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眾籌 投資 雷軍 小米科技 眾籌家 2017-06-09

“雷石WOW哇屋”眾籌項目先後在人人投和米籌金服兩個平臺上線。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近日,一款“共享KTV”的收益權型眾籌項目登陸上眾籌平臺人人投。

該項目全稱為“雷石WOW哇屋”,在今年4月就已經在人人投上線類似於體驗標的AB兩標,獲得了投資人的踴躍支持,項目發出當天便都成功籌滿。“雷石WOW哇屋 二期”項目於5月27日在人人投上正式開啟眾籌融資,起投金額1萬元,目前仍處於“融資中”狀態,融資目標為融滿200萬元,在全國各地恆大影城投放100臺哇屋機器。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目前該項目融資期20天已經過半,而已籌金額只達到了44%。

與此同時,眾籌家卻發現,米籌金服上也開始預熱起了“雷石WOW哇屋”的項目。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共享ktv項目還能在平臺之間“共享”?

就在人人投在為該項目二期融資如火如荼進行時,米籌金服就將在6月9日開始眾籌哇屋項目,且收益方案相同。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眾籌行業的好項目難道是如此稀缺,以至於兩個平臺要在同時“共享”一個項目?

眾籌家仔細觀察,發現兩個平臺上的項目間還是存在著差別:

人人投的項目目標是準備將哇屋機器投放在在恆大影城,而米籌金服的項目則是準備與星美影城合作。

“後至”的米籌起投金額比之人人投反而更低,人人投起投金額為1萬,而米籌起投僅為6千。

這是否會對正在認籌中的人人投雷石項目成功融資產生影響呢?有投資者就向眾籌家表示,因米籌在預熱該項目,因此想進行更多的比較再選擇平臺並做出投資決策。

那麼,雷石項目方方面發生更換融資平臺這類重大融資策略調整,到底是出於什麼考慮?究竟是雷石“花心”同時勾搭了倆,還是米籌向雷石熱情地“狂甩”橄欖枝呢?

上演雷石“離家出走”,米籌“勸回”的戲碼?

眾籌家獲悉,該項目在今年4月就已經在人人投上線兩個體驗標,獲得了投資人的踴躍支持,項目發出當天便都成功籌滿,而此後接著也是在人人投平臺上開展了項目二期的預熱,可以看出雙方合作還是較為愉快的。

但雷石突然轉向米籌,為下一個項目融資,引發了投資者的騷動,畢竟人人投為該項目進行了較長時間的宣傳,融資方突然轉向投資者擔心利益受損並有被拋棄的不安。另外,近期,項目方有對項目收益分配的一些細節進行了更改,更是增加了投資者的不安全感。

在人人投的雷石WOW哇屋二期投資人群裡,就有投資人發出了這樣的質疑:項目初期顯示的基礎分紅頻率為按月結算,但最近平臺悄悄地將基礎分紅頻率改成了按季結算,並且沒有給投資人任何通知。同時,項目存續期也從2年被修改成了3年。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眾籌家發現,原來,米籌金服和雷石還真有不一般的關係。

在融資是用於宣傳的公開信息顯示,雷石創始人王川,同時也是小米科技的聯合創始人。

在人人投對此項目的宣傳中,也出現了具有雷軍、小米背書等含義的廣告語。

人人投、米籌“共享”同一眾籌項目,雷石最終選擇是?

眾籌家通過天眼查詢雷石的項目發起人北京雷石天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資料信息,赫然發現在企業的股東信息中,自然人股東出現了小米雷軍的身影,雷軍以個人身份入股了雷石天地211萬。瞭解創投圈的人都是知道,雷石正是小米生態鏈中“雷軍系”重要企業。

米籌為雷石融資其實並不讓人意外。早在去年米籌金服上線之初,自身定位於為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進行股權融資。而雷石毫無疑問是與小米和米籌具有親緣關係的項目,如果按照米籌金服的前期定位,雷石在米籌金服上進行融資似乎更符合項目方與平臺雙方訴求。

但有意思的是雷石一開始卻是選擇人人投而非米籌平臺來進行眾籌“試水”。是否僅僅看中人人投在眾籌領域積累下的高人氣和穩定的投資人資源的原因,拿人人投當作其“跳板”呢?

有知情人士對眾籌家透露,其實雷石一開始就看中了人人投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實體場所眾籌平臺的資源與影響力,有與人人投長期合作的意願。而人人投方面自2016年轉型精品戰略後開始尋求與國內知名實體消費品牌的合作關係。雙方一拍即合。但是其後,米籌方面聯繫了雷石的大股東,迫於大股東施加的壓力,雷石項目方於是與米籌金服也展開了如今的一系列合作。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12月,小米系股權投融資平臺“米籌金服”召開媒體見面會宣佈,吳錚出任米籌金服CEO。而吳錚此前正是人人投CEO。

雷石調整融資策略卻放大了風險?

不進行誅心揣測,眾籌家認為融資方在不同平臺短期內先後上線融資項目的做法,釋放出的並不是太積極的信號。畢竟融資方對眾籌平臺的選擇實際上也包含著融資思路、合格投資者篩選、發展策略等創業活動的多方面考量。短期內進行變動與調整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著項目方融資策略的不成熟。而如果出現收益和估值上的差異,更是將給投資者產生困擾。

除此之外,該案例還涉及到平臺進行關聯企業融資甚至是自融的嫌疑。

雷石在米籌上的融資實際上仍然存在眾籌平臺為關聯企業融資的問題。

雖然,網絡借貸已經將自融的界定範圍縮小,在2016年8月出臺的網貸監管細則中相關禁止性條款表述為:“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改變了此前“利用本機構互聯網平臺為自身或者具有關聯關係的借款人融資”的提法,但是對於眾籌來說,即使是給關聯企業融資,在現階段仍然會存在較多問題。

自融或者為未關聯企業,在平臺對項目進行選擇、宣傳、盡調、風控等多個方面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同時一旦項目發生問題,投資者利益保護將面臨較大困難。項目可能首先會因為有小米的光環而吸引到一些投資者,不過後期一旦項目發生風險事件,維權難度可想而知。

自融容易突破非法集資的邊界,一直是監管所警惕的問題。平臺同時充當了中介和資產端融資方的雙重角色,極易引發道德風險和信用風險。

總體來說,利用平臺為關聯企業融資將極大增加投資者風險。

本文由眾籌家(zhongchoujia.com)原創,如需轉載請留言。未經許可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