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項機制“金鑰匙” 增強追趕超越“正能量”——張俊峰

政治 創業 時政 延安黨建 2017-03-31

用好三項機制“金鑰匙” 增強追趕超越“正能量”——張俊峰

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當前,追趕超越是我們總的行動綱領,組織部門要立足實際、發揮職能,用好“三項機制”這把“金鑰匙”,開啟幹部幹事創業新模式,消除懶政怠政“負面行為”、增強奮勇爭先“正向力量”,為追趕超越提供有力保障。

一、聚焦追趕超越,推動用人導向“具體化”。追趕超越需要什麼樣的幹部,就要用“三項機制”樹立什麼樣的用人導向,做到端正、精準、具體。一是在關鍵領域考驗幹部。結合追趕超越目標任務和縣域發展工作重點,重視在項目建設、“一村一品”、精準扶貧、招商引資、全域旅遊、深化改革、維穩調處、搶險救災、黨的建設9個關鍵領域考核評價幹部、激勵鼓勵幹部、選拔使用幹部,引導幹部向追趕超越一線聚攏、在追趕超越前沿奮鬥。二是劃清界限區分幹部。細化出臺優秀幹部、短板幹部兩個評價標準,將工作業績顯著、考核成績優異、爭先進位明顯、受到上級表彰、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的幹部納入優秀幹部序列,將態度消極、行動遲緩、能力欠缺、出現重大失職失責問題的幹部納入“短板”幹部範圍,使幹部好壞有個界限、能上能下尺度。三是落實措施獎懲幹部。對優秀幹部綜合採取物質獎勵、精神鼓勵、職務激勵等措施予以褒獎,對短板幹部梯次落實約談提醒、教育轉化、問責調整等措施補短提升。樹立“容錯糾錯用好了,也是一種激勵鼓勵”的思維,對黨紀法規明確禁止之外的失誤和偏差,根據動機目的、具體表現,合理容錯糾錯,樹立優者獎、錯者容、劣者懲的鮮明導向。

二、精準識別幹部,推動監督管理“日常化”。建立近距離觀察幹部、日常性考察幹部的監督管理體系,為“三項機制”運用找準客觀依據,實現機制落實與幹部管理的無縫對接。一是推行幹部工作日誌制度。堅持《幹部工作日誌制度》,通過幹部每日記錄、領導每月評審、廣場每季晾晒、年終綜合評比,詳實記錄和掌握幹部日常表現和工作業績,為客觀評價幹部提供重要依據。二是健全乾部管理監督體系。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健全完善幹部監督聯席會議、幹部廉政檔案等制度,從日常小事小節抓起,經常開展幹部帶班值班、會議活動出勤、參訓參學紀律等專項督查活動,有效落實約談提醒、誡勉談話、問責懲處等辦法,織密幹部日常管理監督之網,鞭策幹部奮力追趕超越。三是用好目標責任考核手段。推進目標責任考核工作日常化、經常化,堅持“月督查、季講評、專項觀摩、約談問責”,實行重點領域、重大項目、重要工作定期向縣委常委會報告制度,圍繞追趕超越任務及時調整考核指標權重,精準考核獎懲,形成識別幹部看平常、選人用人憑實績的良好政治生態。

三、堅持務實管用,推動執行制度“剛性化”。把用實用活制度作為關鍵,規範工作流程,創新落實手段,讓“三項機制”在追趕超越的實踐中迸發活力。一是建立兩個名單,正面反向同時發力。建立幹部選拔任用“正向名單”和“反向名單”,結合幹部日常表現和考核結果,將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列入“正向名單”,作為提拔重用的後備人選,將那些不想幹、不願幹、不會幹的列入“反向名單”,作為淘汰調整的預備對象,激發廣大幹部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二是搭建信息平臺,實現科學精確用人。發揮互聯網、大數據優勢,運用全縣幹部管理信息系統,將幹部基本情況、任職經歷、專業特長、培訓獎懲等信息全員採編錄入,實現全縣幹部隊伍結構的科學分析研判、日常工作的在線監督管理、幹部選拔任用的數據化調整配備,讓幹部選任監督工作科學化、精準化。三是破格提拔使用,打破論資排輩現象。在幹部選拔任用過程中,不論資歷,不限年齡,只講能力和業績,對專業領域裡具有較高權威、重點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追趕超越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幹部進行“不拘一格”地提拔,消除論資排輩的“潛規則”,激勵廣大幹部踏實幹事、爭創佳績。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面對追趕超越新形勢,組織部門要始終樹牢爭先晉位意識,鼓足激流勇進幹勁,推動組織工作創新發展、跑在前列,以“三項機制”激發創新創業創優活力,以追趕超越引領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為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城鄉美麗、生活美好的新黃陵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