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中國古代史 隋朝 隋文帝 唐朝 漢朝 歷史很瘋狂 2018-12-06

隋唐兩代帝王,都曾經花很大氣力去消滅東北方向上的高句麗王國。但因為距離較遠和對手較強的緣故,大部分戰爭的結果都不太好看。甚至還有隋煬帝那樣,弄得王朝覆滅的慘劇。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麗?

瘋狂哥對此簡單回答一下:

因為高句驪該打!

因為高句驪該打!

因為高句驪該打!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好了啦先來看一張地圖好清楚清楚幾個主要角色,好理解理解時代背景,好明確明確故事主線。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從西漢時期開始,高句驪、百濟和新羅就雄踞整個朝鮮半島,歷時700餘年。東漢末年之後直到南北朝時間裡,中原政權多次更迭,對外族影響力大幅下降。期間,這哥仨也不斷利用外交來牽制對手鞏固自己,最後高句驪逐漸發展為東北那邊最強的國家,直接可以當做是朝鮮半島史的三國演義了。這是時代背景。要注意的是,後來的高麗和現在的高句驪沒有半毛錢關係,後來高麗用這個名字就和朱元璋說自個是朱熹的後人一個性質,不用深究。

高句驪和中國曆來的外部敵人又有一點不一樣,高句驪又有他特殊的一點,它是一個農耕國家。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遊牧政權靠天吃飯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侷限,強則強矣,一旦生產力不繼就很容易內亂。作為一個農耕國家,高句驪國力發展則非常穩定,政體嚴密,後勤保障度高,每當中原政權出現動亂就伺機而動,逐步向西蠶食擴大實力,潛在威脅極大,這是非常要命的。

國體穩健其實沒什麼,畢竟每個國家都要為自己打算,關鍵高句驪自己也是極為爭氣,折騰討打,樂此不疲,下面再說說高句驪他怎麼就討打了。

回到中原,楊堅靠著欺負北周的孤兒寡婦統一北方。但除了楊堅,欺負北周的也有高句驪。

在北周滅掉北齊之後,北齊的皇族高寶寧率軍出逃,且一直不斷在對抗北周,到楊堅取代北周建立大隋以後,這廝又在不斷的對抗大隋,這股北齊殘存勢力一直是隋朝心病。其中,高句驪一直都在大力支持高寶寧,甚至高句驪王平原太王親自帶兵,聯合突厥和契丹一起營救高寶寧,直接介入到中原王朝的內戰中。

後來大隋建立,北方政權穩固的情況下,朝鮮三國倒是學乖了,開始稱臣,年年朝貢,但是他們同時朝貢的還有另外一箇中原政權,陳朝。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高句麗人的具裝騎兵與重步兵

在大隋和南陳對峙的時間裡,高句驪也不斷聯合突厥、靺鞨、契丹和南陳攻擊大隋,直到大隋統一中國後,高句驪仍不時主動發起攻擊,所以楊堅在征討高句驪檄文裡說的是「王既人臣,須同朕德,而乃驅逼靺鞨,固禁契丹」。說明高句驪對靺鞨和契丹有極強的控制力,這點也讓隋唐兩代一直頭疼不已。

再然後,楊廣繼位。除了皇位,楊廣還繼承的,還有楊堅攻滅高句驪的決心。

某次,楊廣說走就走的旅行,巡至北方後順便會見了突厥可汗,結果發現高句驪已經派遣使者與突厥溝通,這種密謀連通直接讓楊廣炸了。石之軒,啊不,裴矩當下就給楊廣說了,從周朝開始遼東一塊就是中國領土,先帝本來就有意討伐,陛下又怎能讓之仍為蠻夷之地呢。

隨後楊廣三度討伐高句驪。第三次打到高句驪王求降了,楊廣便放棄進攻高句驪首都平壤,表示要高句驪王主動前往大隋以表誠心,結果被放鴿子了。再然後,沒有第四次了,大隋因為楊廣的急政滅亡了。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隋煬帝

再到唐朝,雖然把大隋拖垮了,但是高句驪自己也消耗甚大,於是唐立朝之初高句驪就向唐稱臣納貢了,同時,又在遼河不斷修建防禦工事,以作備戰。

說回朝鮮三國,除了高句驪,百濟和新羅也有自己的打算考慮,而新羅的國策就是向唐示好,朝鮮三國中,新羅也與唐朝關係最為親密,然後高句驪和百濟發難了。

高句驪聯合百濟一齊攻打新羅,阻止新羅向唐朝貢,對李世民的國際譴責不予理睬,還把唐使者給綁了,繼楊堅楊廣之後,李世民也炸了。

為何隋唐不惜滅國,也要搞死高句驪?高句驪太賤了,確實該打

於是在李世民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攻滅高句驪一直是最首要任務,只是大限將至命不由他了。

李治繼位後,靠著渡海登陸戰,才得徹底消滅了高句驪和百濟,值得一說的是,後來武則天時期唐朝內政混亂,對朝鮮半島控制力減弱,朝鮮三國中歷來最弱小的新羅趁機將高句驪和百濟的舊地完全蠶食,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當然這是後話了。

所以,中原宿敵,西漢時匈奴,兩宋時金元,大明時蒙古,則隋唐時就屬高句驪了,其危害性更甚突厥吐蕃,非打不可也非滅不可。甚至於還有那些楊廣名為征討高句驪實則削弱隴西士族的陰謀論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