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1920年—1997年)是著名的京劇旦角演員,工青衣,原名滕家鳴,字玉隱,祖籍江蘇...1979年任教於中國戲曲學院。1990年接受了美國美華藝術協會和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

1935年,與雷喜福合作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次登臺,以優越的嗓音條件和嫻熟的演唱 技巧贏得了觀眾的好評,以一出《女起解》唱紅。1936年,北京《立言報》舉行公開投票選舉,推選"四大童伶",張君秋與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被選中(後世稱"四小名旦")。

張君秋後拜王瑤卿為師,並得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閻嵐秋、朱桂芳等指導。早期演出劇目主要是《祭江》、《雷峰塔》、《玉堂春》、《春秋配》等青衣唱工戲。

1942年自組謙和社挑班。張君秋常與合作的演員有孟小冬、王又宸、譚富英、馬連良。

1947年與馬連良、俞振飛在香港演出數年。

1951年返京,與馬連良、譚富英、裘盛戎組成北京京劇團,曾合作演出了《龍鳳呈祥》、《秦香蓮》、《趙氏孤兒》、《狀元媒》、《望江亭》、《西廂記》等。

1956年張君秋的北京市京劇三團和馬連良京劇團及譚富英、裘盛戎的北京京劇二團合併,組成了陣容強大的北京京劇團。

文革中,張君秋備受迫害。文革後復出,把主要精力放在京劇教學方面,廣收海內外弟子。

1986年,應天津市政府領導之邀主持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百日集訓。後接受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委託,擔任《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的藝術總顧問,到他逝世為止,共完成京劇音配像120部,為京劇藝術的留傳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四小名旦之一。

1997年5月27日,京劇大師張君秋逝世。

報界評價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條好喉嚨,似尚;腔調,婉轉多音,似程;做工,穩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嬌、媚、脆、水",甜潤清新,高低隨意,舒展自如,梅派的華麗,尚派的剛勁,程派的輕柔,荀派的婉約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藝術風格之中。張君秋麗質天成,扮戲有雍容華貴之氣,嗓音清脆嘹亮,飽滿圓潤。在演唱上吸取了梅蘭芳的"甜",程硯秋的"婉",尚小云的"堅",荀慧生的"綿",合四大家之長而一,形成了張君秋所獨具的剛健委婉、俏麗清新的演唱風格。其歌喉之佳,名列"四小名旦"之冠。他在演唱上的特點,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唱法上靈活多變;一是創制新腔。在演唱上,他注重以調節氣息的方法控制聲音的變化,高、低、輕、重,各類聲音他都唱得完美自如,寓華麗與端莊,在典雅中見深沉,所謂涵腔唱法。無論在唱法上、創新腔上,他都遵循著從人物出發,為抒發角色感情的需要這一原則。如《望江亭》中的[南梆子]唱段:"我只說楊衙內又來攪亂,卻原來竟是個翩翩的少年。"他在聲音的控制上,旋律的變化上,都是緊緊地為表達譚記兒此時此刻心情--驚喜交加以及對白中的愛慕之情這一內容的。因此,張君秋的演唱又具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特點。是"四小名旦"中藝術生涯最長,成就最顯著者。[3]

他的演唱吸收了其他行當及曲藝、歌曲的菁華,在梅派的基礎上,創造出大量新腔,形成了"張派"。

小叟申明:所有內容均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如內容有害或侵權,聯繫即刪。

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

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

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