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美國用三十年離間中俄,結果適得其反

俄新社網站6月2日刊發德米特里·科瑟列夫題為《如何離間莫斯科與北京?已經不可能了》的文章稱,美國為了離間中俄,三十年來一直在進行各種努力,但都一無所獲,甚至適得其反。中俄關系越走越近,不僅沒有競爭,反而有著全面契合的利益。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國家領導人將於本月訪問俄羅斯,並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致詞。這成為了各類行動及想法的契機。

對中國媒體而言,這是詳細闡述我們兩國從風生水起的合作中良多收益的由頭。反觀美國的《外交政策》雜誌,它選擇刊登一篇標題淺顯直白的文章——《俄中夥伴關係是美國利益的威脅》。這是一篇優秀的文章。因為它終於承認,華盛頓為離間莫斯科與北京,進行了30年曠日持久的努力,不只一無所獲,還催生了俄中夥伴關係。

華盛頓自上世紀90年代起便開始在俄中之間製造嫌怨,採取了以下“簡單而幼稚”“漫長又無聊”的方式:炮製出為何中國對俄而言是威脅的理由,並將觀點投放到俄羅斯的媒體及政治空間當中。

首先是“人口壓力”,聲稱“廣袤的西伯利亞將被中國移民佔據”。實際上,俄羅斯人、尤其是烏克蘭人開始湧向中國。

其次,將中國描述為落後且貧窮的國家,指出俄應致力於與西方展開技術合作。這一點又錯了:某些國家並未真正與我們搞技術合作,卻以各類臆造的指控為由,對俄實施制裁。全球技術優勢的中心正急劇朝亞洲方向傾斜,否則美國人何必拿華為這樣的高科技公司開刀?

再次,渲染中俄是爭奪中亞的競爭對手。然而,在這片地緣政治腹地,我們不僅沒有競爭,反而有著全面契合的利益。

為阻撓俄中的共同行動,華盛頓可謂極盡惡毒之事。然而,究竟如何才能成功離間俄羅斯跟中國呢?怎麼都不能。套用《外交政策》所刊文章作者的話,“旨在離間莫斯科與北京的努力未必有效”。

倘若有效,還用得著先對俄羅斯下手,再向中國施以制裁、發出威脅?還用眼睜睜看著俄中越走越近?《外交政策》文章還說,白宮應當認真研究問題,注意規避以下情形,即對莫斯科的打擊卻夯實了北京的地位。此外,美國不應當單打獨鬥,在此情形下需要尋找盟友。

正如香港《南華早報》所評論的,不能一方面恐嚇盟友,要求其在安全上投入更多真金白銀,另一方面又逼它們捲入美中衝突,導致對方國家安全水平的削弱,還可能遭遇經濟重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