄城出逃。

畢竟是大清的封疆大吏,不能夠隨隨便便的出逃,於是在太平軍攻克丹陽後,何桂清將布政使和總理糧臺等人叫來了,這些人也都是逃跑派,他們都建議何桂清逃跑,於是何桂清將蘇州軍事事務交給欽差和春,自己說是要籌備糧草,於是出逃了。

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其實,何桂清此舉是騙不過百姓的,百姓都認為何桂清是藉著籌備糧草的名義出逃,於是常州城內的很多百姓前來勸阻何桂清留下,可是何桂清不聽,還讓侍衛打死了幾位百姓,對何桂清此舉,江蘇巡撫直接彈劾何桂清棄城棄軍。何桂清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於是逃到了法國人的租界內。

在失去總督的情況下,常州最後被太平天國攻克了,何桂清將爛攤子交給和春,和春不辱使命,最後戰死,而且很多將軍也都犧牲在了這場戰爭中,此戰,咸豐皇帝怒了,他當時就下令將何桂清總督官職罷黜,一定要追究他的責任。然而,就在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了,英法攻入北京,咸豐也出逃了,所以處理何桂清的事情一直被擱置了兩年。

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英法撤出北京的時候,清朝開始重新審理何桂清一案。對於何桂清這個案件,清政府各大官員是有爭議的,刑部直接給出的處罰是斬立決,然而,恭親王和吏部給出的建議是,對何桂清的處罰應該慎重,沒必要將他殺死,畢竟何桂清是一品大員。

總之,這個案件爭議非常大,事情弄到慈禧太后那裡,慈禧太后也不知道怎麼辦,畢竟在非常時期斬殺封疆大吏不利於穩固人心,而且清廷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考慮,那就是何桂清的勢力,能夠對曾國藩的湘軍進行制衡,這就讓清廷殺何桂清更加謹慎了。

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就在這時候,曾國藩出來說話了,他先對朝廷說明了總督對朝廷的重要性,總督身上有大權力,而且很多人都逢迎,軍民是不敢違揹他的意思的。此話的意思是,何桂清作為一個地方大臣,卻不知道報效國家,遇事就跑,他是對不起朝廷給他的權力的。

之後,曾國藩對何桂清出逃這件事情又說了一番話。當時是很多臣僚建議何桂清出逃的,對此曾國藩說,封建大吏守城是大節,不能因為一個臣僚的進言就終止這種大節,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何桂清作為兩江總督,無論是守城還是棄城,他自己早有定論,出逃不是取決於臣僚的建議,而是他何桂清的決定。

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曾國藩的這些話,直接要了何桂清的命,何桂清最後被執行了死刑,史書對他的評價有一句是這樣說的:“身名俱隕,罪實難辭。”其實,曾國藩說的話非常隱晦,但是這些話中都帶著對何桂清的殺意,曾國藩之所以對何桂清起殺心,其實兩人也是有私仇的。

總督不顧百姓溜之大吉,該不該殺?曾國藩的話直接要了總督的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