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上市公司賣房求生,曾挖走品牌代言人成龍

82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上市公司賣房求生,曾挖走品牌代言人成龍

鉅虧,82億市值灰飛煙滅!

提到國產空調品牌,人們往往會想到格力、美的和海爾,而一個叫做志高的牌子,就曾經排到了第四名。志高的創始人李興浩,也從一個路邊賣冰棍的小商販,後來以18億元財富的身家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

李興浩乾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情,就是2014年從格力挖走了成龍,並簽訂了10年的合作協議。那句熟悉的“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廣告詞也被志高直接搬過去用,變成了“志高空調,掌握智能雲核心科技”。

當年敢跟格力叫板的志高控股,如今的日子卻不怎麼好過。公司此前發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志高控股在去年虧損近5億元,較上年同期暴跌1109.2%。

而今年以來,志高控股更是通過兩次變賣資產來補充公司的運營資金,最近一次就是在5月底賣地。截至6月28日,志高空調股價報0.081港元,總市值僅6.83億港元,較其2010年巔峰時候的市值,已經跌去超90%,蒸發超82億港元。

82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上市公司賣房求生,曾挖走品牌代言人成龍

數據來源:Wind

淨利潤下滑1109%

公開資料顯示,志高控股於1994年創立,為中國頂尖空調品牌之一。

2005年,李興浩從海信手裡搶走了科龍技術老大鄭祖義。而鄭祖義的到來不但為志高控股帶來了科龍風格的先進產品技術,也將志高控股打造成一個領先於行業的技術開發平臺。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志高控股一舉躍居空調行業第四的位置。

2009年,志高控股成為港交所上市公司,當時,李興浩信心滿滿地對媒體表示,志高空調有望在年底超過海爾,成為行業第三。

然而從2011年開始,志高控股卻開始虧損,2011年虧損1.44億元,也是當年家電行業唯一一家虧損的企業。而隨後幾年虧損額進一步擴大,2018年度更是虧損4.8億元。根據企業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志高控股全年總收入92.3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4.4%;年度虧損4.8億元,較上年同期暴跌1109.2%。

對於鉅額虧損的原因,志高控股在年報中稱,全球經濟不好、原材料成本增加、銷售成本增加。公司表示,由於主要原材料的價格相對上升及激烈的市場競爭,該集團家用空調產品的毛利率由2017年的15.2%降至報告期內的10.3%。

如今要靠賣地求生

今年以來,志高控股已經兩次變賣資產了。

日前,志高控股發佈公告稱,於5月21日賣方(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志高控股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與買方粵港澳大灣區產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訂立轉讓協議,據此,賣方同意出售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的物業,出售事項代價為人民幣4.5億元。同時,賣方獲得拆遷補償3.58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公司第一次靠變賣資產來補充公司的運營資金了。在今年3月31日,志高控股公佈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廣東志高空調,擬向金和益公司、馬俊霞、童志軍及王峰,或指其中任何一名出售目標公司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已發行股本的40%,總代價人民幣2.04億元。企查查顯示,金和益公司由志高暖通總經理張權夫婦全資持有。

該交易完成後,志高控股預計錄得出售事項未經審核收益約人民幣1.23億元。志高控股表示會將出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用作一般營運資金,以使集團能夠增強其資金狀況以應對即將到來的空調銷售旺季。

另據華夏時報近日報道,一位接近志高的空調業內人士表示,商用空調股份賣給張權的價格很便宜,但賣給他的條件是張權要來接管家用空調業務。他透露,因為志高家用空調的虧損比較嚴重,政府曾出面代管了一陣子。

注意到,志高控股此前發佈的2018年財報也顯示出公司資金鍊非常緊張:

志高控股的營運資金為2.57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同期下降66.7%。此外,2018年末志高控股的現金及銀行結餘比上年同期減少人民幣3.21億元。

此外,2018年度公司融資成本較2017年同期增加約20%。

曾從格力挖走代言人成龍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2009年,志高空調上市時曾對外宣稱:不做到全球最強最大決不改主業。2010年,鼎盛時期的志高年收入達到92.77億,盈利4.55億。當年年底,李興浩提出十年內實現1000億銷售計劃的宏偉目標。目前來看,這個目標已經成為一句遙不可及的豪言。

轉折點發生在2011年。據當時的媒體報道,2011年,國家對空調的節能補貼間歇性退出,志高的不適感表現強烈,成為中國空調企業中唯一一個虧損企業,盈利從2010年的4.549億元急轉直下至2011年的淨虧損1.44億元。

2014年,雖然志高重金從格力手中“搶”到了成龍代言,但其銷量依舊沒有太大起色。隨後,志高宣佈殺入空調上游壓縮機領域,成為繼美的、格力、春蘭之後國內第四家能夠打通空調產業鏈的企業。2015年,退居二線的李興浩高調宣佈復出,並且在2016年提出了“在2020年實現千億銷售額”的目標。2017年,志高的業績迎來了突破,實現了破百億的營收。2018年,志高採取多重戰略推進品牌發展,並且在產品方面力求向中高端進行轉型,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

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的業績再次給志高潑了一盆冷水。根據其2018年年報顯示,志高控股全年總收入92.35億元,同比下降14.4%;毛利同比下降31.3%;年度虧損4.8億元,較上年同期暴跌1109.2%。從銷售額數據來看,中國銷售額減少12.9%,佔收益總額的61%;海外銷售額減少17.1%,佔收益總額的39.0%。其中,家用空調售出約430萬臺,減少21.0%,銷售額也減少20.1%。

今年3月,志高一度陷入資金鍊斷裂的風波中。中國商報記者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網絡發言人平臺看到有網友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諮詢欠薪問題。該網友稱,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遭遇資金鍊危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頻繁延遲工資發放。而根據幾位在志高上班的員工的反映,從今年1月開始員工的工資都還沒有發放。

而兩條“賣地”公告則讓志高的資金狀況更加引人猜測。

成龍為志高代言

尷尬的是,當年被志高“搶”走成龍的格力電器,在2018年營收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33.33%,淨利潤突破260億元。

空調行業遭遇天花板

現在看來,志高控股想重返昔日榮光並不容易。

82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上市公司賣房求生,曾挖走品牌代言人成龍

成龍為志高代言 廣告截圖

首先是空調行業遭遇到了行業天花板。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此前發佈的《2018年度空調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

國家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空調整體市場銷售量下降10.6%,銷售額下降7.6%。智能空調佔整體空調市場銷售量比例已達24.98%,較2017自然年度增長了近6%,自清潔空調佔整體空調市場銷售量27.5%。

上述《報告》還顯示:

格力、美的、海爾TOP3品牌市場佔有率, 由2017年度的68.88%提升到71.17%,同比提高近3個百分點,智能化產品、 高端化的自清潔產品使空調三強的格局進一步穩固。

據中國商報,產業觀察人士樑振鵬表示,在空調市場景氣的時候,不管是一線還是二線空調品牌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然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一線空調品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獲取能力在競爭中優勢凸顯。“當前的行業格局已經從以前的‘大盤式’增長轉變為‘侵蝕性’增長,一線空調品牌需要通過侵佔二三線空調品牌的市場份額來獲得自身的增長。

而行業目前能夠看到的趨勢就是,中高端空調產品市場佔有率在提高,如整體空調市場均價連續第三年上漲:

2018年整體市場均價3734元/臺(2017年3612元/臺),其中壁掛式空調整體市場均價2944元/臺(2017年2848元/臺);櫃式空調整體市場均價7469元/臺(2017年7214元/臺)。

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企業不斷投入資金進行研發。那志高控股為此做出的努力到底如何?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的研發成本為1.93億元,要知道格力電器的研發費用為69.9億元。

82億市值灰飛煙滅!又一上市公司賣房求生,曾挖走品牌代言人成龍

圖片來源:志高空調官網

志高控股拿著不到2億元的研發費用,要如何實現當年喊出的“高端空調引領者,做世界上最好的空調”口號?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華夏時報、中國商報、每經APP、中國網科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