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已十年,智能汽車會成為智能手機後的新風口嗎?

今年是蘋果發佈iPhone的第十個年頭,每次發佈的手機都受到萬眾矚目,但隨著時間推移,除了手錶、平板電腦,人們也在猜測蘋果還能推出什麼劃時代的產品。

就在上週,此前蘋果一直遮遮掩掩的自動駕駛項目,終於上路測試,這也正式宣告蘋果從電子消費產品跨界涉足自動駕駛汽車領域。與蘋果在手機領域競爭多年的老冤家三星也在近日獲得無人駕駛技術測試許可證。這兩個電子產品的老對手又在新戰場相遇。環顧市場,近年來谷歌、特斯拉、百度、蘋果等巨頭都在加速進入汽車產業。

一.老冤家新領域再戰

4月14日,蘋果獲准在加州測試其自動駕駛技術,兩週後便進入測試階段。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計劃是在去年11月時首次曝光的,在此之前,蘋果對汽車項目一直三緘其口。據報道稱,蘋果此次用於測試的車輛為白色的雷克薩斯RX450 SUV,車身配備大量傳感器,包括Velodyne公司的64通道激光雷達、至少兩個無線電雷達、以及多部相機。從目前測試的情況來看,蘋果目前似乎打算將重心放在自動駕駛軟件的開發研究上。

iPhone已十年,智能汽車會成為智能手機後的新風口嗎?

無獨有偶,作為蘋果電子消費產品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也在近日獲准在韓國上路測試。三星旗下已有多個汽車品牌,本次獲准測試的智能汽車是由現代汽車改裝而成,搭載的軟件則由三星自主研發。相比之下,不同的是,蘋果公司測試所使用的設備多來自第三方;而相似的是,蘋果、三星均明確暫時並沒有自行造車的打算,均把目光投向汽車電子、車載交互系統上。看來,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智能駕駛,蘋果、三星這兩大巨頭又將在新領域展開一場龍爭虎鬥。

二.中國“智慧”能否有所突破?

宜觀星辰辨南北,莫隨螢火逐東西。近年來,從傳統的車企大眾、福特,到新興的科技巨頭谷歌、特斯拉、蘋果,都在爭相佈局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汽車很有可能將成為繼手機之後,又一個由硬件更新解鎖而帶來的巨大產業空間。

對於有“工業4.0”願景的中國而言,汽車工業鏈的升級革新也是彎道超車的重大機會。日前,工信部再度發文稱, 將以智能網聯汽車為突破口,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加碼智慧汽車產業。未來將重點支持傳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車載終端、操作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並發展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匹配安裝。加上已經連續多年大力補貼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汽車供應鏈的革新已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商業機會之一。

在此趨勢下,汽車智能產業投資也迅速增加。在2015、2016年,國內已有多個地方政府、上市公司、投資機構、汽車生產企業成立產業引導基金,江蘇、浙江、湖北等多個省市還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另外,多家科技、互聯網公司也涉足汽車產業,例如,騰訊投資諧富騰,計劃2020年推出智能汽車;阿里攜手上汽,推出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中科創達收購Rightware軟件公司,進入智能車載領域。

在發展趨勢可持續、技術門檻足夠高、產業鏈足夠長的情況下,“智能+汽車”不斷吸引著投資機構進入。據知情人士透露,華領集團近期與江蘇如皋合力打造規模達100億的汽車產業引導基金,就將著眼於新能源電池,並以“智慧生活”為宗旨,整合涵蓋車聯網、自動駕駛等環節的汽車產業供應鏈。據悉,華領集團將持續關注科技領域新的投資機會,加速實現智能科技技術落地。

縱觀當前趨勢,傳統汽車企業、國外科技巨頭、國內電子企業,都在加速進入汽車生產體系。中國製造業升級也迎來重大機會,既具備新能源電池、智能手機生產的工業基礎,也具備逐步完善的投融資環境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優秀產能的整合,基於此,我們相信未來五年汽車產業將誕生一批全新的汽車供應鏈公司,中國製造業也將在智能汽車時代崛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