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

單純從自然地理環境上看:世界上最狹長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南美的智利、亞洲的越南、歐洲的挪威,而三國之中又尤以智利的國土最為狹長。翻開世界地圖就不難發現:智利國土完全呈長條狀分佈:從最北端的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全長4352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從我國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換句話說智利國土的南北長度大體與作為世界級領土大國的我國相當,然而說起智利國土的東西寬度可就是天壤之別了 ——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也只有362公里。這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從智利與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邊界往太平洋方向開車最多不超過四小時就能到達太平洋沿岸。這還是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的距離,而最窄處只有96公里,整個智利國土東西平均寬度在180公里左右,這大概相當於我國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國土南北距離與東西距離的巨大落差使智利成為了世界上國土最為狹長的國家。如果某國與智利爆發戰爭選擇從北往南打或是從南往北都意味著要跨越相當於幾乎整個中國南北跨度的距離,無疑這會對進攻方的後勤補給構成相當大的考驗;可如果選擇從東往西或是從西往東打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將智利攔腰斬斷,可實際上卻未必:智利東部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脈可以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固守,而智利西部則是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事實上智利在西部地區可以像美國一樣利用海洋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而在東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也大大減輕了智利所面臨的戰略壓力。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遠離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位置,智利本身也較少介入國際糾紛,因此不太存在與其他大陸的國家爆發衝突這種可能性。如果要說有國家對智利構成戰略威脅,那麼就應當是智利的鄰國。然而絕大多數南美國家都難以對智利構成多少實質性威脅:智利在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各領域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最有希望成為拉美第一個發達國家。智利的軍事實力盡管無法同美、中、俄等世界級軍事強國相提並論,然而智利軍隊在南美絕對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事實上智利的狹長國土本身就是擴張的產物:剛從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智利大致就相當於如今智利中部地區這一塊,而如今智利北部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在當時屬於祕魯,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則屬於玻利維亞,至於如今的智利南部地區在當時則是馬普切人的地盤。智利自從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後就像美國人的西進運動一樣持續不斷向南方馬普切人生活的地域拓張,最終智利人一直將其版圖擴張到如今的火地島。1863年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硝石作為製造火藥的重要能源是相當重要的戰略物資。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祕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戰爭以玻利維亞和祕魯一方戰敗告終,於是智利在戰後吞併了祕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智利的歷史就是一部國土擴張史。國土面積狹長的智利卻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被視為同巴西、阿根廷兩個南美大國並駕齊驅的所謂”南美ABC三大強國“。唯一能對智利構成威脅的就只有作為智利鄰國的阿根廷:阿根廷的國土面積接近於智利的4倍、人口約為智利的2.5倍,看起來似乎能對智利構成不小的戰略壓力。然而實際上目前的阿根廷正處於有史以來最沒落的時期——其實如今的阿根廷已是一個空有龐大體量而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相當有限的國家:2018年阿根廷的外債高達2310億美元,在2018年上半年阿根廷比索貶值幅度已超過50%。目前阿根廷失業率超過18%,全國超過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在這樣的形勢下阿根廷的軍費開支一路縮水到南美最低水平:到2011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已減少到0.87%,創造了歷史性記錄。事實上就是這有限的軍費開支中有70%左右是用於官兵的工資薪水以及部隊的日常運行,也就是說能用於購買新式武器的連軍費總額的30%都不到。直到2016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才勉強增加到0.96%。2015年11月30日阿根廷空軍宣佈所有“幻影”戰鬥機退出現役,A-4AR“天鷹”也被無限停飛,阿根廷空軍就此“重返螺旋槳時代”。其實仔細衡量智利的地緣環境後就不難發現:其實這個擁有全世界最狹長國土的國家並沒想象中那麼容易被攔腰斬斷。

"

單純從自然地理環境上看:世界上最狹長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南美的智利、亞洲的越南、歐洲的挪威,而三國之中又尤以智利的國土最為狹長。翻開世界地圖就不難發現:智利國土完全呈長條狀分佈:從最北端的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全長4352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從我國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換句話說智利國土的南北長度大體與作為世界級領土大國的我國相當,然而說起智利國土的東西寬度可就是天壤之別了 ——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也只有362公里。這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從智利與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邊界往太平洋方向開車最多不超過四小時就能到達太平洋沿岸。這還是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的距離,而最窄處只有96公里,整個智利國土東西平均寬度在180公里左右,這大概相當於我國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國土南北距離與東西距離的巨大落差使智利成為了世界上國土最為狹長的國家。如果某國與智利爆發戰爭選擇從北往南打或是從南往北都意味著要跨越相當於幾乎整個中國南北跨度的距離,無疑這會對進攻方的後勤補給構成相當大的考驗;可如果選擇從東往西或是從西往東打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將智利攔腰斬斷,可實際上卻未必:智利東部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脈可以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固守,而智利西部則是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事實上智利在西部地區可以像美國一樣利用海洋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而在東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也大大減輕了智利所面臨的戰略壓力。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遠離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位置,智利本身也較少介入國際糾紛,因此不太存在與其他大陸的國家爆發衝突這種可能性。如果要說有國家對智利構成戰略威脅,那麼就應當是智利的鄰國。然而絕大多數南美國家都難以對智利構成多少實質性威脅:智利在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各領域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最有希望成為拉美第一個發達國家。智利的軍事實力盡管無法同美、中、俄等世界級軍事強國相提並論,然而智利軍隊在南美絕對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事實上智利的狹長國土本身就是擴張的產物:剛從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智利大致就相當於如今智利中部地區這一塊,而如今智利北部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在當時屬於祕魯,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則屬於玻利維亞,至於如今的智利南部地區在當時則是馬普切人的地盤。智利自從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後就像美國人的西進運動一樣持續不斷向南方馬普切人生活的地域拓張,最終智利人一直將其版圖擴張到如今的火地島。1863年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硝石作為製造火藥的重要能源是相當重要的戰略物資。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祕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戰爭以玻利維亞和祕魯一方戰敗告終,於是智利在戰後吞併了祕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智利的歷史就是一部國土擴張史。國土面積狹長的智利卻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被視為同巴西、阿根廷兩個南美大國並駕齊驅的所謂”南美ABC三大強國“。唯一能對智利構成威脅的就只有作為智利鄰國的阿根廷:阿根廷的國土面積接近於智利的4倍、人口約為智利的2.5倍,看起來似乎能對智利構成不小的戰略壓力。然而實際上目前的阿根廷正處於有史以來最沒落的時期——其實如今的阿根廷已是一個空有龐大體量而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相當有限的國家:2018年阿根廷的外債高達2310億美元,在2018年上半年阿根廷比索貶值幅度已超過50%。目前阿根廷失業率超過18%,全國超過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在這樣的形勢下阿根廷的軍費開支一路縮水到南美最低水平:到2011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已減少到0.87%,創造了歷史性記錄。事實上就是這有限的軍費開支中有70%左右是用於官兵的工資薪水以及部隊的日常運行,也就是說能用於購買新式武器的連軍費總額的30%都不到。直到2016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才勉強增加到0.96%。2015年11月30日阿根廷空軍宣佈所有“幻影”戰鬥機退出現役,A-4AR“天鷹”也被無限停飛,阿根廷空軍就此“重返螺旋槳時代”。其實仔細衡量智利的地緣環境後就不難發現:其實這個擁有全世界最狹長國土的國家並沒想象中那麼容易被攔腰斬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在東南亞越南的的國土是呈南北狹長狀態分佈的越南的,因此被人較為形象地形容為“一根扁擔挑著兩頭”。越南這種狹長的國土分佈狀態的優勢在於:狹長的海岸線上遍佈天然良港,從而使越南這個大陸國家卻有著猶如島國一般的航海之利,能成為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國際製造業的目標。位於越南東南部的金蘭灣距離南沙群島約600公里。金蘭灣深入內陸約17公里,內港面積60平方公里,灣口僅寬1300米,外港水深10-22米,灣口寬約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由於入口狹窄、地勢險要,因而成為了世界級的易守難攻的天然深水良港;又因其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通道這一特殊的地緣戰略價值而被譽為亞洲第一軍港。歷史上法國、美國、蘇聯都曾大力經營這一港口。如今越南由於在海空軍力量上相對有限,因此尚不能使這個亞洲第一軍港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然而如果有朝一日越南能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和一支強大的空軍,那麼越南就能以金蘭灣作為依託控制南海地區的航線和石油。尤其是考慮到這裡距離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馬六甲海峽並不算太遠,因此屆時越南將在國際能源安全和貿易格局中佔據相當有利的位置,從而大大提升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越南這種狹長分佈的國土狀態固然對越南的海運、海軍發展存在一定優勢,但與此同時這種國土分佈狀態的劣勢在於容易被攔腰斬斷:越南北部是以首都河內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地區,南部則是以胡志明市為核心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在古代農耕文明社會這兩地就是越南的兩大主要產糧區,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這兩地也是越南大城市集中分佈的地區,因此一直是越南的兩大人口稠密地區。河內是越南的政治中心,胡志明市則是越南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一旦外國勢力從越南中部登陸將兩地隔絕開來將對越南構成致命性的打擊。事實上這不僅僅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推測,而是在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這樣的事:越南戰爭中位於如今越南中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就是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和美國扶植的南越激烈爭奪的地區,而原因恰恰就在於峴港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戰略意義。即使時至今日如果外國勢力佔領了峴港就能阻斷越南的南北交通。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位於越南東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呢?因為越南狹窄的中部地區最容易被從這裡攔腰斬斷,而至於越南的西部地區其實是沒多少戰略壓力可言的——位於越南西部的老撾和柬埔寨屬於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無論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與越南相距甚遠,況且越南西部有長山山脈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因此西部的戰略壓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比之下東部的峴港地區就成為越南國防佈局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最可能被突破的薄弱環節:在和平年代越南可以利用自己漫長的海岸線推進自己的海外貿易和軍事戰略,然而在戰爭年代越南卻難以利用海洋作為地緣屏障。智利可以利用太平洋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然而這對越南是行不通的:越南所在的東南亞地區並不像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那樣遠離國際舞臺的中心位置——由於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能源安全和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實際上使東南亞成為了國際政治的熱點地區之一。越南周邊的海域並不像智利海域那麼平靜,事實上這片海域牽涉多個世界大國的利益,也是這些大國的博弈場所。美國就在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駐軍,況且越南所面對不只是美國這種域外大國的威脅,同時越南還與周邊鄰國存在領海糾紛,客觀上存在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

單純從自然地理環境上看:世界上最狹長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南美的智利、亞洲的越南、歐洲的挪威,而三國之中又尤以智利的國土最為狹長。翻開世界地圖就不難發現:智利國土完全呈長條狀分佈:從最北端的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全長4352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從我國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換句話說智利國土的南北長度大體與作為世界級領土大國的我國相當,然而說起智利國土的東西寬度可就是天壤之別了 ——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也只有362公里。這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從智利與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邊界往太平洋方向開車最多不超過四小時就能到達太平洋沿岸。這還是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的距離,而最窄處只有96公里,整個智利國土東西平均寬度在180公里左右,這大概相當於我國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國土南北距離與東西距離的巨大落差使智利成為了世界上國土最為狹長的國家。如果某國與智利爆發戰爭選擇從北往南打或是從南往北都意味著要跨越相當於幾乎整個中國南北跨度的距離,無疑這會對進攻方的後勤補給構成相當大的考驗;可如果選擇從東往西或是從西往東打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將智利攔腰斬斷,可實際上卻未必:智利東部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脈可以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固守,而智利西部則是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事實上智利在西部地區可以像美國一樣利用海洋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而在東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也大大減輕了智利所面臨的戰略壓力。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遠離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位置,智利本身也較少介入國際糾紛,因此不太存在與其他大陸的國家爆發衝突這種可能性。如果要說有國家對智利構成戰略威脅,那麼就應當是智利的鄰國。然而絕大多數南美國家都難以對智利構成多少實質性威脅:智利在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各領域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最有希望成為拉美第一個發達國家。智利的軍事實力盡管無法同美、中、俄等世界級軍事強國相提並論,然而智利軍隊在南美絕對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事實上智利的狹長國土本身就是擴張的產物:剛從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智利大致就相當於如今智利中部地區這一塊,而如今智利北部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在當時屬於祕魯,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則屬於玻利維亞,至於如今的智利南部地區在當時則是馬普切人的地盤。智利自從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後就像美國人的西進運動一樣持續不斷向南方馬普切人生活的地域拓張,最終智利人一直將其版圖擴張到如今的火地島。1863年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硝石作為製造火藥的重要能源是相當重要的戰略物資。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祕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戰爭以玻利維亞和祕魯一方戰敗告終,於是智利在戰後吞併了祕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智利的歷史就是一部國土擴張史。國土面積狹長的智利卻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被視為同巴西、阿根廷兩個南美大國並駕齊驅的所謂”南美ABC三大強國“。唯一能對智利構成威脅的就只有作為智利鄰國的阿根廷:阿根廷的國土面積接近於智利的4倍、人口約為智利的2.5倍,看起來似乎能對智利構成不小的戰略壓力。然而實際上目前的阿根廷正處於有史以來最沒落的時期——其實如今的阿根廷已是一個空有龐大體量而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相當有限的國家:2018年阿根廷的外債高達2310億美元,在2018年上半年阿根廷比索貶值幅度已超過50%。目前阿根廷失業率超過18%,全國超過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在這樣的形勢下阿根廷的軍費開支一路縮水到南美最低水平:到2011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已減少到0.87%,創造了歷史性記錄。事實上就是這有限的軍費開支中有70%左右是用於官兵的工資薪水以及部隊的日常運行,也就是說能用於購買新式武器的連軍費總額的30%都不到。直到2016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才勉強增加到0.96%。2015年11月30日阿根廷空軍宣佈所有“幻影”戰鬥機退出現役,A-4AR“天鷹”也被無限停飛,阿根廷空軍就此“重返螺旋槳時代”。其實仔細衡量智利的地緣環境後就不難發現:其實這個擁有全世界最狹長國土的國家並沒想象中那麼容易被攔腰斬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在東南亞越南的的國土是呈南北狹長狀態分佈的越南的,因此被人較為形象地形容為“一根扁擔挑著兩頭”。越南這種狹長的國土分佈狀態的優勢在於:狹長的海岸線上遍佈天然良港,從而使越南這個大陸國家卻有著猶如島國一般的航海之利,能成為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國際製造業的目標。位於越南東南部的金蘭灣距離南沙群島約600公里。金蘭灣深入內陸約17公里,內港面積60平方公里,灣口僅寬1300米,外港水深10-22米,灣口寬約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由於入口狹窄、地勢險要,因而成為了世界級的易守難攻的天然深水良港;又因其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通道這一特殊的地緣戰略價值而被譽為亞洲第一軍港。歷史上法國、美國、蘇聯都曾大力經營這一港口。如今越南由於在海空軍力量上相對有限,因此尚不能使這個亞洲第一軍港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然而如果有朝一日越南能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和一支強大的空軍,那麼越南就能以金蘭灣作為依託控制南海地區的航線和石油。尤其是考慮到這裡距離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馬六甲海峽並不算太遠,因此屆時越南將在國際能源安全和貿易格局中佔據相當有利的位置,從而大大提升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越南這種狹長分佈的國土狀態固然對越南的海運、海軍發展存在一定優勢,但與此同時這種國土分佈狀態的劣勢在於容易被攔腰斬斷:越南北部是以首都河內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地區,南部則是以胡志明市為核心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在古代農耕文明社會這兩地就是越南的兩大主要產糧區,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這兩地也是越南大城市集中分佈的地區,因此一直是越南的兩大人口稠密地區。河內是越南的政治中心,胡志明市則是越南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一旦外國勢力從越南中部登陸將兩地隔絕開來將對越南構成致命性的打擊。事實上這不僅僅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推測,而是在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這樣的事:越南戰爭中位於如今越南中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就是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和美國扶植的南越激烈爭奪的地區,而原因恰恰就在於峴港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戰略意義。即使時至今日如果外國勢力佔領了峴港就能阻斷越南的南北交通。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位於越南東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呢?因為越南狹窄的中部地區最容易被從這裡攔腰斬斷,而至於越南的西部地區其實是沒多少戰略壓力可言的——位於越南西部的老撾和柬埔寨屬於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無論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與越南相距甚遠,況且越南西部有長山山脈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因此西部的戰略壓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比之下東部的峴港地區就成為越南國防佈局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最可能被突破的薄弱環節:在和平年代越南可以利用自己漫長的海岸線推進自己的海外貿易和軍事戰略,然而在戰爭年代越南卻難以利用海洋作為地緣屏障。智利可以利用太平洋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然而這對越南是行不通的:越南所在的東南亞地區並不像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那樣遠離國際舞臺的中心位置——由於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能源安全和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實際上使東南亞成為了國際政治的熱點地區之一。越南周邊的海域並不像智利海域那麼平靜,事實上這片海域牽涉多個世界大國的利益,也是這些大國的博弈場所。美國就在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駐軍,況且越南所面對不只是美國這種域外大國的威脅,同時越南還與周邊鄰國存在領海糾紛,客觀上存在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國土面積38.5萬平方公里的挪威同樣是一個國土呈南北狹長狀分佈的國家:智利的國土完全呈狹長帶狀分佈;越南是狹長的中部地區連接著兩頭;相比之下挪威的國土形狀猶如一把榔頭——北部狹長的海岸線猶如榔頭的把手,只在南部地區顯得相對較為開闊。挪威的海岸線全長2.1萬公里,近海島嶼多達15萬個。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挪威全境,高原、山地、冰川佔據了挪威國土面積的2/3以上。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使挪威多天然良港,使其得以成為世界重要的海事國之一,同時挪威獨特的峽灣風光也使其旅遊業得以蓬勃發展,豐富的海洋資源使挪威得以成為全市最大的三個海產品出口國之一。隨著人類破冰技術的日益提升使挪威北部北極圈附近的航線能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在挪威也可以欣賞到極光、白夜等自然現象。那麼挪威這種狹長的國土分佈格局是否容易使其被攔腰斬斷呢?如果單純就挪威本身而言是沒什麼戰略縱深可言的:二戰中的挪威從1940年4月9日收到通牒到6月10日被佔領一共只堅持了63天。然而從挪威目前所面臨的地緣環境而言:其實被人攔腰斬斷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挪威所在的北歐地區同歐洲其他地區相比有一個較為鮮明的特色:專心於本國社會福利的改善而較少介入國際爭端。我們可以看到北歐的幾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是以高福利聞名,但在國際政治軍事活動中卻較少見到這些國家的身影。可以說相比歐洲其他地區而言:北歐是一塊較為難得的比較安定的地區。身處這種環境之中的挪威介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在目前看來其實並不大,況且挪威是北約成員國之一,因此受到北約集體防務體系的保護。作為漁業大國的挪威在北海地區同北海沿岸的英國、丹麥等國存在漁業資源方面的競爭關係,但這些競爭關係還不足以導致軍事衝突。挪威身處的這種相對和平安定的環境使其得以充分享受到狹長海岸線所帶來的資源、航運以及自然風光等多方面的利益,卻並不用太過擔心自己的國土會被攔腰斬斷。

"

單純從自然地理環境上看:世界上最狹長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南美的智利、亞洲的越南、歐洲的挪威,而三國之中又尤以智利的國土最為狹長。翻開世界地圖就不難發現:智利國土完全呈長條狀分佈:從最北端的阿里卡到最南端的火地島全長4352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從我國黑龍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島,換句話說智利國土的南北長度大體與作為世界級領土大國的我國相當,然而說起智利國土的東西寬度可就是天壤之別了 ——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也只有362公里。這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從智利與阿根廷安第斯山脈的邊界往太平洋方向開車最多不超過四小時就能到達太平洋沿岸。這還是智利國土東西最寬處的距離,而最窄處只有96公里,整個智利國土東西平均寬度在180公里左右,這大概相當於我國上海到杭州的距離。國土南北距離與東西距離的巨大落差使智利成為了世界上國土最為狹長的國家。如果某國與智利爆發戰爭選擇從北往南打或是從南往北都意味著要跨越相當於幾乎整個中國南北跨度的距離,無疑這會對進攻方的後勤補給構成相當大的考驗;可如果選擇從東往西或是從西往東打呢?這樣做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將智利攔腰斬斷,可實際上卻未必:智利東部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脈可以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固守,而智利西部則是廣袤無垠的太平洋。事實上智利在西部地區可以像美國一樣利用海洋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而在東部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也大大減輕了智利所面臨的戰略壓力。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遠離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位置,智利本身也較少介入國際糾紛,因此不太存在與其他大陸的國家爆發衝突這種可能性。如果要說有國家對智利構成戰略威脅,那麼就應當是智利的鄰國。然而絕大多數南美國家都難以對智利構成多少實質性威脅:智利在綜合競爭力、經濟自由化程度、市場開放度、國際信用等級各領域均為拉美之首,被視為最有希望成為拉美第一個發達國家。智利的軍事實力盡管無法同美、中、俄等世界級軍事強國相提並論,然而智利軍隊在南美絕對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事實上智利的狹長國土本身就是擴張的產物:剛從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智利大致就相當於如今智利中部地區這一塊,而如今智利北部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在當時屬於祕魯,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則屬於玻利維亞,至於如今的智利南部地區在當時則是馬普切人的地盤。智利自從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後就像美國人的西進運動一樣持續不斷向南方馬普切人生活的地域拓張,最終智利人一直將其版圖擴張到如今的火地島。1863年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省發現豐富的硝石礦藏。硝石作為製造火藥的重要能源是相當重要的戰略物資。1879年智利出兵佔領礦區,玻利維亞與祕魯聯合同智利發生“太平洋戰爭”。1883年戰爭以玻利維亞和祕魯一方戰敗告終,於是智利在戰後吞併了祕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安託法加斯塔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智利的歷史就是一部國土擴張史。國土面積狹長的智利卻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被視為同巴西、阿根廷兩個南美大國並駕齊驅的所謂”南美ABC三大強國“。唯一能對智利構成威脅的就只有作為智利鄰國的阿根廷:阿根廷的國土面積接近於智利的4倍、人口約為智利的2.5倍,看起來似乎能對智利構成不小的戰略壓力。然而實際上目前的阿根廷正處於有史以來最沒落的時期——其實如今的阿根廷已是一個空有龐大體量而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相當有限的國家:2018年阿根廷的外債高達2310億美元,在2018年上半年阿根廷比索貶值幅度已超過50%。目前阿根廷失業率超過18%,全國超過一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在這樣的形勢下阿根廷的軍費開支一路縮水到南美最低水平:到2011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已減少到0.87%,創造了歷史性記錄。事實上就是這有限的軍費開支中有70%左右是用於官兵的工資薪水以及部隊的日常運行,也就是說能用於購買新式武器的連軍費總額的30%都不到。直到2016年阿根廷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才勉強增加到0.96%。2015年11月30日阿根廷空軍宣佈所有“幻影”戰鬥機退出現役,A-4AR“天鷹”也被無限停飛,阿根廷空軍就此“重返螺旋槳時代”。其實仔細衡量智利的地緣環境後就不難發現:其實這個擁有全世界最狹長國土的國家並沒想象中那麼容易被攔腰斬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在東南亞越南的的國土是呈南北狹長狀態分佈的越南的,因此被人較為形象地形容為“一根扁擔挑著兩頭”。越南這種狹長的國土分佈狀態的優勢在於:狹長的海岸線上遍佈天然良港,從而使越南這個大陸國家卻有著猶如島國一般的航海之利,能成為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國際製造業的目標。位於越南東南部的金蘭灣距離南沙群島約600公里。金蘭灣深入內陸約17公里,內港面積60平方公里,灣口僅寬1300米,外港水深10-22米,灣口寬約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由於入口狹窄、地勢險要,因而成為了世界級的易守難攻的天然深水良港;又因其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戰略通道這一特殊的地緣戰略價值而被譽為亞洲第一軍港。歷史上法國、美國、蘇聯都曾大力經營這一港口。如今越南由於在海空軍力量上相對有限,因此尚不能使這個亞洲第一軍港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然而如果有朝一日越南能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和一支強大的空軍,那麼越南就能以金蘭灣作為依託控制南海地區的航線和石油。尤其是考慮到這裡距離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的馬六甲海峽並不算太遠,因此屆時越南將在國際能源安全和貿易格局中佔據相當有利的位置,從而大大提升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越南這種狹長分佈的國土狀態固然對越南的海運、海軍發展存在一定優勢,但與此同時這種國土分佈狀態的劣勢在於容易被攔腰斬斷:越南北部是以首都河內為中心的紅河三角洲地區,南部則是以胡志明市為核心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在古代農耕文明社會這兩地就是越南的兩大主要產糧區,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這兩地也是越南大城市集中分佈的地區,因此一直是越南的兩大人口稠密地區。河內是越南的政治中心,胡志明市則是越南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一旦外國勢力從越南中部登陸將兩地隔絕開來將對越南構成致命性的打擊。事實上這不僅僅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推測,而是在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這樣的事:越南戰爭中位於如今越南中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就是胡志明領導的北越和美國扶植的南越激烈爭奪的地區,而原因恰恰就在於峴港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戰略意義。即使時至今日如果外國勢力佔領了峴港就能阻斷越南的南北交通。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位於越南東部的港口城市峴港呢?因為越南狹窄的中部地區最容易被從這裡攔腰斬斷,而至於越南的西部地區其實是沒多少戰略壓力可言的——位於越南西部的老撾和柬埔寨屬於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行列,無論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與越南相距甚遠,況且越南西部有長山山脈作為天然的地緣屏障,因此西部的戰略壓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比之下東部的峴港地區就成為越南國防佈局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最可能被突破的薄弱環節:在和平年代越南可以利用自己漫長的海岸線推進自己的海外貿易和軍事戰略,然而在戰爭年代越南卻難以利用海洋作為地緣屏障。智利可以利用太平洋作為自己的戰略縱深,然而這對越南是行不通的:越南所在的東南亞地區並不像智利所在的南美地區那樣遠離國際舞臺的中心位置——由於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能源安全和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實際上使東南亞成為了國際政治的熱點地區之一。越南周邊的海域並不像智利海域那麼平靜,事實上這片海域牽涉多個世界大國的利益,也是這些大國的博弈場所。美國就在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有駐軍,況且越南所面對不只是美國這種域外大國的威脅,同時越南還與周邊鄰國存在領海糾紛,客觀上存在爆發衝突的可能性。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國土面積38.5萬平方公里的挪威同樣是一個國土呈南北狹長狀分佈的國家:智利的國土完全呈狹長帶狀分佈;越南是狹長的中部地區連接著兩頭;相比之下挪威的國土形狀猶如一把榔頭——北部狹長的海岸線猶如榔頭的把手,只在南部地區顯得相對較為開闊。挪威的海岸線全長2.1萬公里,近海島嶼多達15萬個。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縱貫挪威全境,高原、山地、冰川佔據了挪威國土面積的2/3以上。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使挪威多天然良港,使其得以成為世界重要的海事國之一,同時挪威獨特的峽灣風光也使其旅遊業得以蓬勃發展,豐富的海洋資源使挪威得以成為全市最大的三個海產品出口國之一。隨著人類破冰技術的日益提升使挪威北部北極圈附近的航線能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在挪威也可以欣賞到極光、白夜等自然現象。那麼挪威這種狹長的國土分佈格局是否容易使其被攔腰斬斷呢?如果單純就挪威本身而言是沒什麼戰略縱深可言的:二戰中的挪威從1940年4月9日收到通牒到6月10日被佔領一共只堅持了63天。然而從挪威目前所面臨的地緣環境而言:其實被人攔腰斬斷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挪威所在的北歐地區同歐洲其他地區相比有一個較為鮮明的特色:專心於本國社會福利的改善而較少介入國際爭端。我們可以看到北歐的幾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是以高福利聞名,但在國際政治軍事活動中卻較少見到這些國家的身影。可以說相比歐洲其他地區而言:北歐是一塊較為難得的比較安定的地區。身處這種環境之中的挪威介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在目前看來其實並不大,況且挪威是北約成員國之一,因此受到北約集體防務體系的保護。作為漁業大國的挪威在北海地區同北海沿岸的英國、丹麥等國存在漁業資源方面的競爭關係,但這些競爭關係還不足以導致軍事衝突。挪威身處的這種相對和平安定的環境使其得以充分享受到狹長海岸線所帶來的資源、航運以及自然風光等多方面的利益,卻並不用太過擔心自己的國土會被攔腰斬斷。

世界上地形最狹長三個國家的地緣環境分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