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5G時代,發令槍已響,歷經3G跟隨、4G同行之後,中國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前沿。在這場競爭激烈的比賽中,如何才能成為勝利者?

中國電信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要建立一張全球領先的5G網絡,以SA為目標,不跟隨;面對5G時代各行業前所未有的緊密連接,加大開放合作,與“小夥伴”們優勢互補,共同發力推動5G商用;以“用戶說了算”為標尺,高度重視用戶體驗,不僅讓用戶用得上5G,更要用得好。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中國電信5G創新合作大會上的網紅機器人

“不跟隨”走SA優先之路

實現5G網絡部署領先

“前些天我和同事去參加上海車展,發現每個人都在談論5G,以至於我們這些搞5G研究十多年的人都不知道什麼是5G了。”在昨天舉行的中國電信5G創新合作大會上,華為公司輪值CEO徐直軍說道。當然,這只是開場玩笑。

在徐直軍看來,5G有兩大剛需:一是eMBB(增強移動寬帶),讓人們能更快速地上網,二是行業數字化。

有了5G的賦能,推動各行業朝著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升級,這是5G的最大價值所在。所以,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作為2019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現在,運營商在發展5G上存在技術路線差異,分為NSA 5G(非獨立組網5G)和SA 5G(獨立組網5G)。簡單來說,NSA 5G是把5G無線技術依附於4G核心網來開展業務,需要依靠4G。SA 5G則不同,它從核心網、承載網到無線接入網,端到端使用的都是5G。

在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看來,現在所描述的5G功能90%都要依靠SA實現,NSA不過是4G的增強版。

徐直軍則表示,NSA只能滿足eMBB的需求,讓人們更高速地上網,但是對於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和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的5G典型應用場景,NSA無法實現。“只有SA才能更好實現更低時延和更大連接,才能淋漓盡致得發揮5G的作用。”

相比NSA,SA模式具有一些“獨特本領”,比如網絡切片功能、邊緣計算功能。如果說4G是把鋒利的刀,那麼網絡切片功能則讓5G變成多功能的“瑞士軍刀”,不但能更鋒利地切割,而且能鑽孔、開啟瓶蓋、擰開螺絲、剪斷鐵絲等,網絡切片就是如此,通過將物理網絡切割成多個端到端的虛擬網絡滿足不同的場景需求,或低時延,或海量連接等。邊緣計算,則是將計算存儲能力、業務服務能力向網絡邊緣遷移,讓應用、服務和內容離用戶更近,通俗講,用戶不需要跑很遠的路、花很長的時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服務。

具備了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能力的SA 5G才能帶來真正的更低時延、更大連接,而這是行業數字化的必然需要。

在這次5G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再度明確5G獨立組網目標架構,優先發展SA 5G,並且宣佈已建成開通以SA為主的,SA/NSA混合組網跨省跨域規模試驗網。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對此,徐直軍認為:“響應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中國電信優選SA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必然的。”

目前,國際上已有日韓等國11家運營商推出了基於NSA的5G商用服務,韋樂平表示,我國5G網絡部署要實現領先,就要擺脫簡單跟隨的模式,堅持高起點、高質量發展,“只有以基於SA為基礎的NSA/SA混合組網模式才是實現5G網絡部署領先的正確路徑。”

壯大“朋友圈”走開放合作之路

優勢互補加快5G商用

5G≠4G+1G!

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柯瑞文表示,5G是技術演進,但更是一場變革,核心網絡架構從封閉走向開放,“設備提供商、網絡運營商、平臺服務商、應用提供商的邊界全部打開,相互交織,催生新的業態、生態,為業務發展、人們生活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務提供了很多種可能。”

換言之,在5G時代,運營商與各行業連接的緊密性將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電信運營商需要各行業的合作伙伴,來體現5G的價值,各行業也前所未有的需要電信運營商,獲取5G的賦能。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正因此,中國電信宣佈全面平等地向合作伙伴開放各種能力,包括雲網能力、平臺能力、研發能力,用戶可以在以SA為主的試驗網上使用領先的切片能力和邊緣計算能力,實現個性化和低時延的應用,可以在電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物聯網平臺上,開發和運行智能製造和物聯網應用等。

據悉,目前中國電信5G聯合試驗客戶已超200家,在交通、醫療、媒體、旅遊、警務、生態、黨建、車聯網、教育、製造等十大垂直行業進行5G創新應用開發。在這次5G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與廣東省政府啟動了共建5G智慧城市群、助力大灣區發展行動,並與技術創新、行業應用、通用業務、5G終端廠家等59家合作伙伴代表簽署了5G領域的合作協議。

在這次大會上,中國電信與“小夥伴們”展示了開放合作帶來的5G新業務、新應用。

展會現場,一名觀眾正戴著頭盔“回到”白堊紀,旁觀一場恐龍大戰。與常見的“拖辮子”頭盔不同,這臺愛奇藝的VR頭盔不僅沒有與主機連線,而且比一般的一體機VR頭盔輕便許多。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有了中國電信的雲VR,一體式的VR頭顯就可以降低成本,成為進入家庭的消費級產品。”現場的愛奇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雲平臺,VR內容所需的渲染處理從本地設備遷移到雲端處理,然後將渲染處理結果通過網絡回傳到VR一體機,大大減少VR一體機的硬件處理能力要求,“甚至以後終端只需要一塊芯片,能夠實現內容從雲端下傳功能即可,那樣一體機頭顯的功耗和重量將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做到眼鏡級。”

記者從現場瞭解到,2018年9月13日中國電信發佈雲VR平臺後,除了為VR產業提供雲端渲染、解碼等服務,還在考慮通過終端定製、套餐打包等市場營銷模式,降低終端成本,更好培育VR市場。根據規劃,雲VR會在條件相對成熟、網絡基礎比較好的深圳首先開展試點,今年第二季度在珠三角地區包括廣東全省全面進行推廣,第四季度在全國主要城市、省會城市以及一二級城市全面加載VR業務。

“用戶說了算”走注重體驗之路

全網通、泛智能終端滿足多元化需求

“什麼是5G?我們說了不算,用戶說了算;什麼是5G?我們說了不算,用戶體驗好才最重要;用戶不認可的5G,不是真正的5G。”柯瑞文昨天說得這番話,迅速成為熱句,引起眾人共鳴。

5G發展要重視用戶體驗,柯瑞文口中的“用戶”,包括個人客戶、企業、政府。柯瑞文特別提到,終端價格要讓用戶可接受,終端能耗要低,套餐辦理要方便,內容應用要豐富,體現差異化優勢。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記者與機器人石頭剪刀布,輸得徹底!

從目前已經發布的5G手機來看,價格多在萬元以上,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柯瑞文這番話無疑讓大家“鎮定”了許多。5G產業鏈越成熟、終端成本越低,便越能讓消費者買到性價比高的5G手機。有了用戶規模,開發者才有動力開發出多種多樣的創新應用,從而使5G對社會的變革效應充分顯現。

中國電信:做正確選擇,實現5G發展領先、用戶滿意

在本次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電信與三星、華為、中興、小米、vivo、OPPO等終端廠商簽約,充分向產業鏈傳遞了“堅持全網通策略,合作搭建範智能終端創新平臺”的終端戰略。

作為中國電信終端核心戰略,從2015年開始,全網通手機逐漸成為全行業的共識,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認同。截至2018年9月,全網通終端銷量超過10億,在全行業佔比超過80%。

“5G終端將依然是全網通。”本次創新合作大會上,柯瑞文指出,中國電信將繼續投入資源,與產業鏈一起共同促進產業成熟、規模增長,降低終端成本,以泛智能終端滿足多元化需求。

事實上,中國電信在5G 全網通戰略方面佈局甚早。2018年9月,中國電信發佈了5G全網通終端技術指引和全網通AI終端白皮書2.0,併成立了中國電信5G終端開放實驗室聯合終端產業及垂直行業合作伙伴,積極開展5G終端研發與試驗。

編輯:挨踢妹

圖片: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