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開發救助系統助失蹤兒童回家

智能手機 軟件 大學 劉建華 新民網 2017-05-06

“這個人不就是前兩天被送到我們救助站的人嗎?”當團隊成員帶著“中國失蹤兒童互助系統”軟件走進大興區救助站,救助站的負責人在系統後臺指著其中一張尋親照片興奮地說。軟件的開發者,是北京建築大學裡的一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科研團隊,他們採用地理位置信息服務、人臉識別、大數據等技術,丟失兒童家長可以上傳照片信息,路人遇到可疑兒童可以拍照上傳,人臉識別匹配隨即啟動,幫助失蹤兒童早日回家。

奉獻愛心:

教學科研富有人情

“尋找丟失兒童,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孩子所在的地理位置,而這正是我們學院的專業領域,為什麼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幫助孩子回家呢?”教師劉建華介紹,北京建築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建設了現代城市測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承擔了從國家級到省部級的大量科研項目。同時,學院還推行“本科生進科研團隊”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大一學生就有機會進入教師的科研團隊,在教師的實際科研項目中承擔相應的工作,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不僅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鍛鍊了綜合能力。”該院院長杜明義介紹說。

有了初步的構想,劉建華便帶著學生開始組建科研團隊。學院協調相關教師利用各自的空閒時間為課題提供諮詢支撐,同時為團隊配置了專用教室和科研設備。學院黨委副書記馮永龍告訴記者,當這個科研課題在師生之間進行宣講的時候,從教師到學生都表示願意為社會做一份公益,獻一份愛心,許多學生也紛紛表達希望加入團隊的心願。

攻堅克難:

科研成果方便實用

團隊在調研中發現,目前社會上的尋親網站層出不窮,它們有個共同點,用戶量巨大,動輒幾萬十幾萬,尋親的信息量也巨大無比,幾乎每分鐘都有更新。由此缺點也非常明顯,海量信息淹沒率太高。如何既能讓失蹤兒童的信息清楚地展示在手機屏幕上,又能保證新信息及時錄入、老信息隨時調取成為擺在團隊成員面前的首個難題。

“我們對軟件使用人群進行了分類,並據此設立了兩個數據庫用於儲存和處理信息。”團隊成員姚遠說,“一個用於儲存失蹤兒童家長上傳的信息,另一個則用來儲存社會愛心人士發現可疑兒童後拍照上傳的線索。”據負責技術開發的學生楊璐介紹,當任何一個數據庫中有新信息錄入後,服務器首先會將照片根據規定的大小進行裁剪,保留面部特徵信息,隨後立刻啟動人臉識別進行數據匹配,並利用GPS將具體位置呈現在地圖上,整個過程在用戶端僅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這樣,不僅保證了信息傳播快速高效,而且讓龐大的數據量得以長時間存留。

早期版本的軟件就是在這樣的構思中逐漸成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隊成員在反覆試驗過程中發現不少問題。團隊成員馮亞飛介紹,安卓1.0版本中,失蹤兒童的照片被直接以相框的形式標記在地圖上,“照片多、數據量大,這樣展示既不方便,又在感官上顯得雜亂無章。”馮亞飛說。為此,他借鑑多款手機地圖APP,調整設計方案,將失蹤兒童的照片按照時間的順序,在地圖不同縮放比例的情況下進行顯示分級,時間越近的顯示越靠上。姚遠解釋說:“這樣做是為了在突出處於營救”黃金時間‘兒童的同時,仍保證對時間久遠的失蹤信息隨時進行查看。“

教學創新:

高校育人服務社會

在“中國失蹤兒童互助系統”手機APP推出後,測繪學院上下積極面向社會開展宣傳實踐活動。利用假期,項目團隊成員走出校門,前往多家公益組織進行宣講,並與社會福利機構人員取得聯繫,結合他們的實際工作演示軟件功能,建立了軟件研發與推廣合作良性互動。

研發“中國失蹤兒童互助系統”手機APP不僅幫助測繪學院實現了教學與實踐的結合,而且課題在推進過程中也發揮了跨學科融合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有了實踐科目的考驗以及多學科融合帶來的豐富體驗,教學模式創新實現了高校育人方法的進步。作為教師,新穎的知識傳授方式將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科研成果轉化入教學之中,通過一個案例掌握技術知識並推廣至其他課題,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成果都能得到顯著提高。從學生的角度,走出課堂,接觸實例,抽象的概念不再難以掌握,學習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豐富的科研經歷對日後的升學求職都有很大幫助。團隊成員程昊說,“團隊在任務分配之初就針對不同年級、不同能力的同學進行了合理分工,團隊成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課題成果實現帶來的成就激勵著每一個人。”

劉建華告訴記者,整個軟件開發、技術攻關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作為指導老師的自己“沒有替他們寫過一行代碼”。今後,手機軟件的運行維護還將繼續完全交由學生掌控,科研團隊也將繼續歡迎更多的學生加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