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想到一個人和一座城的關係,在中國,在世界可以如此類比的超不出十幾個人,像樑思成之與北京,像阮儀山之與江南小鎮,也像西班牙的安東尼奧·高迪之與巴塞羅那。而在西安這座千年古都,無處不留有她的作品,是作品而不是建築——因為作品才有氣息,才有生命,閱讀她的作品的時候,你感受到的是一個非常鮮活的生命!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設計大師,‘新唐風’開創者張錦秋先生。”著名文學評論家肖雲儒說。

她是一個女人,可是卻被人們稱作“先生”。先生是對那些有學識有貢獻,德高望重的人的稱呼,與性別無關,如宋慶齡、冰心、楊絳,都被人們稱之為先生。由此可見,張錦秋必然有非凡之處,有過人的學識和德高望重的地方。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上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來西安講學,順便為計劃創作的長篇小說《楊貴妃》做一次實地考察,獲取創作的靈感。然而,關中大地荒涼破敗的景象令他失望至極、滿腹辛酸。後來,他在給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寫道:來陝西見到的一切,使他“費盡心機用幻想描繪出的計劃”徹底破滅,以至於“一個字也未能寫出”。

魯迅先生講學之餘,為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題詞:“古調獨彈”。細細品味,可褒可貶,但似乎又是無貶無褒,遺憾難言。

心有所念,必得迴響。古都不朽,幸得一人。

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小說《看不見的城市》揭示了城市的結構如何改變個人的行為和人類的心靈。他說:“構成一個城市,是她的空間量度以及與歷史時間之間的聯繫。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這些不斷湧流的記憶的潮水,並且隨之膨脹著。”

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不可能自動從歷史塵封中“跳”出來。它必須藉助一些遺址或符號,才能顯現出來。而張錦秋就把那些藏在歷史塵埃中的文化符號,一個個挖掘出來,並在一座座建築中予以傳承和呈現。她讓西安成了名副其實的華夏古都,成了人們記憶中的那個古長安。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於1954至1960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學習,1961至1966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攻讀“建築歷史和理論”研究生,師從建築學泰斗樑思成和莫宗江教授。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張錦秋就參與了建國十週年國慶工程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設計,1976年還一度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

從1966年2月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她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周總理對首都研究生的畢業贈言:“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她懷揣著“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的憧憬,到西北建築設計院參加工作算起,張錦秋在西安整整生活了50多個年頭。她把美麗人生和傑出作品都呈獻給了西安。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紮根陝西半個多世紀,情繫西安,設計完成了一系列卓越作品,陝西曆史博物館、阿倍仲麻呂紀念碑、鐘鼓樓廣場、青龍寺空海紀念碑院、大雁塔景區“三唐工程”(唐華賓館、唐歌舞餐廳、唐藝術陳列館)、大唐芙蓉園、陝西省圖書館、大明宮丹鳳門、黃帝陵祭祀大殿、長安塔、黃帝陵中華始祖堂等,用唐風漢韻烘托出一個古風今韻並存的西安,重現了她當年期待的“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的勝景,向世界交出一份獨一無二的“中國名片”。

她的作品與西安古都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環境特色一脈相承,無疑成為了西安城市的新地標,以其洋溢著的濃烈唐風漢韻,開創了中國建築“新唐風”的時代。

文學理論中有一個觀點:風格就是人。如今,陝西曆史博物館與“三唐工程”已被中國文物學會和中國建築學會共同評選為中國20世紀近現代建築遺產。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1978年,度過十年浩劫的中國終於迎來改革開放。張錦秋的一個個作品也在西安陸續問世——“華清宮”廣場設計,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主題,是為唐風初探之作。


▲ 1978年,度過十年浩劫的中國終於迎來改革開放。張錦秋的一個個作品也在西安陸續問世——“華清宮”廣場設計,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主題,是為唐風初探之作。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阿倍仲麻呂是日本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紀念碑高5.36米,端莊峻拔,融入了所處時代最常見的建築樣式——石燈幢,並將大唐文化和日本文化巧妙地融合,碑正面刻有“阿倍仲麻呂紀念碑”八字,背面鐫刻其事蹟,柱頂四側是表現中日友好的櫻花、梅花浮雕,柱基是採用蓮瓣雕飾,柱板上刻日本遣唐使船浮雕,兩側分別是李白《哭晁卿衡》詩和阿倍仲麻呂《望鄉》詩,展現了盛唐風韻,開始確立了新唐風建築的風格。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1973年6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外賓參觀原來位於碑林的陝西省博物館時,感嘆空間小、光線暗,當即指示,作為文物大省的陝西,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上世紀80年代,陝西曆史博物館建設工程被列為國家“七五”計劃重點項目並開始啟動,設計任務交給了中建西北設計院,張錦秋被委任為項目負責人。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先生回憶起當年設計博物館情況時,總是動情地說:“建設陝西曆史博物館是周總理的遺願,是‘十年浩劫’後我國興建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博物館。”

可到底要把陝西曆史博物館建成什麼樣子?設計任務書上只有一句話:陝西曆史博物館建築本身,應該成為陝西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象徵。西北設計院一共做了十二個方案,最終張錦秋的方案獲得認可:她的設計是一組仿唐代宮殿格局的現代建築,整個庭院採用中軸對稱的佈局,院落四周的崇樓簇擁著中央殿堂,整個建築體現出了唐代建築的簡潔和大氣;而建築本身也與現代博物館的功能緊密結合,崇樓內就是一個報告廳,曲徑通幽的迴廊增加建築的親切感。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1988年,張錦秋在陝歷博工地


張錦秋在談到設計理念時說:“我做的方案,主要就是在象徵上,著重思考象徵問題。我覺得唐代最具代表的應該是宮殿。我設計的方案並不是模擬一個具體的宮殿,比如大明宮、北京的故宮。我就把傳統宮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徵概括為:中軸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這是中國古代宮殿的基本格局,因為它體現了古代人民的宇宙觀,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個宇宙模型的體現。”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1990年,張錦秋在陝歷博工地


張錦秋從王維《山水訣》中“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一語中,覓得了中國傳統藝術的色彩精髓,並把這一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在整體色彩安排別具匠心:以黑、白、灰為主色調,白色磚牆面、漢白玉欄板、瓦灰色花崗岩臺階、淺灰色飛簷斗拱、深灰色琉璃,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如此一來,和北京故宮等明清建築以亮麗的黃、紅兩色為主調的色彩構思(即紅牆黃瓦)截然相反,有效破解了傳統建築與現代建築對立的難題,也有了這座博物館獨特的氣質。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1991年,歷時四年建成後的陝西曆史博物館,成為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開館之時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一流水平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鐘鼓樓廣場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環境藝術設計沿著“晨鐘暮鼓”這一主題向古今雙向延伸,在空間處理上吸取中國傳統空間組景經驗,與現代城市外部空間的理論相結合,工程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與利用、城市改造、人防工程、文物保護、商貿流通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為古城西安提供了一個“城市客廳”。 鐘鼓樓廣場面積達6萬平方米,僅次於北京的天安門廣場。據考證,早在盛唐時期,這裡是執行國家政務的最高行政機關尚書省所在地。綠草如茵的草坪,用石板隔成了九經九緯,就是唐長安街坊棋盤式的結構。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黃帝陵軒轅殿又名黃帝陵祭祀大殿,於2003年1月破土動工,2004年3月15日建成。設計理念為:山水形勝、一脈相承、天園地方、大象無形。祭祀大殿由36根圓形石柱圍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間,上覆巨型覆鬥屋頂,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形象地反映出“天圓地方”的理念,大殿地面採用青、紅、白、黑、黃五種彩色石材鋪砌,隱喻傳統的“五色土”。整座建築為正方形花崗岩石材建築,漢代造型風格,色調以青灰為主顯得宏偉、古樸、莊嚴,是祭祀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的重要場所。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2005年4月,大唐芙蓉園對外開放。大唐芙蓉園位於唐朝長安著名的皇家園林——曲江芙蓉園遺址以北,以唐文化為內涵,以古典皇家園林格局為載體,因借曲江山水、演繹盛唐名園。張錦秋的這項設計,面對唐長安早已被毀、曲江芙蓉園已無遺蹟可尋的現實,憑著自己對唐代建築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力,將大唐芙蓉園的設計基調,定位於再現唐代皇家園林的宏大氣勢。三大標誌性建築西大門、紫雲樓、望春閣與大雁塔遙相呼應,建築佈局主從有序,層次分明,構成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建築為脈絡,依序配置景點或景區,取法唐代,形象豐富,類型繁多,兼有宮廷建築的禮制文化和風景園林的藝術追求。以古為今用服務當代,使每一位步入其中的賓客都收穫“走進歷史、感受文明”的精神享受。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2008年,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保護辦實施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項目,進行重新設計。隨後,這座“千古之門”在張錦秋先生的筆下,沉寂了一千多年後,終於又新生在世人的面前。如今,復建的丹鳳門背靠大明宮遺址公園,南望巍巍聳峙大雁塔和綿延不斷的秦嶺山脈,盡顯千年之前“盛唐第一門”的大氣和霸氣。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長安塔和錦秋橋


▲ 2011年,作為西安世園會四大標誌性建築之一的長安塔落成。如何表現世園會“天人長安·創意自然——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題?唐詩中“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開襟坐霄漢,揮手拂雲煙”等名句,使張錦秋從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中找到了靈感。“它不是簡單的觀光塔,而是文化標誌性建築,首先要體現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宇宙觀哲學思想。要求塔與周圍的山水融為一體,塔成為自然環境的有機組成,同時人在塔中也有融於自然、能與自然互動之感。”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作為西安的地標性建築,要表現西安千年古都的背景,必須蘊含這個城市的歷史信息。塔在中國傳統文化裡象徵著吉祥。張錦秋的長安塔設計,把握了遠觀塔勢、近賞細形的原則。遠望長安塔,具有唐代方形古塔的造型特色,每一層挑簷上都有一層憑座,逐層收分,韻律和諧。各層挑簷體現了唐代木結構建築“出簷深遠”之勢。但簷下與柱頭間卻用金屬構件組合,抽象地概括了傳統建築簷下斗拱系統。玻璃幕牆設在外槽柱內側,通過玻璃肋與立柱和橫樑固定。一系列處理,使長安塔蘸滿唐風唐韻,又不失晶瑩剔透的現代感,它生於斯、長於斯,而非“天外來客”。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2016年,張錦秋在長安塔模型前


張錦秋說:“長安塔,‘天人合一’是它的‘靈魂’,唐風方塔是它的‘形態’,現代鋼結構是它的‘骨架’,而蘊含高科技的超白玻璃和不鏽鋼的造型構件則是它的‘肌膚’。”在塔的內部空間,建築師也試圖創造一個永恆的綠色環境。張錦秋提出,把塔的7個明層的塔心筒牆面視作一幅巨畫,用油畫的手法繪出一組菩提樹林,菩提象徵著聖潔、和平、永恆。在建築師、畫家、室內設計師的密切合作之下,這個設想終於成為現實。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2019年3月30日,黃帝陵中華始祖堂落成啟用,建築造型以5000年前的“玉龍”為構思之源,寓意黃帝是龍的化身,中華民族是龍的子孫。整體建築全部隱藏於地下,為覆土式建築,總建築約2.2萬平方米,室內展陳面積約7000平方米。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大雁塔風景區”三唐“工程—唐華賓館 1984-1986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法門寺工程 1987-2001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大雁塔南廣場規劃設計 1995-2000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陝西省美術館 1995-1997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西安博物院 1996-2001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群賢莊 1999-2001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中國佛學院教育學院—參學會館水院 2004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延安革命紀念館 2004-2006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曲江池遺址公園 2007年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 由張錦秋主持設計的咸陽博物院正在建設中,她以北斗七星的總體佈局,象徵秦代都城“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規劃思想。博物院的北斗七星與象徵紫微星的秦咸陽宮遺址隔空對望,遙相呼應,大氣恢宏的氣勢中可以讓人感受到大秦王朝當年一統六國的雄風。非常值得期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2016年,張錦秋與年輕人討論西安西安渼陂湖景區規劃


在一個個非凡作品佇立於天地間時,張錦秋先生說:中國傳統建築,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它們鐫刻了苦難、抗爭和輝煌。中國傳統建築,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彰顯了質樸、優雅、靈動、豪氣。薪火相傳,人們本來就應該將文明的火種傳遞給後人;回望這一生,希望自己沒有辜負前人傳遞的那一點火種。

城市的靈魂在於文化,文化的載體在於建築,建築的魅力在於特色。如今在西安居住的普通市民可能不知道陝西或西安領導人的名字,但只要一提起張錦秋,完全可以用“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來形容。一位大領導也曾無不羨慕地說:“西安有個張錦秋!”

著名文學評論家肖雲儒說:“在西安,你想躲開張錦秋是不可能的,公共汽車跑上兩站在犄角旮旯一拐彎就遇見張錦秋和她的作品。張錦秋設計的一個個古城新地標如春筍般破土而出,成為西安呈給全世界的嶄新名片。”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家顧景言這樣稱讚張錦秋:這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風骨與執著,也是從民國延續至今的大師氣度。我們的民族,正是因為有了一代又一代這樣的知識精英,才得以在無數次戰亂與動盪之後依然保存故國的文脈與精粹。

魯迅先生曾說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張錦秋先生充滿濃郁中國古典特色的建築,正在幫助西安走向世界。那一座座屹立在街頭的古建築,也盡情訴說著她“不辜負前輩,傳遞一點火種”的誓言。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1991年獲首批“中國工程建設設計大師”稱號,1994年被遴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年被母校清華大學聘為雙聘教授,1999和2004當選為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2001-2005擔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1997年獲准為國家特批一級註冊建築師,2001年獲首屆“樑思成建築獎”,2004年獲西安市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2005年當選亞太經合組織(APEC)建築師,2007年任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歷史文化名城專家委員會委員,2010年獲得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成為該基金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2011年,獲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2012年10月獲中國建築學會特別貢獻獎及當代中國百名建築師稱號。2014年9月任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名譽會長。2015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為210232小行星命名為“張錦秋星”。2016年,澳門設計師聯合會授予終身成就獎。2018年因其在中國建築行業的卓越貢獻,獲得“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人物建築篇”提名。原哈佛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學院院長,現哈佛大學授予傑出貢獻教授彼得•羅(Peter G. Rowe)稱讚她為中國第三代建築師的領頭人。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張錦秋說:“要評價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我認為不是看蓋了多少高層建築,超高層有多少?而是要看有多少城市公共空間,這才能夠說明這個城市的規劃建設者心裡是否真正有老百姓。”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只有西安才是名副其實的“唐城”

舉世公認的“唐都”




西安人歷史情結有兩個特點:一是對這座城市歷史曾經有過的輝煌十分自豪;二是為這座城市後來的凋零感到十分鬱悶。

有人描述西安,常講“城牆思維”,其實直到現在,西安一部分人仍保留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步履蹣跚和當時社會文化心理的“自嘲”及“自黑”。

複雜心態下,希圖“重振漢唐雄風”一直都是西安人的夢想。

1984年國務院批覆了西安第二版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西安在今後的建設中“要保持古城風貌”。之後,關於西安的建築風格曾有過幾次討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應當因地制宜,主要體現盛唐氣象。

中國有許多歷史都城,每一個歷史都城都可以代表一段中國歷史。從全國看,北京代表元、明、清三個封建朝代歷史,前後約五百年;南京代表東晉和南朝四代以及明代初年曆史,前後約三百年;開封代表北宋,杭州代表南宋,前後加起來也三百年;洛陽代表東周、東漢、西晉以及北朝、武周以及五代,前後加起來有八百年。西安,則代表西周、秦、西漢、隋、唐這幾個中國封建社會處於上升進取時期的歷史,前後約一千二百年,無疑是中國歷史都城中的翹楚。唐代文化從根本上定型了西安。今日西安地面、地下唐代文物遺存最豐,唐文化影響也最大,在一定意義上,稱西安為“唐城”亦不為過。唐朝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都城長安城規模宏大,七倍於現存的西安城牆圈內的面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100萬的特大城市。唐文化是一種高容量、高能量的文化,儘管已相隔了千餘年,今天國人談論起來仍有一種烈焰灼人的感覺。在國外的很多城市中,華人聚集的地方被稱為“CHINA TOWN”,但華人還是喜歡譯為“唐人街”,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唐朝至今為國人引以為驕傲。

盛唐文化的出現標誌著以中國文明智慧為代表的東方文明在當時世界各類文明中處於領先地位。這當然是西安文化史上最壯觀的一頁。

美國著名學者劉易斯·芒福德說過:“建築是永恆的文化舞臺。”巍峨壯麗的建築、雄渾齊整的佈局、博採兼容的氣度,加上唐王朝無比強盛的國力,孕育出豐富精湛典雅的文化,湧現出無數飄逸俊秀的人物,名副其實地成為萬國仰慕的國際大都會。

從縱向考察,唐朝直接繼承了魏晉以來南北兩方的優秀文化,又得天獨厚全面繼承了周、秦、漢文化的恢宏氣度,詩歌、散文、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圍棋等文學、藝術空前大普及、大發展,特別是唐詩和唐代書法,從此成為中國文化啟蒙教育的範本和文化理想追求的楷模。

從橫向考察,唐朝對世界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從宗教、信仰到飲食、衣著,從文學、藝術到工具、器用,都儘可能地兼收幷蓄。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傳入中國數百年,終於在唐代完成了中國化的進程,形成了世界上獨特的儒、釋、道並駕齊驅、共存並尊的文化現象。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分支——“景教”也在唐代正式取得地位,顯示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親和力。

由隋文帝時代發軔、初唐定型的科舉制成為世界史上罕見的各階層士人進身報國參政的主要途徑,規範了後世讀書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金榜題名”從此成為中國人心目中三大喜事之一。這時的都城長安,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都有一種“無限風光盡被沾”的自豪。


張錦秋:西安“盛唐風貌”復原者


文化自信,西安首先得自信,西安人得自信,自信更得有擔當。



張錦秋先生說:“我很幸運選擇了這裡。”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長安範兒,法律支持楊華律師,侵權必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