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民族英雄鄭成功。

咱們眾所周知的是大名鼎鼎的延平王鄭成功一生矢志反清復明,還順帶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建設臺灣,不為人知卻是他早年的人生經歷與發跡史,首先島主就要給大家一個暴擊,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鄭成功其實是中日混血兒,並且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了,鄭成功之所以這麼成功是建立在鄭芝龍成功的基礎上的,這話是有點拗口了,不過鄭芝龍當年可是東南沿海隻手遮天的海賊王。

我們簡單說一說鄭芝龍,他是福建南安人,最開始是跟著舅父做海商,經常出海搞貿易。當時東南沿海的海盜就比較猖獗,經常打劫商船,鄭芝龍對付這些海盜的方法是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認了著名的亦商亦盜的日本華僑首領李旦做義父。

鄭芝龍秉著先成家後立業的宗旨,娶了個出身日本名門望族的田川氏為妻,生了個兒子取名鄭鬆,也就是日後的鄭成功了。就是現在日本還在鄭成功出生的巨石旁立了“鄭成功兒誕石”紀念碑。

後來鄭芝龍野心也是越來越大,拜在另一位大海盜“開臺王”顏思齊門下,還曾謀劃參與顛覆日本幕府統治的鬥爭,事敗之後流亡海上,顏思齊這哥們死得很壯烈,不知道是不是沒能推翻幕府心裡鬱悶,連續暴飲暴食以後一病不起,而鄭芝龍接替其位,成了新的盟主,他為海而生,成了新一代海賊王。

父親是海盜,母親是日本貴族,他為何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六歲之前是和母親田川氏生活在日本的,後來其父親勢力越來越大,壟斷南海,叱吒東洋,戰艦千艘、兵力數萬,據說是派了50艘戰艦包圍日本長崎,逼得幕府把田川氏和鄭成功給放了回來。

那個時候鄭芝龍已經被明政府招安,當了個“五虎遊擊將軍”,反正就保留了自己的海上勢力,還是福建沿海一霸。老子這半輩子橫行霸道做了海盜,自然不希望兒子走老路,洗白以後的鄭芝龍給鄭成功的任務就是多讀書。

少年時代的鄭成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還考入南京國子監這種重點學府,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可當鄭成功在知識的海洋盡情遨遊之際,天下卻早已大變了。


父親是海盜,母親是日本貴族,他為何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2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萬念俱灰,在煤山自縊了,緊接著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整個中原大陸戰火紛飛,生靈塗炭。

你要說清兵實力強大,打不贏也就認了,可偏偏要搞個剃髮令,這一命令始作俑者還是個漢人,叫孫之獬(xiè)。他在清軍入關以後率先剃髮易服,想討滿清統治者的歡心,結果上朝的時候人滿清貴族不搭理他,漢班大臣也鄙視他,弄得他進退兩難裡外不是人,結果他就喪心病狂提出了剃髮令。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一傳統觀念流傳千年,剃髮令使得民怨載道,各地反清勢力群情激昂,鄭芝龍就於福州擁護唐王朱聿鍵稱帝,號曰隆武帝。

當時隆武帝見到了鄭成功,欣賞的很,有多欣賞呢,隆武帝是這麼說的:“惜無一女配卿,卿當忠吾家,勿相忘也!”就是太可惜了,沒生個女兒嫁給你,不然就能當你老丈人做一家人了。

後來賜其國姓朱,還為他改名成功(之前說過,鄭成功原名是叫鄭森)。這下咱大名鼎鼎的國姓爺,一個全新的(朱)鄭成功就閃亮登場了。從此鄭成功正式棄筆從戎,成了南明隆武政權麾下一員大將,開始了抗清生涯。

鄭成功少年英雄,帶兵也很厲害,與清兵打得是有來有回,勢均力敵。這個時候出現一個主要矛盾是,鄭家軍的領導鄭芝龍對抗清不是那麼熱情,他畢竟做海盜起家的,投機主義者,覺得識時務者為俊傑,想要降清。

這下鄭成功自然是不同意了,跟老爹大吵一架,率部出走了。鄭芝龍降清後清政府也沒有答應他的封官許願,反而把他扣押了起來以此要挾鄭成功來降。

鄭芝龍三番五次寫信勸降鄭成功,這個時候他可能要後悔不該讓鄭成功讀那麼多書了,鄭成功心懷大義,一身忠膽義肝,回信給父親:”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表示自古忠孝兩難全,決心大義滅親,與父親決裂,誓死抗清。

而後幾年的抗清鬥爭中鄭家軍勝少敗多,鄭成功的勢力侷限於廈門沿海一帶,思量著要尋找到一個抗清根據地,打持久戰,這個時候被荷蘭東印度公司侵佔的寶島臺灣映入鄭成功眼簾。

父親是海盜,母親是日本貴族,他為何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3

我們再來說說臺灣。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最早在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就曾遣人登陸臺灣島,這是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國民開發臺灣史。

15-17世紀也是西方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家的船隊也陸續開到亞洲,開拓新的勢力範圍。1624年荷蘭船隊和西班牙船隊同時盯上了寶島臺灣,兩個老外還打了一架,最終是荷蘭贏了,佔領了臺灣,當時的明政府自顧不暇,無力阻止,荷蘭就開始了對臺灣前後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

1661年鄭成功親率2萬5千餘將士,在金門祭天祭水,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橫渡臺灣海峽,向臺灣進軍。

首先在臺江海戰上鄭家軍先下一城,鄭成功使用人海戰術,也就是利用自己的船隊小而靈活的特點,打游擊戰,打車輪戰,成功擊沉荷蘭人的王牌戰艦赫克託號。鄭成功率軍勝利登陸。

這裡咱們客觀地說一句,雖然這是一場敵寡我眾的戰爭,但西方的軍事科技水平確實已經領先同時期的中國很多了,比如荷蘭侵略者用的火槍,而我們的士兵大多還是用的冷兵器。荷蘭人龜縮在熱蘭遮城堡內,也是利用的非常先進的稜堡技術,非常難以攻破,迫使鄭家軍與荷蘭侵略者打起曠日持久的攻堅戰。

在圍困了城堡八個月後,負隅頑抗的荷蘭人斷水斷糧,終於熬不下去了,舉白旗投降,荷蘭駐軍長官於1662年2月簽署了投降書,灰頭土臉率軍撤離了臺灣。至此,荷蘭侵略者在臺灣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寶島臺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過程中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支持,據說高山族人曾進獻金、銀、野草和泥土來感謝鄭成功,而鄭成功只收下了野草和泥土,他表示不是來這求富貴的,只求收回我們神聖的國土。

天妒英才的是,收復臺灣以後不到半年,年僅39歲的鄭成功就因病去世了。不過鄭氏家族延續了在臺灣的統治,團結了各族人民,發揚了漢文化,對臺灣的經濟文化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有些人一直對鄭成功收復臺灣頗有微詞,認為其“私心自用”,是為了抗清,是為了割據一方,反正並不是為了國土完整。我覺得這就有點鑽牛角尖了,一方面抗清本就是鄭成功一生的追求,至於割據則與當時的複雜的局勢有關。另一方面不管什麼目的,從客觀角度來說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開拓臺灣也是不可磨滅的功績。關於這一點咱們應該重視結果。

最後引用一段康熙帝對鄭成功的評價:

四鎮多易心,二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無論是從狹義的漢民族角度,還是廣義的中華民族角度,鄭成功都是無可爭議的民族英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