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建築,而是規劃。

——貝聿銘

1

規劃是一座城市發展的依據,也決定了一座城市的未來。

要了解一座城市,不能不重視規劃。

在我國,規劃具有法律意義,任何違反規劃的行為都可能受到嚴懲。

大到城市規模,發展方向,區域定位,地塊性質,小到容積率指標,綠地率等等,有關城市建設的一切內容,規劃無所不包。

如果說決定房地產行業的主要是政策,政策,還是政策,那麼決定一個城市的主要則是規劃,規劃,還是規劃。

不僅是專業人士,普通人更要了解規劃。

現在區域流行熱炒概念,概念一般都來自規劃,如果瞭解了規劃,就不會輕易被各種概念忽悠。

規劃有很多種,但關於一座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則非城市總體規劃莫屬。

城市總體規劃一般以十到二十年為週期,鄭州上一版城市規劃是2010年,至今已經9年時間,因此從去年已經在開始著手編修下一版規劃。

鄭州最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的年限是從2020到2035年,15年的週期,自從去年政府宣佈著手編制的消息之後,一直都很受期待。

期待2020的規劃,也是因為近兩年鄭州的城市地位一直在提升,從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到國家中心城市之一,鄭州的城市定位有了新的提升,站在這樣的起點上,新規劃將如何迴應國家賦予的厚望,很值得拭目以待。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曾經作為一個普通二線城市,鄭州長時間都是跟隨者,而這次規劃不同的一點是,鄭州成了全國總體規劃編制的試點城市,開始承擔起“先試先行探索城鄉規劃改革思路與路徑”的任務。

也即是說鄭州這次將是先行者,也可能成為其他城市編制規劃的師範樣板,意義自然更為重大。

據報道,2020版的規劃可能在今年6月底完成,也許很快我們就會看到這版規劃的具體內容。

2

在談論2035版規劃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鄭州這座城市歷年的規劃史。

鄭州最早的城市規劃可以追溯到1927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就有南昌起義,武漢政府宣佈遷都南京,秋收起義,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等等,總之還是個戰火頻仍的年代。

這份命名為《鄭埠設計圖》的鄭州第一版規劃由馮玉祥倡導編繪,將鄭州的“版圖”定為東起經五路,西到京漢鐵路,南到隴海鐵路,北到農業路,總面積約10.5平方千米。規劃區人口規模約為25萬人。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在1928~1929年,又編制了《鄭州市新中心城區建設計劃草案》,新中心城區選擇在平漢、隴海兩鐵路車站之西南方,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規模25萬人,相對第一版規劃,人口還是原來的規模,只是面積有所擴大。

兩版規劃相距時間很近,但是對城市發展方向是兩種不同的設想:一種是在鐵路東圍繞舊中心城區向南北發展為主;一種是在鐵路西開闢新中心城區,以向鐵路西發展為主。

1947年,鄭州又編制了《鄭州市復興規劃指導委員會初步建設計劃綱要》。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這個綱要提出瞭如疏散人口、保留空地、增加綠化、改善環境、住宅區與工業區地帶隔離、鐵路以西為工業區、東部為行政區等指導思想,這版綱要在思想上已經接近現代城市的規劃理念。

無論是1928年前後的規劃,還是1947年的規劃,由於都還處於戰亂年代,因此都沒有機會實施,對鄭州的發展只是一紙空文,意義不大。

直到1954版的總體規劃,才對鄭州現代化建設真正產生影響,只有在和平環境下,城市建設才有了可能性。

這份規劃是鄭州解放後經國家批准的第一個城市規劃,也是鄭州市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城市總體規劃。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這版規劃定下西部為工業區,東部為行政區和文化區的功能分區,鄭州市遠期人口發展規模控制在50萬人以內。

1954版的總體規劃確立了整個鄭州城市發展的基本框架,為鄭州後50年發展奠定基礎。

改革開放後,1982年鄭州出臺了最新的城市規劃,這是經國家批准的鄭州市第二個城市總體規劃。

當時,國務院在批覆中指出,鄭州市是河南省省會、重要鐵路交通樞紐和以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城市。要採取有力措施控制中心城區人口規模,1985年控制在85萬人,2000年不超過100萬人。

鄭州的“個頭兒”在這份1982版總體規劃的“滋養”下,長勢迅猛。到1992年底,中心城區人口已突破100萬大關,建成區面積87.9平方千米。

與此同時,高新區、經開區,也在該規劃的背景下誕生,新的國際民航機場、鄭汴洛高等級公路、京深公路也是這份規劃之後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鄭州的城市定位,也在這份規劃中首次出現,不過“重要鐵路交通樞紐”,和鄭州目前要大力建設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倒是一脈相承。

在鄭州眾多的城市規劃中,如果要選擇一版決定鄭州城市格局,並始終還在產生影響的規劃,那一定非1998年出的這版規劃莫屬。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1998版規劃可以說是鄭州十多年來城市空間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最重要依據。

1998版規劃中,鄭州全國交通樞紐的地位正式被確立,“北移東擴”首次提出,邙山區改名了惠濟區,鄭東新區誕生,只東區誕生的元年這一項都可見這版規劃對鄭州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規劃當時中心城區總用地面積為189平方千米,城市人口規模為230萬人。

同時,鄭州也拉開了組團式發展的序幕,包括的組團有:中心城區空間由中心組團、北部花園口組團、西部須水組團、東部圃田組團和東南部小李莊組團組成,採取“多中心、組團式”佈局,以中心組團為核心,各組團之間留有綠地系統分隔,形成相對獨立的城市發展區。

3

《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於2005年啟動編制工作,也是目前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版規劃。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相比之前的規劃,這版規劃更加科學全面,規劃從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空間結構與佈局,到產業發展、綜合交通、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等,都鄭州的發展都做了詳細論述,在鄭州將近10年時間的快速發展中,對鄭州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由於近兩年鄭州市內外發展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2010版的規劃對目前鄭州的發展的引領作用已經不夠,於是在2016年開展了本次總體規劃的修改工作,修訂後的總體規劃稱為2017年修訂版,修訂版的規劃延續了10版總規的基本框架,但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變化。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一是鄭州的城市定位

2010版的規劃鄭州城市性質定位為:河南省省會,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通訊樞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修訂後的定位: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省會。

修訂後的變化主要有三點:一是增加了國家中心城市,而且排在了首位,二是從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變為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三是增加了物流中心。


由修訂後的規劃可見,國家中心城市是目前鄭州城市最重要的城市定位,城市站位更高,級別更高,也代表了國家對鄭州的高度期待。


交通樞紐從國家變為國際,是鄭州在成為“一帶一路”核心節點城市,和開通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後,鄭州在交通樞紐的級別上又一次的升級。


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息息相關,從物流中心能夠放在城市性質的總體定位中看,鄭州未來將在物流產業上持續發力,畢竟對於在高端製造和高新產業方面短板明顯的鄭州來說,物流的優勢更加明顯,未來前景也更好。

二是在市域城鎮體系規劃上

2010版的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稱為“一心四城、兩軸一帶”:

一心為包括中心城區及三個外圍組團(鄭汴—中牟組團、航空港組團和上街—滎陽組團);

四城為鞏義市區、新鄭市區、新密市區、登封市區四個中等城市。

而修訂後2017版的市域城鎮體系為“一主一城三區四組團”:

一主:鄭州主城區。

一城:航空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三區:東部新城區、西部新城區和南部新城區。

四組團:登封、鞏義、新鄭、新密四個外圍組團。

兩者變化最大的是,港區被單獨作為航空城列出,稱為“一主一城”。


在2010版的規劃中,港區是和鄭汴—中牟組團和上街—滎陽組團放在一起,此次規劃是在2013年港區作為國家級實驗區被批覆之後做出的,此次規劃使港區在鄭州的地位再次提升,在名義上終於和鄭州平起平坐。


另外便是新城區的提法,在前一版規劃中,鄭汴—中牟組團和上街—滎陽組團分別被冠以東部新城區和西部新城區,此外又加入了南部新城區,這種變化和鄭州迫切要拉伸城市框架,提高城市規模的需求也是對應的。

三是在中心城區規劃上

2010版的規劃為:中心城區的空間佈局結構為“兩軸八片多中心”。

(1)兩軸

東西向城市發展軸:依託鄭—汴—洛發展帶,沿鄭上路—建設路—金水路—鄭開大道、中原路—東西大街—鄭汴路兩條軸線形成中心城區東西向發展軸,作為城市空間拓展的主骨架,集聚區域和城市的主要服務職能,構成城市發展的核心區域。

南北向城市發展軸:沿花園路—紫荊山路、中州大道—機場高速兩條軸線形成從惠濟片區至航空港組團的南北向發展軸,構建新—鄭—漯產業帶的核心區域。

(2)八片

中心城區由老城區、鄭東新區、經開區片區、南部片區、高新區片區、須水片區、惠濟片區、北部片區八個功能片區構成。

(3)多中心

以二七廣場商業中心、鄭東新區CBD和新鄭州站交通樞紐中心為核心,構建區域—城市—片區三個層次的城市中心體系。

2017版修訂的規劃為:“一主一城、兩軸多心”。

(1)一主一城 鄭州市主城區、鄭州航空城。

(2)兩軸 南北向城市發展軸:沿南北向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機場高速等軸線形成從主城區至航空城的南北向發展軸,作為中心城區空間拓展的主骨架。

東西向城市發展軸:依託鄭—汴—洛發展帶,沿鄭上路—建設路—金水路—鄭開大道、中原路—東西大街—鄭汴路兩條軸線形成中心城區東西向發展軸,作為主城區空間拓展的主骨架。

(3)多中心 以二七廣場商業中心、鄭東新區CBD、鄭州東站交通樞紐中心、鄭州航空港交通樞紐中心為核心,構建區域—城市—片區三個層次的城市中心體系。 以主要交通幹線、基礎設施廊道、城市水系和綠化空間為界,中心城區由八個功能片區構成。

中心城區規劃的變化有:


1、航空城成為中心城區的一部分。


2、“兩軸”中的南北軸由“花園路—紫荊山路、中州大道—機場高速”變為“京港澳高速公路、中州大道—機場高速”,在南北發展軸上往東大大進行了偏移。


3、多中心中增加了“航空港交通樞紐中心”,凸顯了鄭州南站在港區中的地位。

4

2020版的規劃鄭州將在哪些領域發力,依據以往鄭州在各區域的定位以及有關鄭州發展的研討,我們不妨預測一下:

1、從一路向東到一心兩翼,可以看出鄭州在區域的發展上更追求平衡,預計在2020版區域上鄭州將是三面開花,東部新城,西部新城,南部新城都將共同發力,以白沙為首的東部新城在省府的引領下繼續一騎絕塵,西部新城在常西湖的帶動下緊隨其後,因為南部在以往並沒有規劃上的相關概念,預計在新版規劃中,南部新城會被重點關注,存在感更強,尤其是小李莊站的落地,讓南部新的規劃利好和定位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2、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港區一直被視為政府的心頭肉,在新版規劃出臺前,港區最新的利好有領事館片區規劃的出臺,區域版圖的再次擴大等,身為河南省寄予厚望的核心增長極,港區自身的定位本就已經不低,新版規劃中預計會繼續加強港區的優勢。

3、在中原城市群被批覆後,身為核心城市,如何更好地跟其他城市融合發展也是鄭州需要面對的問題,鄭汴一體化已經發展多年,鄭州和開封之間的融合作為做關鍵的一環預計會持續推進,在開封之外,和許昌之間的鄭許一體化以及和新鄉之間的鄭新一體化預計在新版規劃中都會被重點提及,只是在區域融合上側重會有所區別,對於許昌和新鄉而言,更多會是在產業上的協作。

4、鄭州要解決體量過小的問題,最快的捷徑便是撤縣劃區,在2018年2月出臺的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行動綱要(2017-2035年)中,鄭州已經明確提出,優先完成中牟、滎陽、新鄭的撤縣(市)改區,預計在新版的規劃中,有關這三個區域的劃區問題會有更明確的表述。

5、在17修訂版的規劃中,有關主城區的表述為“以改善居住環境、集中成片建設、重視住房保障為原則,適當降低老城區居住人口密度”,預計隨著主城區優化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各項設施的完善,綠地的增加,未來居住的舒適度會更有保證。

6、產業利好下的部分區域將會被重點照顧,如“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河南省自貿區,這些示範區覆蓋的區域預計會得到更多資源的傾斜,未來預計會有更多利好出臺。

除此之外,預計新版規劃中將一如既往地在人口,城市規模等方面提出更具體的目標,期待一個實力更強,目標更大的鄭州規劃早日出臺!

鄭州的2035什麼樣?一個更大更強的super城市!

· END ·

合作轉載爆料

微信丨88481300

電話丨15537133717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