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明代著名將領。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考中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遇見退伍的老兵時,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所以對邊塞的狀況比較瞭解,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所謂“關寧”就是“關”是指山海關,“寧”指寧遠,山海關、寧遠、錦州等遼土是大明抵禦後金的重要防線,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天啟二年(1622年),袁崇煥往京城覲見明熹宗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不久之後,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回朝之後,袁崇煥上言稱:“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朝中大臣也誇讚袁崇煥的才能,於是又破格拔袁崇煥為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而袁崇煥在關寧組建一支由遼東本地人組成的重騎兵,這支騎兵裝備當時明朝最先進的武器,火銃,披重甲,備雙馬。這支騎兵因為是本地人組成所以有著極強大戰鬥力。加之軍中大部分人都是和滿清八旗兵有血海深仇,在戰場上不會有人退縮,成為當時明朝鎮守邊關軍隊中能與後金軍隊一較高下的精兵,稱“關寧鐵騎”。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關寧鐵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精銳部隊,是歷代騎兵中的強悍軍隊之一。關寧鐵騎與三國曹魏的騎兵方隊;漢武帝的重裝騎兵;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皁騎兵”;岳飛的“背嵬軍”,共同記載於歷史典籍。明朝的多種書籍中記載了關寧鐵騎的作戰歷程;《明季北略》中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關寧鐵騎”數千,皆敢戰,建州為之懼。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明天啟七年5月,皇太極領著百戰精兵來到寧遠城下,在寧遠外圍紮下九座大營,形成了對寧遠的包圍之勢。剛剛登基不久的皇太極面對寧遠城,心情很是複雜。當年,父親努爾哈赤就是在這寧遠城下,被炮火轟成重傷,不治而亡。所以,皇太極這次有備而來,就是要打下寧遠,為努爾哈赤報仇雪恨。三聲號炮響起,數萬八旗騎兵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寧遠城下衝去。戰鼓咚咚,馬刀閃閃,喊聲震天。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明軍還是延續以往的戰法,在城上用大炮轟擊。一排又一排的八旗兵在炮火中倒下去,人仰馬翻,血肉橫飛。皇太極面無表情,堅定地一揮手,八旗軍冒著炮火繼續衝擊。為了這場勝利,他已經研究過明軍的戰法,他知道,只要衝過這片開闊地,一旦進入炮火的死角,就是八旗軍的天下了。

  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把皇太極嚇愣了,也讓八旗軍的將領們驚呆了。大炮仍在城上轟擊,炮火硝煙中卻殺出一支幾萬人的馬隊,馬上士兵手持三眼鐵銃,離八旗軍百八十米就開始射擊,鉛彈如狂風般向八旗軍掃來。八旗軍還沒等明白過來,明軍已經衝到近前,把三眼鐵銃調過來,掄起如鐵錘似的槍把便向後金軍頭上砸來。一場短兵相接的大混戰,從早晨一直持續到了中午,八旗軍的屍體鋪滿了曠野,寧遠城外血流成河。眼見著傷亡越來越大,皇太極只好下令撤軍。戰後,皇太極才知道,這支凶猛異常的部隊就是袁崇煥新組建的關寧鐵騎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有了這支鐵騎駐守在寧遠,八旗軍再也沒敢進犯。崇禎二年秋,皇太極避開關寧鐵騎,率軍繞道蒙古草原,於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毫無準備而且剛剛才因為欠餉鬧過兵變的明軍在如狼似虎的八旗軍衝擊下,頃刻間土崩瓦解。30日,清軍合圍了北京的最後一道門戶遵化。袁崇煥得知後大驚失色,要是皇太極攻進北京城,北宋徽欽二帝被金軍掠走的那一幕可就重演了!時間緊迫,袁崇煥再次想到了手中的關寧鐵騎。命令離北京最近的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帶領4000輕騎立刻出發,急援遵化;自己親率九千鐵騎隨後跟進。然而,出乎袁崇煥意料的是,趙率教領軍趕到之前,遵化已經陷落,趙軍於城外幾十裡處中伏,全軍殉國,趙率教英勇戰死。隨後跟進的袁崇煥得知凶訊後,下令,人不下鞍,馬不停蹄,全軍轉向薊州,一定要把清軍攔截在薊州。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九千關寧鐵騎趕到薊州時,狡猾的皇太極卻已帶領軍隊繞開薊州向通州進發。通州離北京只有四十里,是京師的門戶,容不得半點閃失。袁崇煥又率領鐵騎來到通州,剛剛駐紮下,得知八旗軍已開往北京城。就這樣,袁崇煥率關寧鐵騎,追著八旗軍的屁股,在京畿之地疲於奔命。待趕到北京城下時,已是人困馬乏,有的戰士累得連刀都拿不起來了。

  皇太極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採取拖兵之計,先把關寧鐵騎累垮,然後再在北京城下,當著明朝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全殲關寧鐵騎。

  清晨,關寧鐵騎與八旗軍在北京城下拉開陣勢,這決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一邊是皇太極親自指揮的數萬八旗大軍,兵精糧足;另一邊,則是袁崇煥和他的疲憊之師關寧鐵騎,人數只有九千。

  袁崇煥深知此戰關係到明朝的存亡,他的戰前動員很簡單,也很有煽動性:“我們的身後是什麼。 ”士兵回答:“是北京,是皇帝。 ”袁崇煥說:“還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兄弟姐妹,如果不想讓他們落到韃靼兵手裡,成為他們的奴隸,我們應該怎麼辦。 ”士兵揮動手中的刀槍大聲喊:“殺死他們!殺死他們!”喊聲如雷,聲震原野。

  此時,皇太極正在調兵遣將,他認為,關寧鐵騎不過萬人,肯定採取守勢。他準備調集全部人馬,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沖垮關寧鐵騎,拿下北京城。卻沒有想到,袁崇煥竟然乘他們調動之時,率軍突然發起衝擊。後金兵猝不及防,隊伍馬上被衝得七零八落。經過四個時辰的激戰,八旗軍終於支撐不住開始退卻。皇太極再一次敗在關寧鐵騎手下。九千關寧鐵騎打敗了數萬的八旗軍,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大明王朝因此而延續十多年。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天啟7年5月6日,剛剛征討過朝鮮的後金軍在皇太極親自指揮下向西進發了。皇太極相信,那次寧遠的失利主要是過於輕敵,缺乏攻堅的準備,而只要準備充分,城池並不是堅不可摧的。就算打寧遠比較困難,要攻剛築不久的錦州應該還是可以的吧。5月12日清晨,後金軍從西,北兩面發起了對錦州城的總攻.馬步軍對城垣輪番進行攻擊,戰事進入了白熱化,由於袁崇煥指揮得當和手下的騎兵,打得皇太極再次無奈撤軍。關寧鐵騎首戰告捷,在寧遠城下的戰鬥中,成長起來的以騎兵——"關寧鐵騎"為核心的明軍開始敢於跟後金軍打野戰了!雖然是有寧遠城上炮火的支援,雖然明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士多死",但畢竟明軍敢於刀對刀,槍對槍的幹了,而且還取得了勝利,這是前所未有的奇蹟! 袁崇煥說:“盡天下之兵未嘗敢與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拼命,不知有夷之 凶狠剽悍......人人敢死,大小數十戰,解圍而去,誠數千年未有之武功也”這數千年雖未免有些誇張,但還是說出了寧錦大捷的重要意義.關寧鐵騎的威名打出來了!繼續依城 而戰,這樣發展下去,再過幾年就可以跟後金軍真正的爭雄於疆場了。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3年之後,崇禎2年秋,皇太極避開了堅固的寧錦防線,繞道蒙古,於十月戊寅日(12月11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成千上萬的後金兵如潮水般向長城湧去。毫無準備而且剛剛才因為欠餉鬧過兵變的明軍幾乎立刻土崩瓦解,當年戚繼光苦心經營數十載的防線一夜之間化為烏有,京師威脅。消息傳來的時候,即使是袁崇煥也不免大驚失色.但他立刻作出了一系列決策: 防區最*近薊鎮的山海關總兵趙率教率領4000輕騎立刻出發,急援遵化. 幾個時辰之後,袁崇煥親率副總兵張弘漠,參將張存仁,遊擊曹文詔等人帶領緊急動員起來的部隊進關。可惜中了埋伏,4000輕騎全軍覆沒。得知趙兵敗後,袁崇煥選了9000關寧鐵騎馬不停蹄趕往京師,由於行軍太急途中有4000人中途掉隊,袁崇煥帶著只有5000人趕到背城列隊,然後雙方就發起進攻,袁崇煥以5000人擋住了數萬後金兵攻擊,關寧鐵騎用行動和鮮血向後金兵證明,廝殺一直到旁晚,掉隊的4000人抵達,從後方發起攻擊,擾亂後金兵人的進攻,將後金兵趕出戰場。

明朝鎮守關寧將領袁崇煥麾下的關寧鐵騎戰鬥力究竟有多強?

雖然最後關寧鐵騎沒有能挽救明朝的滅亡,但是有著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